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碳纤维 推荐 开工(2 / 2)

“我虽然申请了技术专利,但只有数据,没有样品,恐怕很难取信那些大公司。即便是对外授权,也要生产出第一批成品!”孟晚星摇了摇头。

楚千澜将车停在材料学院门前的银杏树下,“孟学姐,你对未来的规划如何,是继续搞研发,还是管理经营公司?”

在他看来,孟晚星是一个科研天才,仅凭简单实验,就能推演出碳纤维配方。这样的人,最好是将其拉到自己公司旗下。

“我创业,也是想在科研的时候,不受外部环境干扰。以后的企业,我会让朋友来管理。”孟晚星没有犹豫,直接说道。

楚千澜忽然从储物格抽出一张名片递过去,“孟学姐,我认识星源探索的总经理曲峰,你明后天去和他谈谈。以你申请的碳纤维配方专利,应该可以在星源探索拿到投资。”

放下孟晚星后,楚千澜就开车离开了,深市大学明天开始返校,后天上课,他今天并不准备回寝室。

至于孟晚星,只要去了星源探索,曲峰大概率会将其留下。不管投资也好,还是直接成为星源探索的研究人员,最终都能为他所用。

另一边,孟晚星返回寝室后,立即拿出电话拨了出去。

“喂,无霜,我从格林材料完成实习了。刚才碰到了咱们学校的楚千澜。他推荐我去星源探索拉投资,你说靠不靠谱!

……

你还要半个多月才完成实习啊!

……

那我明天自己去星源探索看一看,若是能拉到投资就好了……”

第二天一大早,楚千澜直奔天雄科技。恒川机械前天已经进场,开始升级那套生产线。

按照陆川给出的方案,产线升级需要增加14台各种精度的机械臂,项目周期1个月,总耗费110万。

产线升级完成后,产量由原来的每日组装1400台手机,提升到4500台,效率更是其他产线的四倍。

待到这条产线投入使用,天雄科技的产能将提升接近三成。

作为恒川机械的第一个项目,陆川几乎全程盯着。在楚千澜走进无尘生产车间时,他正蹲在机械臂旁调试传感器。

而在陆川的不远处,还有几名技术员在工人的配合下,往生产线上组装新的机械臂。

楚千澜站在一旁,看着生产线上树立的各种机械臂,心中颇为欣慰,也只有这种自动化生产线,才能彰显真正的高科技。

“陆学长,产线升级没有遇到困难吧?”楚千澜问道。

陆川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自信地回答:“楚总放心,一个月内,我们肯定能完成产线升级。”

“不要光注重速度,还要保证安全,经验总结也不能少。必须通过这个项目,带出一支技术过硬的调试团队。”楚千澜叮嘱道。

“楚总,我也是这么想的。公司里的多数技术人员,都被我给拉了过来,希望能通过此次生产线改造,增加一些实际经验。未来不管是调试还是研发,都不至于空想。”陆川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楚千澜满意的点头,“陆学长,你是否考虑过恒川机械的未来?公司不可能只有机械臂一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