第212章 故人 地皮 方向(2 / 2)

楚千澜虽然有这样的技术,但他却不想现在拿出来。

“充电五六个小时,问题并不大。实在不行,可连接电源使用!另外,你设计一款移动电源,放在官网上销售。”

虽然这是平板手机上的一个瑕疵,但他却不准备现在改进。

林宇闻言,眉头微蹙:“移动电源倒是个解决办法,可5000毫安的电池,配上专用移动电源,携带起来怕是不太方便。用户会不会觉得太笨重?”

楚千澜却没有太过在意:“初期用户定位本就偏向办公和娱乐,只要前一天充电,电量能满足多数使用场景。移动电源只是应急方案,满足基本需求就行!”

林宇点点头,将楚千澜的意见记下:“那我让研发部同步设计一款适配平板的移动电源,容量就定在8000毫安,尽量做得轻薄些。”

楚千澜补充道:“接口要和启明手机通用,避免用户需要额外携带充电器。另外,在平板系统里加个‘电量优化’模式,非必要时自动降低屏幕亮度和后台功耗,延长续航。”

送走林宇后,楚千澜接到曲峰的电话,说周明远与赵立伟两个团队已经选好研发方向,希望他能过去一趟。

挂断电话,楚千澜立刻驱车前往星源探索。

刚走进芯片实验室,就看到周明远和赵立伟正围着一块白板讨论,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公式和架构图。

“楚总。”两人同时回头,眼中带着一丝兴奋。

周明远率先开口:“经过团队讨论,我们决定基于星象指令集研发一款低功耗嵌入式芯片,主攻物联网终端市场。

这类芯片对算力要求不高,但对能效比和成本敏感,正好能发挥星象指令集动态调度的优势。”

他指着白板左侧的草图:“初步规划是180n制程,集成200万晶体管,待机功耗控制在5微安以下,成本压到10元以内。民用安防、智能家电这些场景都用得上。”

赵立伟则指向白板右侧:“我们团队想攻坚存储芯片。这是我们的老本行,研发这个方向,能快速出成绩。

现在的高端存储芯片技术都被国外垄断,拥有星象指令集,我们团队定然可以打破国外的专利壁垒!

若是能研发成功,繁星科技的手机,就能搭载我们自己的存储芯片,成本可以大幅度降低。”

在星源探索工作的几个月,他早已经知道,繁星科技与星源探索都是楚千澜旗下的企业。

星源探索虽然独立,但很多技术都是为繁星科技服务的!

楚千澜看着白板上互补的两个方向,已经猜出来两人的用意。

赵立伟所研发的存储芯片,是一个长期工程,就是冲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去的。

而周明远的研发看似简单,却可以凭此验证EdA工具与星象指令集的正确性。

显然,两人选择的项目,都有着极强的目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