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门外门弟子居所区,月色如水,倾泻在静谧的竹海之间。赵南盘膝坐在自己简陋的竹屋内,面前整齐摆放着三个白玉瓷瓶——正是今日用贡献点兑换的养气丹。
竹门轻掩,窗扉微开,夜风带着竹叶清香徐徐而入。一盏油灯在案头摇曳,投下斑驳光影。
赵南屏息凝神,先将自身状态调整至最佳。经历日间种种,他心绪已渐平静,唯有道心通明,方能用好这来之不易的修炼资源。
“修炼一途,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他想起韩老魔当年的教诲,“丹药可为桨橹,助你前行,然舟行何方,终须自己把握。”
取过一瓶养气丹,拔开瓶塞,顿时一股清新药香弥漫开来。赵南小心倒出一枚龙眼大小的丹丸,在灯下细观。
这枚养气丹色泽均匀,表面光滑,隐隐有灵光流转,比他自己炼制的品质还要稍胜半筹。宗门丹堂果然名不虚传,基础丹药都能有如此成色。
不再犹豫,赵南将丹药送入口中。养气丹入口即化,一股温和暖流顺喉而下,迅速扩散至四肢百骸。
他立即运转《青云炼气诀》,引导药力沿经脉运转。原本需要刻意催动才能缓缓流动的灵力,在药力加持下,竟如春水解冻,奔流不息。
暖流所过之处,经脉中那些平日难以察觉的滞涩之处,被一一冲开。仿佛干涸河床迎来甘霖,每一个细胞都在欢欣鼓舞,贪婪吸收着精纯药力。
赵南沉浸在这种奇妙感受中,意识随着灵力流转,内视自身。
丹田之中,原本如薄雾般的灵气渐渐浓郁,化作银色雾海翻涌不息。雾海中心,那道因天雷淬体而产生的雷纹熠熠生辉,每一次闪烁都引动周身灵力震荡。
更令他惊喜的是,胸前玉佩似乎感应到体内变化,微微发热,一缕极细微的清凉气息渗入体内,与养气丹的药力完美融合。
在这两股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修炼效果倍增。赵南能清晰感觉到,自己炼气十一层的境界正在快速巩固,原本还有些虚浮的根基越发扎实。
三个周天运转完毕,第一枚养气丹的药力基本吸收殆尽。赵南没有停歇,又服下第二枚,继续修炼。
这一次,他尝试引导药力重点冲击几处尚未完全打通的次要经脉。《青云炼气诀》中提及,这些经脉虽不关系主要修炼,但打通后能提升灵力运转效率,对日后突破大有裨益。
在养气丹药力的持续冲击下,一条条细微经脉相继贯通。赵南只觉浑身舒畅,灵力运转越发圆融自如。
当第二枚养气丹药力耗尽时,他已打通了所有次要经脉,灵力运转速度比之前快了三成不止。
“难怪宗门弟子修炼速度远胜散修。”赵南心中感慨,“有如此资源相助,便是资质平庸者,也能稳步前行。”
他稍作调息,感受着体内变化。炼气十一层的境界已彻底巩固,灵力充沛而凝实,为冲击炼气十二层打下坚实基础。
取过第三枚养气丹,赵南改变了策略。他没有继续冲击境界,而是将药力用于温养和巩固。
修炼之道,张弛有度。过度追求突破速度,反而可能导致根基不稳,影响日后成就。这个道理,他在长期的散修生涯中早已深刻体会。
这一次,他引导药力缓缓流转,重点滋养那些刚刚打通的细微经脉,同时淬炼丹田灵力,使其更加精纯。
玉佩传来的清凉气息似乎也改变了性质,不再助推灵力增长,而是帮助凝练和纯化现有灵力。在这股力量作用下,丹田中的银色雾海渐渐收缩,浓度却不断增加。
当第三枚养气丹的药力完全吸收时,已是深夜时分。赵南缓缓收功,睁开双眼。
一抹精光在眸中闪过,旋即隐没。他轻轻吐出一口浊气,只觉神清气爽,周身灵力充沛而温顺,如臂使指。
“效果比预期还好。”赵南满意地感知着自身状态,“照这个进度,最多半月,就能尝试冲击炼气十二层。”
然而下一刻,他忽然感觉到一丝异常。胸前玉佩的温度并未随着修炼结束而降低,反而持续散发着温和热量。
赵南心中一动,尝试将一丝灵力注入玉佩。自从发现玉佩的种种神奇之处后,他时常尝试与之沟通,但大多时候玉佩都毫无反应。
这一次却不同。灵力注入后,玉佩竟然微微震动,一道信息突然涌入他的脑海——是一篇残缺的炼丹法诀!
法诀名为《九转凝丹术》,内容高深莫测,远非他现在能理解。但其中关于养气丹的部分却相对完整,详细描述了一种提升养气丹品质的特殊手法。
赵南又惊又喜,仔细研读这部分内容。按照法诀所述,常规养气丹虽能助长灵力,但药性过于温和,对已经达到炼气高阶的修士效果有限。而通过一种特殊的“九转淬炼”手法,可以将养气丹的药力浓缩提炼,制成更适合高阶炼气期修士使用的“凝元丹”。
更妙的是,这种手法不需要更高深的炼丹技艺,只需在成丹阶段以特殊法诀引导灵力,进行九次淬炼即可。
“这简直是雪中送炭!”赵南心中激动。他正愁养气丹对炼气十一层的自己效果已经开始减弱,玉佩就送来了解决方法。
但激动过后,他很快冷静下来。这篇法诀来得蹊跷,仿佛是玉佩感应到他的需求后特意提供的。这让他对玉佩的来历更加好奇,同时也更加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