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秋抿了抿嘴,没再说话,准备转身离开。
“等等!”
刘胖子却又叫住她,将信将疑,“你说说看,加什么垫片?加哪儿?”
沈清秋凭着记忆,简单描述了一下位置和垫片的大致要求。
刘胖子皱着眉,对旁边一个维修工挥挥手:
“去,按她说的试试!死马当活马医!”
维修工不情愿地去了。
没想到,半个小时后,机器轰鸣声变得顺畅起来,卡顿现象真的消失了!
效率甚至比之前还好了一点!
刘胖子看着恢复正常运转的流水线,惊讶地张大了嘴,再看沈清秋的眼神就有点不一样了。
他拍了拍沈清秋的肩膀,语气缓和了不少:
“行啊沈小青!没看出来还有这两下子!这个月班组产能达标,给你记一功!奖金多发五十!”
五十块钱。
对曾经的沈清秋来说,不值一提。
但对现在的她,却是好几天的菜钱。
她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说了声“谢谢主任”,便继续回到自己的工位,仿佛刚才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但她不知道的是,这个小改进和产能达标的消息,被刘胖子当成自己的“管理有方”,写进了每周的生产报告里。
报告层层上传,最终,这份带着“沈小青”名字的、关于“生产效率微小提升”的报告,和其他成千上万份日常汇报一样,静静地躺在了朱雀的某个待阅信息流里。
沈清秋的“进步”,不是地位的跃升,不是财富的增长,而是在绝望的泥沼中,凭借残存的本能,无意中点亮的一颗微弱的星火。
这星火能否被看见?
又会被谁看见?
她无暇去想。
下班铃声响起,她拖着疲惫却比往日稍显轻松的身体,走向食堂,心里盘算着,用那五十块奖金,或许可以给母亲买点稍微好一点的止痛药。
生活,依旧艰难。
但这一点点靠自己能力换来的、实实在在的“进步”,让她麻木的心底,似乎有了一丝微不可察的暖意。
沈清秋那点关于机器改进的“功劳”和五十块奖金,就像投入深潭的一粒小石子,在她自己的生活里泛起微澜后,很快便沉底无踪。
她依旧每天在流水线上重复着机械劳动,照顾着越来越沉默寡言、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的王桂兰,生活如同一潭绝望的死水。
然而,在“云顶之巅”,这颗小石子却引起了某种程度的注意。
这种“注意”并非出于赏识或关怀,更像是一个精密仪器的操作者,发现某个原本被判定为废品的零件,似乎还残留着一丝微不足道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