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新纪元(2 / 2)

华创,能否抓住这次技术范式转移的历史性机遇?

他关掉浏览器,靠在椅背上,陷入长久的沉思。办公室内只剩下电脑风扇的轻微嗡鸣。良久,他拿起电话,接通了正在家中休产假、但仍通过电话和传真远程处理部分核心财务工作的林晓霞。

“晓霞,”王钦的声音沉稳而坚定,“通知所有董事和高管,下周一一早,在总部一号会议室,召开紧急战略研讨会。议题只有一个:互联网浪潮下的华创战略重塑与应对。”

几天后,在华创电子总部最大的会议室里,所有核心决策层成员齐聚一堂。王钦站在演示板前,首次系统性地向管理层阐述了他对互联网的深刻理解和战略判断。他没有使用太多技术术语,而是用NASA网站、网景浏览器、雅虎目录这些生动的例子,描绘了一幅信息革命即将带来的壮阔图景。最后,他提出了华创面向不确定未来的“双翼战略”构想:

一翼(稳固基本盘):传统业务的深度智能化与网络化赋能。 并非放弃现有业务,而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技术升级,改造和提升现有业务的价值。

工业控制:探索基于网络连接的设备远程状态监控、预测性维护和故障诊断的可能性。

教育电脑:研究如何利用网络实现教学资源的远程共享和初步的在线教育模式。

行业解决方案:思考如何将网络技术融入政府和企业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提升协同工作效率和数据流转效能。

另一翼(开拓新疆域):积极主动地拥抱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生态。

持续投入硬件接入层:加大对ode、网络接口卡(NIc)等网络接入设备和通信模块的研发投入,确保在基础设施层面不落后。

成立应用探索团队:在“网络信息部”下,设立小规模的、敏捷的应用开发团队,尝试开发一些面向早期中国网民的互联网应用或服务原型,积累经验。

资本与战略关注:开始关注和评估国内外互联网领域的初创公司和投资机会,考虑以投资或合作的方式切入更前沿的领域。

这个战略构想过于超前,许多高管听后面露困惑,难以理解其中描绘的未来。负责传统渠道销售的副总裁直接表示怀疑:“王总,我们现在连Ib、hp的攻势都应付得吃力,再分散资源去搞这些虚无缥缈的‘网页’和‘应用’,是不是太冒险了?这些投入什么时候能看到回报?”

王钦环视全场,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回应:“我知道这很冒险,很可能投入巨大而失败收场。但是,同志们,如果我们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不敢投入,那么当互联网的浪潮真正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时,我们连失败的资格都没有!就会像那些曾经辉煌但错过个人电脑时代的巨头一样,被无情地抛弃!我们必须为未来投资,哪怕只是买一张看清方向的‘站票’!”

经过激烈的讨论,甚至争论,会议最终做出了一项在后来看来至关重要的决定:在确保传统核心业务稳健经营、现金流安全的前提下,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利润和公司资源,专门投向互联网相关的技术研究、应用探索和人才储备。

这是一个在当时环境下风险巨大、需要莫大勇气的决定,但它也清晰地体现了王钦和华创电子在面对历史性机遇时的远见和魄力。

会议结束后,王钦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窗外已是黄昏,电脑屏幕上,依然打开着那个展现着无垠星空的NASA主页,深邃的宇宙图景仿佛在预示着未来的无限可能。

他走到旁边的摇篮边,轻轻抱起咿呀学语、挥舞着小手的儿子王启明,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深圳的灯火初上,勾勒出城市蓬勃发展的轮廓。

“儿子,你看,”他轻声对怀中懵懂无知的婴儿说,也仿佛是在对自己立下誓言,“窗外的这个世界,很快会被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又无处不在的网络连接起来。那是一个全新的世界,爸爸现在也看不清楚它的全貌,不知道它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但爸爸会为你,也为华创,尽力去学习、去打造一艘能航行在那个新世界的小船。也许它很小,很简陋,但爸爸希望,能带着你,还有华创的梦想,一起去那里看看。”

夕阳金色的余晖缓缓褪去,沉入远方的地平线,深圳的万家灯火如同繁星般次第亮起,映照在这对父子身上。一个充满未知与挑战,但也蕴含着无限可能和激动人心的新纪元,正在时代的浪潮中,缓缓开启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