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玄天现世,格物归心(2 / 2)

楼体采用了大量的水泥和玻璃窗,显得坚固而明亮,与周围传统的木质建筑格格不入,却又透着一股蓬勃的朝气。

还未走近,便听到楼内传来一阵阵激烈的讨论声,夹杂着金属敲击和蒸汽喷发的嘶鸣。

“压力!关键是压力!这铜壶的密封还是不行!”

“我觉得是活塞!这木活塞受热膨胀后就卡死了!”

“叶师说过,要利用蒸汽膨胀推动活塞往复运动……可这往复怎么转化成持续的转动?”

“齿轮!试试齿轮组!”

沈梦溪一听到这些讨论,眼睛瞬间亮了,脚步不自觉地加快,几乎是小跑着冲进了实验楼。

叶凌云和熊大相视一笑,快步跟上。

宽敞明亮的实验室内,七八个年轻人正围着一个半人高的、结构复杂的金属装置忙碌着。

他们大多穿着方便活动的短打衣衫,脸上、手上沾着油污,神情专注而狂热。

装置的核心是一个硕大的铜制锅炉,内一个粗糙的活塞正在蒸汽的推动下,艰难地做着往复运动,带动着旁边一组同样粗糙的齿轮缓慢转动,发出“嘎吱嘎吱”的刺耳声响。

“不对!又卡住了!”一个身材壮硕的青年懊恼地拍了一下大腿。

“周奇,轻点!别把咱们这宝贝疙瘩拍散架了!”旁边一个瘦高个青年打趣道。

被称为周奇的青年挠挠头:“陈南,你就别笑话我了。这玩意儿也太难搞了,叶师说的‘蒸汽动力’,听着简单,做起来咋这么费劲?几个月了,连个像样的模型都弄不出来。”

这时,沈梦溪已经挤到了人群前面,双眼死死盯着那台还在冒着白汽、吭哧作响的原始蒸汽机模型,仿佛看到了绝世珍宝。

他完全忘记了身后的叶凌云,也忘记了周遭的环境,整个人都沉浸在了眼前的机械之中。

“妙!妙啊!”沈梦溪突然抚掌赞叹,指着那卡住的活塞连杆处,“问题出在这里!这连杆与曲轴的连接过于僵硬,缺乏缓冲。

蒸汽力道忽大忽小,硬连接必然卡滞!

当以活节相连,辅以飞轮积蓄力量,使转动趋于平稳!”

他一边说,一边蹲下身,不顾地上的油污,拿起一根炭笔,就在旁边一块用来记录的板上飞快地画了起来。

寥寥数笔,一个巧妙的活节连杆机构和飞轮的示意图便跃然板上。

“看,如此这般!活节可适应连杆角度的微小变化,飞轮可在蒸汽推力强时储存动能,推力弱时释放出来,带动曲轴持续转动!”沈梦溪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和兴奋。

实验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周奇、陈南香等人都瞪大了眼睛,看着黑板上的草图,又看看卡死的机器,再看向这个突然冒出来的、穿着朴素却气度不凡的老者,脸上充满了震惊和思索。

“活节……飞轮……”

周奇喃喃自语,猛地一拍脑袋,“对啊!我怎么没想到!我们之前一直想着怎么把活塞的直线运动变成转动,却忽略了力量传递的平稳性!老先生,您……您真是神了!”

陈南也反应过来,激动道:“老先生一语惊醒梦中人!这思路……绝了!快,快按老先生说的试试!”

这群年轻人瞬间忘记了沈梦溪的身份,也忘记了叶凌云的存在,立刻七手八脚地开始拆卸、改造。

沈梦溪也毫不客气地加入了进去,他动作麻利,指挥若定,哪里像个花甲老人,倒像个经验丰富的工匠大师。

他一边动手,一边解释着原理,从材料的选择到结构的优化,从热效率的利用到摩擦力的减少,信手拈来,深入浅出。

叶凌云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嘴角勾起欣慰的笑容。

他原本只是抛出“蒸汽动力”这个概念和茶壶盖被顶起的简单原理,具体如何实现,全靠这些被他从学子中挑选出来的、对“奇技淫巧”有着狂热兴趣的年轻人摸索。

几个月来,进展缓慢,困难重重。

没想到沈梦溪一来,仅仅凭借其深厚的积累和敏锐的洞察力,就直指要害,解决了困扰团队多时的核心难题!这简直就是天降神兵!

时间在专注的研究中飞速流逝。

从清晨到正午,实验室里叮叮当当的敲打声、热烈的讨论声、以及蒸汽间歇性喷发的嘶鸣声就未曾停歇。

改造后的部件被重新安装上去。

随着锅炉再次烧开,蒸汽涌入气缸,推动活塞,通过新的活节连杆和飞轮机构,带动曲轴和齿轮组——这一次,虽然依旧发出“哐当哐当”的声响,但活塞的运动变得顺畅了许多,齿轮的转动也明显变得持续而有力!

“成了!成了!真的动了!持续转动了!”

