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博士生 产品上市(1 / 2)

听到李教授的话,楚千澜有些意外。

这座超级计算机虽然花费了他近四千万,但实际占地面积只有二百多平米。

正因如此,他以为有四五个人就可以管理了。

在项目建设初期,楚千澜就让四名繁星科技的技术人员过来,跟着建设超级计算机,想让他们提前熟悉一下超算的结构,便于以后的管理。

现在却没想到,仅凭这四个人,根本无法管理一台超级计算机!

楚千澜略作沉吟,看向实验室里忙碌的技术人员:“李教授,您觉得从繁星科技抽调的几人员如何?他们参与过超算建设,对硬件架构和调试流程比较熟悉。”

李教授直接摇头:“超算运营需要复合型人才,既懂硬件维护、算法优化,又要熟悉数据安全和能耗管理。

贵公司现有技术人员虽懂基础架构,但缺乏超算专项经验。

我建议招聘两名以上熟悉超算内部结构与运转原理的项目管理人员,再搭配10名左右的运维、数据管理以及系统管理的技术人才。”

楚千澜闻言,并没有立即做出决定。

招聘普通的技术人员,对繁星科技来说,并不算困难,但熟悉超算的人却是非常难得。

现今社会,超级计算机在国内还非常稀有。除了科技类大学以及国家级研究院,一共也没有几台。

普通的技术人员连见都没见过,更不要说熟悉了!

就在他一筹莫展时,忽然看向那些正在忙碌的博士生。

“李教授,您们带的这些博士生中,有没有即将毕业的?我想从他们当中招聘几人过来管理超算。”

李教授闻言,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巧了,团队的博士生里,有三位即将毕业。他们跟着团队参与了超算的整个建设过程,对超算的硬件架构、软件系统以及调试流程都非常熟悉,完全能胜任超算的管理工作。”

楚千澜眼中一亮,连忙说道:“那太好了!李教授,您能否帮我牵个线,我想和这几位博士生聊聊,看看他们是否愿意加入我们公司。”

李教授点头答应:“没问题,这几个孩子能力都很出色。他们全程参与超算项目,对超算倾注大量心血,应该希望继续和超算打交道。”

当天下午,楚千澜就在实验室里分别与三位博士生进行了交谈。

第一位博士生叫王建,黑框眼镜,擅长超算硬件调试与故障排查,熟悉硬件架构,可保障系统稳定运行。

第二位博士生叫李娜,短发干练,主攻超算软件系统与算法优化,提升计算效率,致力于深挖超算性能。

第三位博士生叫王张宇,性格开朗,专注超算能耗管理与数据安全,优化能耗并搭建防护体系。

楚千澜与三位博士生交谈后,对他们的能力和专业素养非常满意,当场向他们发出入职邀请。

王建与李娜两位博士生爽快地答应了,而王张宇希望毕业后能进入国家研究院工作,拒绝了楚千澜的邀请。

人各有志,楚千澜也没有太过在意。有王建和李娜两人,暂时也能撑起管理超算的运营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