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丹道艰深(2 / 2)

此时,赵南已感到神识透支,头痛欲裂。连续五次高强度的炼丹,对初成神识的负担极大。他不得不停下调息,恢复精神。

这一坐就是一天一夜。期间,赵南不断在脑海中模拟炼丹过程,推演每一个可能出错的环节。

次日清晨,赵南神采奕奕地睁开双眼。经过休整,他的神识不仅完全恢复,似乎还更加凝练了几分。

“果然,极限锻炼才是提升的最佳途径。”赵南感慨道,开始第六次尝试。

这一次,他改进了搅拌方法,以神识化作数十股细丝,深入药液内部同时搅拌。这种方法对神识的控制要求极高,但效果显着。

前期的步骤异常顺利,药液完美融合,逐渐浓缩成团。眼看就要成丹,赵南却突然感到神识一颤,控制力瞬间下降。

就在这刹那的失误间,炉内药力失衡,即将成型的丹胚骤然破裂,化作一团糊状物。

第六炉,失败。

赵南脸色苍白,汗如雨下。方才那一刻,他明显感觉到神识后力不继,无法维持高强度的精细操作。

“看来同时控制火候和搅拌,对现在的我来说还是太勉强了。”赵南苦笑着摇头。

休息两个时辰后,他毅然开始第七次尝试。这是最后一份完整的材料,若再失败,短期内就无法再尝试炼制凝液丹了。

这一次,赵南更加小心翼翼。每一个步骤都力求完美,神识全开,不敢有丝毫懈怠。

前期过程异常顺利,甚至比前六次都要完美。药液融合,浓缩,成型...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就在丹成的最后关头,赵南忽然福至心灵,想起韩老魔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丹道如天道,有余不足,皆非圆满。”

他顿时明悟:自己过于追求完美控制,反而失了自然之道。丹药成型时,需要一丝自在之意,过度干预反而不美。

想到此处,赵南稍稍放松了对丹药的掌控,允许药力自然交融。

果然,丹炉中的震动渐渐平息,药香越发浓郁。赵南心中一喜,知道这次终于要成功了。

然而就在他稍稍分神的刹那,火候微弱地波动了一下。这波动微不足道,若是炼制低阶丹药根本无伤大雅,但对正处于成丹关键期的凝液丹而言,却是致命的。

只听“噗”的一声轻响,即将成型的丹药表面突然出现细密裂纹,灵气迅速外泄。赵南急忙补救,却回天乏术,最终只得三颗半成品的劣质丹药,药效不足正品三成。

第七炉,失败。

赵南呆呆地看着炉中那三颗残次品,心中涌起一阵无力感。七次尝试,七次失败,损耗的材料价值近五百灵石,这对他而言无疑是个巨大打击。

洞外已是夜幕低垂,星光稀疏。赵南走出洞府,任山风吹拂面庞,试图让混乱的思绪平静下来。

仰望星空,他不禁思考:丹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自己是否太过好高骛远?炼气七层就尝试三品丹药,是否有些自不量力?

然而很快,他就甩开了这些念头。修仙之路本就是逆天而行,若因困难而退缩,何谈大道?

“失败是成功之母。”赵南轻声自语,眼中重新燃起斗志,“至少,我已经摸到了门槛。”

回到洞中,他立即开始总结七次失败的经验。每一次失败的原因,改进的方法,可能的解决方案...赵南详细记录在玉简中,不知不觉写了数千字。

通过分析,他发现主要问题有几个:一是神识控制还不够精细;二是对药性理解不够深入;三是真火控制尚有瑕疵;四是缺乏高阶丹炉的辅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赵南看着那尊二手丹炉,若有所思。这丹炉只是最低阶的法器,用于炼制三品丹药确实力有未逮。

但高阶丹炉价格昂贵,最普通的也要上千灵石。以他现在的身家,根本负担不起。

“或许可以先从提升神识控制和真火掌控入手。”赵南制定着计划,“同时多赚取灵石,争取早日换一尊好丹炉。”

接下来的日子里,赵南暂时放下凝液丹的炼制,转而专注于基础训练。他每天花费大量时间锻炼神识,练习同时控制多件物品;反复演练各种控火法诀,力求精准到极致;重新炼制低阶丹药,在实践中磨练技艺。

不知不觉间,他的炼丹术反而有了长足进步。现在炼制回气丹,一炉出丹十八颗以上,上品率超过五成;生肌丹也能稳定产出上品丹药。

这一日,赵南正在炼制回气丹,忽然心有所感,神识微动间,竟同时操控十缕药液分别提炼。这种精准的控制力,是之前绝无法做到的。

丹成,二十颗回气丹跃出丹炉,其中十二颗上品,八颗中品,无一失败。

赵南握着这些丹药,忽然笑了:“原来如此,丹道之难,不在丹,而在道。”

七次失败,看似徒劳无功,实则让他对丹道的理解深入了不止一个层次。这种收获,远非成功炼制一炉凝液丹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