王铁锤激动得满脸通红,大声欢呼起来。

实验室里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所有人都用敬佩和感激的目光看向沈梦溪。

沈梦溪也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孩子般纯真的笑容,仿佛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艺术品。

直到这时,他才感觉到腹中饥饿,抬头看向窗外,发现日头早已偏西。

叶凌云适时地让熊大送来了丰盛的饭菜。

众人就在实验室里,围坐在工作台旁,一边吃着简单的餐食,一边继续热烈地讨论着蒸汽机的改进方向,气氛融洽而热烈。

沈梦溪更是毫无架子,与这群年轻的学子们打成一片,分享着自己的经验和见解。

饭后,沈梦溪又投入到对蒸汽机细节的优化中,浑然忘我。

叶凌云也不打扰,只是在一旁默默地观察、学习,偶尔提出一些方向性的建议。

直到夕阳的余晖将实验室的玻璃窗染成一片金黄,沈梦溪才意犹未尽地停下了手中的活计。

回秦王府的路上,两人并肩而行,晚风带着一丝凉意吹拂。

经过一天的相处,叶凌云对沈梦溪的学识、人品和那份对格物之道的赤诚之心,已是敬佩不已。

他知道,时机已经成熟。

“沈先生,”叶凌云停下脚步,目光灼灼地看向沈梦溪,开门见山道:“今日观先生于格物一道,造诣之深,见解之精,凌云叹为观止。

格物院初创,百废待兴,正缺一位能总揽全局、指引方向的院长。凌云不才,敢问先生,是否有意屈就?”

沈梦溪闻言,脚步也停了下来。

他脸上的兴奋之色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思索。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环顾四周,见行人稀少,便拉着叶凌云走到路边一处僻静的树荫下。

夜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轻响。

沈梦溪的神情变得异常严肃,甚至带着一丝凝重。

他压低了声音,缓缓问道:“殿下,老朽有一问,关乎重大,还请殿下如实相告。”

叶凌云见他如此郑重,也收敛了笑容,正色道:“先生请问,凌云知无不言。”

沈梦溪直视着叶凌云的眼睛,一字一句地问道:“秦王殿下,可知‘九天’?”

叶凌云心中猛地一跳!

九天!这个神秘而强大的组织,这个牵动着天下气运的秘辛,竟然从沈梦溪口中问出!

他瞬间明白了沈梦溪的顾虑。

格物院院长之位,绝非仅仅是研究学问那么简单,它很可能卷入更深层次的旋涡。

叶凌云深吸一口气,同样直视着沈梦溪,毫不隐瞒,沉声道:“自然知晓。我祖父叶啸天,乃上一代钧天君,执掌兵戈杀伐。我姑姑叶芷青,为当代阳天君,主理财运,商贸流通。而你们大金国的王爷,完颜麟,则是炎天君,精于谋略算计。”

他将自己所知的九天信息坦然相告,既是坦诚,也是一种试探。

沈梦溪听完,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随即又化为更深的复杂情绪。

他沉默了片刻,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才用一种带着历史厚重感的语气,缓缓说道:“殿下坦诚,老朽亦不敢隐瞒。

实不相瞒,我天工阁,自祖师鲁班起,便与‘九天’渊源极深。

历代天工阁阁主,皆为九天之一——玄天君!执掌‘格物致知’,穷究天地之理,巧夺造化之功!”

玄天君!

叶凌云瞳孔骤然收缩!

虽然心中已有猜测,但当沈梦溪亲口证实其身份时,巨大的冲击力还是让他心神剧震!

难怪他对格物之道如此痴迷,造诣如此精深!原来他竟是九天之中,专司创造与发明的玄天君!

鲁班的后人!

“原来先生竟是玄天君!”

叶凌云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惊讶和凝重。他知道,但凡是涉及到“九天”的事情,无论大小,都绝非表面那么简单,背后往往牵扯着惊天动地的气运之争和权力博弈。

沈梦溪此刻表明身份,其用意绝不单纯。

沈梦溪点了点头,脸上并无多少身为“九天”之一的傲然,反而带着一丝忧虑和审视:“不错。老朽便是这一代的玄天君。

殿下,您筹建格物院,志在格物致知,经世致用,此志宏大,老朽钦佩。

然而,您可知,这格物院一旦真正发展起来,汇聚天下英才,探索自然伟力,其所能爆发出的力量,足以改天换地,甚至……动摇整个天下的气运格局?”

他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叶凌云:“老朽此问,并非质疑殿下之心。

而是身处玄天之位,深知‘格物’之力,用之正则造福苍生,用之邪则祸乱天下。

殿下欲邀老朽入主格物院,老朽……需知殿下心中,这格物之力,最终将指向何方?

是如钧天君般,以力破万法?还是如炎天君般,以谋算尽天下?

亦或是……另有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

树影婆娑,夜色渐浓。沈梦溪的问题,如同重锤,敲打在叶凌云的心上,也在这寂静的街道上,投下了一道关乎未来走向的巨大阴影。

叶凌云知道,他的回答,将决定这位玄天君的去留,甚至可能决定格物院乃至整个岭南新政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