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知府张恕可(1 / 2)

杭州知府衙门的后堂里,檀香混着墨汁的味道飘在空气里。张恕可坐在梨花木椅上,手里攥着份还没批完的公文,眉头却拧成了疙瘩——刚从衙役那儿听说,秦思琪今早去府衙赴宴的路上遇了刺,还好被她那个跟班杂役救了下来。

“一个戏子,怎么会有人特意去杀她?”张恕可对着空无一人的堂屋嘀咕,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秦思琪是杭州有名的旦角,除了跟鸣春楼的柳如烟有过旧怨,平日里没听说得罪过谁,更别提能惹来杀身之祸了。他越想越觉得蹊跷,刚要叫人去医馆打听情况,就见管家慌慌张张跑进来:“大人,外面有位自称‘张先生’的人求见,说有要事相商,还带了件信物。”

张恕可愣了愣,杭州城里姓“张”的乡绅不少,可敢直接说“有要事相商”的不多。他皱着眉点头:“让他进来。”

不多时,一个穿着藏青长衫的男人走了进来。这人约莫三十岁,面容冷峻,眼神锐利,进门后没行礼,只从怀里掏出个巴掌大的木牌,递到张恕可面前。木牌上刻着个“廉”字,纹路精致,张恕可一看这牌子,脸色瞬间变了——这是八爷府上的信物!他赶紧站起身,语气也恭敬了几分:“不知是八爷麾下的贵人,下官有失远迎。”

张恕可出身于江苏丹徒的名门望族——京口张氏。这个家族在清代前期科第兴盛,名宦辈出,是当地非常有声望的官宦世家和文学世家 。

他的兄弟中也多有才俊:

张玉书:张恕可的兄弟,官至文华殿大学士(相当于宰相),是康熙朝的重臣,曾主持编修《康熙字典》 。

张仕可:另一位兄弟,康熙十五年进士,曾任礼部主事、刑部郎中等职,在河南提学佥事任上兴办义学,居官廉洁。

张恕可此前与八爷来往密切,他敬佩于八爷的贤名,此次胤禩也有交代张丰,必要的时候可以联络,同时要在他的府邸也安插一些探子。

来人正是张丰,他收回木牌,开门见山:“张知府不必多礼,我来是为了秦思琪遇刺的事。”

张恕可心里一紧,连忙请他坐下:“贵人也知晓此事?下官正纳闷,秦思琪不过是个戏子,为何会有人对她下手?”

“她可不是普通戏子。”张丰端起茶盏,却没喝,目光落在张恕可脸上,“你可知鸣春楼的柳如烟?”

“知道,”张恕可点头,“鸣春楼逆案的主犯之一,去了京城唱戏就没有回来。”

“秦思琪,是柳如烟的亲妹妹,原名秦如烟的柳如烟,是她亲姐姐。”张丰的话像颗石子,砸得张恕可脑子嗡嗡响。他愣了半天,才结结巴巴地说:“亲、亲妹妹?下官从未听说过这事!要是早知道,下官定会多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