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和陈小雨没有来,她们在心理医生的陪伴下接受持续干预。桌上摊开的是三本至关重要的证物——从张淑芬处查获的、来自不同时期、不同医院的精神科病历。
头顶的白炽灯发出冷冽的光,均匀地洒在那些泛黄的纸张、潦草的笔记和冰冷的医学术语上。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和旧纸张混合的奇特气味。
坐在主位的王教授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拿起最旧的一本病历,封面印着“仁爱精神康复中心(2010年)”。
“我们从时间线开始梳理。”
王教授的声音平缓,带着专业性的穿透力,
“这份最早的记录显示,患者张淑芬,当时五十五岁左右。主诉是‘长期情绪低落、失眠、反复担忧家人健康’。”
他翻动几页,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担忧’对象明确指向其当时的丈夫,林建国,也就是林晓梅的生父。记录提到,她频繁带丈夫就医,描述丈夫有‘严重的心悸、乏力、不明原因的消瘦’,但多家医院的常规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病变。丈夫本人对频繁就医表现出明显抗拒和烦躁。”
刑侦队长老周插话,眉头紧锁:
“林建国,我们查过旧档案,死于五十七岁,死亡证明上写的是‘心源性猝死’。死亡时间就在这份病历记录后不久。当时处理得很常规,没人深究。”
王教授点点头,放下第一本病历,拿起第二本,封面是“市立精神卫生中心(2018年)”。
“这份记录在时间上更接近我们当前的事件。此时她的丈夫已去世多年,她的‘照顾’对象转移到了女儿林晓梅的再婚丈夫,也就是林晓梅的前夫,孙强身上。”
他指着其中一段:
“看这里,医生记录:‘患者反复强调女婿孙强工作压力过大,身体透支,有潜在猝死风险。多次自行购买并督促其服用成分不明的所谓“强效营养补充剂”’。医生当时已察觉到异常,在病历上标注了‘需警惕代理型孟乔森综合征(un Syndro by proxy, Sbp)倾向’,并建议对孙强进行独立体检和药物检测,但似乎并未被采纳执行。”
老周补充道:
“陈强,四十九岁死亡,死因是心力衰竭。法医在当时的尸检报告里留了个备注,提到血液中检测到微量不明化合物残留,但未达到中毒致死量,加上家属(林晓梅和张淑芬)声称是正规保健品,最终未深入追查。现在看……”
他摇了摇头,没再说下去。
李国栋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脊椎窜起。
陈强…那个他从未谋面、只从老邻居耳语里听过“不到五十就走了”的男人。原来他的死,并非纯粹的意外。他放在膝盖上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
王教授最后拿起最新的那本,来自一家私立高端心理诊所(2023年初)。
“这份病历最为关键,也最为详尽。”
他的语气更加沉重,
“医生显然在之前的病历基础上做了深入追溯和评估。主诉依然是强烈的‘照顾者焦虑’,但对象变成了李国栋先生你。”
李国栋猛地抬头,喉咙发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