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构筑知识产权护城河: 法务和知识产权部门立即启动,围绕这款“华创一号”芯片的架构设计、核心算法、实现方法等,开展全面的国内外专利申请布局工作,确保我们的创新成果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整个华创电子,因为这一颗小小芯片的成功流片,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强大而崭新的灵魂。一种“我们也能搞出核心科技”的自豪感、使命感和凝聚力,在员工中间悄然滋生、迅速弥漫开来,冲淡了市场带来的阴霾。
王钦特意叮嘱负责品牌和宣传的部门,对此事要保持极度低调,暂时不进行任何对外的大规模宣传和炒作。他知道,现在远不是开庆功会的时候。必须等到这颗芯片经历了严格的市场检验,真正在客户的生产线上稳定运行,创造出实实在在的价值,帮助客户提升了效率和竞争力,那才是真正值得庆祝的成功。
然而,这个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华创电子成功流片工业控制芯片的消息,还是在极小的行业技术圈子和关注国产芯片发展的业内人士之间不胫而走,引起了阵阵涟漪和悄悄的关注。一家并无国家队背景的民营企业,居然真的在门槛极高的ASIc设计领域取得了实质性突破,这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让许多人开始重新审视这家位于深圳的特区企业。
几天后,王钦在北京联合实验室的洁净室外的会议室里,见到了风尘仆仆从海外带着第一批工程样片归来的流片团队核心成员。那几颗珍贵的、初次降临世界的“华创一号”芯片,被妥善地放置在特制的防静电塑料盒中,要小,表面是灰色的陶瓷封装,印着简单的型号和logo。但在王钦和所有团队成员眼中,它们却比世间任何钻石都更加璀璨夺目。
王钦小心翼翼地用防静电镊子拿起其中一颗,放在掌心,仔细端详。他感受着那微凉而坚硬的触感,那沉甸甸的、凝聚了无数智慧和心血的分量。
“这就是我们自己的孩子。”他抬起头,对围拢在身旁、眼中布满血丝却闪烁着兴奋光芒的团队成员们说道,声音不大,却充满了感情,“从现在开始,我们的任务,就是精心地抚养他,培育他,让他尽快地成长、成熟、强壮起来,去经历市场的风雨,去真正为我们国家的制造业转型升级,贡献他的一份力量!”
实验室里,响起了坚定而充满信心的掌声。
这一刻,王钦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底气和豪情。
硬件自主的梦想,已经迈出了从零到一的最艰难、最坚实的第一步;ode产品的成功,让华创的手指触摸到了即将勃发的互联网时代的脉搏;而“金字工程”所展现的广阔天地,则为华创指明了迈向主流、服务国计民生的宏大舞台。
三条战线,三条不同的征途,此刻都看到了穿透迷雾的曙光。
华创电子的未来路径,在他的脑海中,似乎从未如此清晰和开阔过。
但他同样清醒地知道,行百里者半九十。接下来的路,每一步都依然充满了未知与挑战:芯片从样片到稳定批量产品的产业化之路绝不会平坦;互联网技术的迭代速度日新月异;高端行业市场的竞争更是高手如云、波谲云诡……
他将那颗珍贵的工程样片轻轻放回盒中,盖好盖子,如同守护着一个初生的婴儿。然后,他转过身,目光再次投向窗外,投向那更广阔、更莫测的远方。
征程,仍在继续。而这一次,华创的背包里,多了一颗属于自己的、沉甸甸的“压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