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是植物的根须,也不是石头。
他屏住呼吸,迅速将花盆放稳,也顾不上脏,
直接用手在倾倒了一半的湿泥里扒拉。
指尖很快触碰到那团被泥水浸透的东西。
他小心翼翼地将其捻起。
是纸。
被撕得粉碎的纸片。
大概有五六片,指甲盖大小,边缘不规则,
被泥水浸泡得软烂,颜色发黄发暗,上面的印刷字迹也模糊不清,边缘粘连在一起,
形成一团湿漉漉、脏兮兮的纸浆团。
李国栋的心跳得又快又重,咚咚地撞击着耳膜。
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客厅方向,确认没有动静,
这才像做贼一样,飞快地将这团湿纸攥在手心,连同那盆只倒了一半的泥土,一起迅速端回了自己狭小的次卧。
反手锁上了门。
房间里光线昏暗。
他坐到床边,摊开手掌,将那团黏腻冰冷的纸浆放在床头柜上。
又飞快地从抽屉里翻找出一包纸巾、一支小镊子(以前用来夹邮票的)、一个放大镜,甚至还有一个废弃的旧药盒盖充当托盘。
他的动作带着一种近乎神经质的紧张和专注。
他先用纸巾尽量吸掉纸团表面多余的泥水,动作极其轻柔,生怕把这脆弱不堪的碎片彻底弄烂。
然后,他用镊子尖小心翼翼地将粘连在一起的碎片一点点分离。
这个过程异常艰难,湿透的纸纤维极易破损,字迹更是模糊难辨。
他打开了床头灯,将灯光调到最亮。
拿起放大镜,凑近了,屏息凝神,像考古学家修复千年古卷一样,开始艰难地拼凑、辨认。
第一片稍大的碎片上,残留着几个被水晕染开的黑色印刷体字,
勉强能看出
“……姓名:张……”
后面半个字被泥糊住了,但结构依稀是“芬”的上半部分。
张淑芬!
李国栋的指尖一抖。
他立刻去扒拉另外几片。
第二片更小,上面是一个表格的竖线边框,边框内是模糊的宋体字:
“……院……科……”
医院?科室?
第三片,只有指甲尖大小,上面残留着两个稍微清晰点的字:
“……龄:6……”。
60?61?张淑芬的年龄?
第四片,字迹被水浸得最厉害,几乎成了一团墨色的污渍,
但在放大镜下,李国栋死死盯着,眼睛都酸涩了,
终于在一片混沌中,辨认出几个关键字的轮廓:
“……认……功……能……查……”。
这几个字像冰锥一样刺进他的眼睛。
认知功能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