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中关村有技术,有人才,有高度,但我们不能盲目去学他们追求大而全,那是用我们的鸡蛋,去碰人家的石头。”王钦的声音清晰而有力,“我们要学的,是他们对技术的敏感和创新的精神内核!但要发挥我们深圳贴近市场、反应速度快的绝对优势!”
他走到黑板前,用力写下了“钉子战略”四个字。
“继续深化!在教育电脑和工业控制这两个我们已经扎进去的钉子上,给我再钉深一寸!钉穿它!同时,”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网络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必须加快速度,投入重兵!这是我看到的未来,也是我们能否跃升的关键!”
战略既定,雷厉风行。研发资源的配置立刻向软件部门倾斜。新招聘的两位北京软件工程师,一位被充实到陈浩负责的网络项目部,另一位则牵头组建了一个全新的“多媒体技术预研组”——这是王钦在中关村高校实验室受到启发后,果断设立的面向未来的火种。
市场方面,新加盟的营销经理带来了更系统的推广理念。华创开始尝试在《计算机世界》、《中国电子报》等专业媒体上投放广告,并积极报名参加各类行业展会,那个红灰配色的“华创电子”Logo,开始在一些专业场合崭露头角。
公司的发展方向更加清晰,步伐稳健而有力。一股昂扬的斗志在公司内部涌动,每个人都感觉正走在一条正确的、充满希望的上升通道上。
然而,就在王钦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一片浓重的、来自全球经济的阴影,正无声无息地笼罩下来。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悍然入侵科威特。海湾战争爆发。
国际原油价格应声飙升,全球经济随之剧烈震荡。虽然远在东亚,但改革开放仅十余年、正努力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国,其初生的外向型经济,不可避免地感受到了这股寒流的侵袭。进出口业务受阻,外商投资者持币观望,紧张情绪开始蔓延。
深圳特区,这片中国开放的最前沿,最先感受到了一丝寒意。华创电子原本稳步增长的出口业务(主要是电脑主板出口东南亚),出现了订单减少、回款周期拉长的迹象。几个原本谈得七七八八的国内合作投资项目,也被对方以“经济形势不明朗,暂缓推进”为由推迟。
经济大环境的波动,再次给高歌猛进的华创敲响了警钟。企业的发展,永远无法脱离宏观大势的潮起潮落。
王钦不得不再次绷紧了神经,应对这猝不及防、却又在规律之中的挑战。他迅速下达指令:全公司进入“过冬”准备,严格控制非必要开支,财务部门收紧客户信用账期,全力保障现金流充足,像仓鼠过冬一样储备“粮草”。
“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他在管理层会议上,引用了这句古训。“华创这艘小船,刚驶出浅滩,见识了更广阔的水域,现在风浪来了,我们要做的不是退缩,是调整帆索,扎紧每一个接口,准备迎接考验!”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王钦对此深信不疑。他看着窗外深圳依旧炽热的阳光,知道真正的企业家,不仅要会在顺风中扬帆,更要学会在逆风中把稳舵轮。一场新的淬炼,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