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战后余殇(2 / 2)

赵南和两个兵士一起抬着王虎的棺木。棺木很轻,杨木的板子薄薄的,却像是有千斤重,压得他肩膀发疼。走在山坡上,脚下的碎石硌得鞋底生疼,他却不敢走快,怕晃到里面的遗体——这是王虎最后的归宿,他要走得稳些,再稳些。

“赵大夫,你歇会儿吧,换俺来抬。”旁边的兵士叫大牛,是王虎小队的新兵,昨天跟着王虎一起堵缺口,手臂被砍伤了,还缠着布条。

“不用,我能行。”赵南摇头,脚步没停,“王虎大哥待我们都好,送他最后一程,我得亲自来。”

大牛没再说话,只是用力把棺木往自己这边挪了挪,想让赵南轻些。山坡上的风很大,吹得人睁不开眼,赵南看着前面的路,心里却很平静——没有了昨夜的悲怆,也没有了愤怒,只有一种沉甸甸的郑重。

到了山坡上,墓穴已经挖好了,一个个整齐地排列着,像一排排沉默的墓碑。兵士们把棺木放进墓穴,赵南帮着大牛把王虎的棺木放好,然后拿起铁锹,开始往里面填土。土是沙质的,一锹下去,会从指缝里漏出来,他却填得很认真,每填一锹,都轻轻拍实——他想让王虎睡得安稳些。

“王虎大哥,俺们给你送酒来了。”旁边的兵士拿出个酒壶,往墓穴里倒了些酒,酒液渗进土里,散发出淡淡的酒香,“你最喜欢喝的高粱酒,俺特意给你留的,你在

另一个兵士从怀里掏出个香囊,里面装着晒干的野花:“这是俺上次去山里采的,你说好看,俺就晒干了给你带着,路上要是闷了,就看看。”

赵南站在一旁,听着兵士们的话,眼眶又热了。这些兵士和王虎一样,都是普通的凡人,没有修仙的天赋,没有强大的力量,却有着最真挚的情谊——他们一起练兵,一起守城,一起吃干粮,一起面对死亡,这份情谊,比修仙界的同门之谊,更纯粹,更动人。

填完土,兵士们用石头在墓穴前立了个简易的墓碑,上面刻着“王虎之墓”四个字,字迹歪歪扭扭,却是用刀一笔一划刻上去的,带着郑重。其他的墓穴前,有的刻着名字,有的只刻着“无名将士之墓”,风吹过,石头上的字迹像是在轻轻诉说着什么。

夕阳西下时,所有的遗体都安葬好了。山坡上布满了新坟,一个个小土包排列着,面向关内,像一排排沉默的哨兵,守护着他们用命换来的安宁。幸存的兵士和百姓都站在坟前,没有人说话,只有风在耳边呼啸,带着关外的寒气,也带着关内的炊烟味。

赵南站在王虎的坟前,任由风沙吹拂着他的青衫。他想起自己刚下山时,心里还带着几分修士的傲气,觉得凡人的生死不过是天地轮回,觉得自己的道途才是最重要的。可现在,看着这些新坟,看着这些为了守护家园而死的凡人,他忽然觉得,那份傲气是多么可笑——他能修炼灵力,能炼制丹药,却未必能像王虎一样,为了别人,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生命。

丹田内,隐隐有股热流涌动。是沙场的煞气引动了《九转金身诀》,这本该让他的肉身变得更加强悍,却在触及他心境的瞬间,被一股更深的悲悯与宁静化去了。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那枚被压制的金丹,光华变得更加内敛,不再像之前那样躁动,质地却愈发坚韧沉凝,表面的滞涩之气又消散了些许,像是被这铁与血的洗礼,打磨得更加圆润。

“赵大夫,风大了,该回去了。”周大夫走过来,递给他一件粗布外套,“夜里凉,别冻着了。”

赵南接过外套,披在身上,最后看了一眼王虎的坟,又看了一眼那些无名的新坟,轻轻点了点头:“走吧。”

下山的时候,他回头望了一眼——夕阳把山坡上的新坟染成了金色,风一吹,坟前的野草轻轻晃动,像是在和他们告别。关内的炊烟已经升起,一缕缕飘向天空,和天边的晚霞融在一起,温暖而安宁。

赵南知道,王虎和那些阵亡的将士,再也看不到这缕炊烟了,再也回不去他们的家了。可他们的死,不是没有意义的——他们用生命守住了雁门关,守住了关内的百姓,也让他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道心。

道心不是靠修为堆砌的,不是靠杀戮磨砺的,而是靠对生命的敬畏,对他人的悲悯,对守护的坚持。只有经历过铁与血的洗礼,见过生与死的离别,才能真正明白“道”的意义,才能让自己的道基,变得更加稳固,更加纯粹。

回到关内时,天已经黑了。街道上没有了往日的喧嚣,只有零星的灯火,百姓们大多待在家里,偶尔能听到谁家传来低低的哭声。赵南走到济世堂门口,看着里面昏暗的灯光,心里却很平静——他知道,明天太阳升起时,他还要继续治病救人,还要继续体会这凡俗的苦乐,继续他的红尘炼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