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门迎新典礼的喧嚣渐渐散去,五百余名新弟子在执事们的引领下,如同溪流分叉般走向各自不同的区域。赵南随着丹堂预备弟子的队伍,来到一座名为“百草峰”的山峰。
此峰不高却灵气氤氲,漫山遍野都是规整的药圃,不同区域的灵植泛着各色光华,药香扑鼻而来。峰腰处建有一片灰墙灰瓦的建筑群,与外门其他区域的金碧辉煌形成鲜明对比。
“此处便是丹堂外门弟子居所。”领队的周明执事语气平淡,“你等虽被丹堂选中,但仍需从外门弟子做起。唯有通过考核或为门派立下功劳,方可晋升内门。”
众新弟子面面相觑,几个原本因入选丹堂而沾沾自喜的人顿时泄了气。赵南却面色如常,韩老魔早就告诉过他,宗门等级森严,不可能一蹴而就。
周明执事将众人引至一处名为“录籍殿”的大堂。殿内已有数十名新弟子在排队领取物品,秩序井然,无人喧哗。
轮到赵南时,一位面无表情的老执事递过一套灰色弟子袍和一枚铁木令牌:“姓名,籍贯。”
“赵南,出自南域苍山村。”
老执事记录在册,将物品推过来:“这是你的身份令牌和弟子服。令牌内有十点初始贡献,可到任务堂兑换所需。下一个!”
赵南接过物品,退到一旁仔细打量。灰色弟子袍质地普通,仅有最基本的净尘咒,远不如之前临时发放的云纹白袍。铁木令牌更是简陋,上面仅刻着“丹堂外门”和编号“七十九”,再无其他装饰。
他注意到几个同期弟子面露失望之色,有人甚至低声抱怨:“还以为丹堂弟子会特殊些,结果还是这般灰扑扑的...”
周明执事耳尖,闻言冷冷道:“宗门规矩,外门弟子一律灰袍木令。想要更好的待遇,就用贡献点换取,或者早日晋升内门。修仙界从来看实力说话,而非衣袍颜色。”
那几个弟子顿时噤若寒蝉,再不敢多言。
赵南默默将衣袍令牌收好。他经历过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日子,对这些外在之物并不在意。重要的是,自己已经正式踏入仙门,有了追寻大道的资格。
分配完居所,新弟子们各自散去。赵南的住处是一间简陋的竹屋,屋内仅有一床一桌一凳,以及一个小型聚灵阵。虽然简陋,却比他在山村的家好上许多。
放下行囊,赵南决定先去熟悉宗门环境。走出竹屋,正好看见几只体型硕大的仙鹤展翅掠过,朝着主峰方向飞去。鹤背上依稀可见端坐的修士,衣袂飘飘,仙风道骨。
“那是巡山鹤,筑基师叔才有资格乘坐。”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
赵南回头,见是个面带微笑的圆脸少年,穿着同样的灰袍,编号“八十三”。
“在下王禹,与赵师兄同期入门。”少年拱手笑道,“赵师兄在考核时炼出极品丹药的事迹,可是传遍了我们这批新弟子呢。”
赵南回礼:“侥幸而已。王师兄可是要往何处去?”
“正想去任务堂看看,听说新弟子最好尽快接些任务,否则那十点贡献撑不了几天。”王禹压低声音,“赵师兄可要同往?据说去晚了好的任务就被抢光了。”
赵南正有此意,便与王禹结伴而行。
二人沿着千阶青石梯向下行走,途中遇见不少行色匆匆的灰袍弟子,大多面带疲色却眼神坚定。偶尔有白袍内门弟子经过,灰袍弟子们纷纷避让行礼,神态恭敬。
王禹悄声道:“看来在这宗门内,等级分明啊。”
赵南点头:“修仙界本就弱肉强食,宗门内至少还有规矩可循。”
来到山脚处的任务堂,这里早已人声鼎沸。数百名灰袍弟子挤在一块巨大的玉璧前,上面不断滚动显示着各种任务和奖励。
“药圃除虫三日,奖励五点贡献!”
“采矿任务,需炼体五重以上,每日十点贡献!”
“照顾灵兽幼崽,要求有驭兽经验,奖励八点贡献!”
弟子们眼疾手快,看到合适的任务就立即用令牌对接玉璧上的对应区域,眨眼间轻松的任务就被一抢而空。
赵南注意到一个现象:许多弟子抢到任务后并不离开,而是聚在一旁低声交谈,不时有人交换物品或令牌对接。
王禹看出他的疑惑,解释道:“那是私下交易任务。有些人抢到好任务但自己不做,转手卖给他人,赚取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