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楚秋儿似乎觉得还不够,“我记得我们旗下有个慈善基金会,最近不是有个‘关爱基层劳动者’的项目吗?找个由头,去那家塑料厂‘慰问’一下。阵仗弄大一点,媒体多请几家。”
阿丽莎愣了一下问:“小姐,这是……?”
楚秋儿轻笑一声,眼神里满是算计:
“去‘表扬’一下沈清秋总监的英勇事迹啊!顺便,‘关心’一下工厂的安全生产条件,以及员工的工作压力和福利待遇。”
“务必让所有人都知道,她沈清秋现在‘很不容易’,需要‘社会各界的关爱’。”
她要把沈清秋再次推到风口浪尖,用“关怀”的名义,放大她“落魄千金”、“拼命三娘”的标签,让她在舆论的注视下无所遁形,最好能逼得她主动出错,或者……知难而退。
“还有,”楚秋儿像是想起了什么,眼中闪过一丝恶趣味,“以我名义,送沈清秋私人一份‘贺礼’。就选……一套高端消防器材吧,要最好的,并附带一张卡片,写上‘居安思危,盼君珍重’。”
送消防器材?
这简直是在沈清秋的“伤口”上优雅地撒盐,还顺便嘲讽了她工厂的安全管理!
卡片上的话更是阴阳怪气到了极致!
阿丽莎嘴角微微抽搐,但还是恭敬地应下:“是,小姐,我立刻去办。”
楚秋儿满意地转过身,重新坐回餐桌前,心情似乎愉悦了不少。
她想象着沈清秋收到消防器材时那憋屈又无法发作的表情,想象着工厂面临客户质疑和舆论压力时的焦头烂额……
“沈清秋,你以为凭一点小聪明就能翻身?”
她端起已经微凉的咖啡,轻啜一口,眼神倨傲,“我会让你知道,我们之间的差距,是云泥之别。你永远,只配活在尘埃里。”
楚秋儿的“关注”,如同裹着蜜糖的毒药,看似光鲜,实则致命。
新一轮的风雨,正在看似平静的表象下,朝着刚刚站稳脚跟的沈清秋,悄然汇聚。
楚秋儿的“关怀三连击”以惊人的效率铺开。
首先遭殃的是塑料厂的业务——“创芯科技”的采购总监亲自打来电话,语气委婉但态度强硬地表达了投资方对供应链“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高度关切”,要求旭日塑料厂在三天内提交一份详尽的“安全生产及质量保障整改报告”,并暗示如果无法令投资方满意,后续订单将面临重新评估。
紧接着,楚家慈善基金会的车队,浩浩荡荡、披红挂彩地开进了工业区,直奔旭日塑料厂而来。
后面还跟着几辆采访车,长枪短炮对准了工厂大门。
基金会负责人当着媒体镜头的面,将一批崭新的消防器材和几箱“慰问品”交给了一脸懵的工厂老板,并发表了长达十分钟的、充满“人文关怀”的讲话,重点“赞扬”了沈清秋总监在火灾中的“英勇表现”。
同时“殷切期望”工厂能进一步改善员工工作环境,确保劳动者权益,字里行间都在暗示工厂之前做得不够好。
最后,那份来自楚秋儿私人赠送的、包装精美的高端消防器材礼盒,被直接送到了沈清秋的办公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