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风口浪尖(1 / 2)

国家的政策东风如同一股强大的气流,以惊人的速度席卷而来。这股政策东风对于原本在兼容机主板市场上小心翼翼、摸索前行的华创电子来说,就像是一阵突如其来的狂风,将其这叶扁舟瞬间吹到了时代的浪尖之上。

机遇如同耀眼的阳光一般,让人无法忽视。随着进口配件的闸门逐渐关闭,那些一直依赖散件组装的小电脑公司突然陷入了慌乱之中。而与此同时,国产主板的需求量却如同春天的潮水一般,迅速暴涨。这无疑为华创电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更令人心动的是,如果华创电子能够搭上“自主创新”这趟高速列车,成功获得政策或资金的支持,那么它就有可能像一匹插上翅膀的小马一样,一飞冲天,实现飞速发展。

然而,在这看似光明的前景背后,阴影也在悄然拉长。首先,政策的窗口期究竟能够开放多久呢?这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问题。一旦政策发生变化,华创电子是否还能继续享受这样的优惠待遇呢?

其次,那些嗅觉敏锐的国有大厂又怎么会眼睁睁地看着华创电子独自享受这一政策红利呢?它们必然会采取各种手段来争夺市场份额,这无疑给华创电子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最后,华创电子自身的家底究竟如何呢?它的产能和技术水平是否真的能够承接这突如其来的大量订单呢?如果不能,那么即使有再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注入,也难以实现真正的腾飞。

深夜的会议室烟雾缭绕,王钦掐灭烟头,目光扫过一众疲惫的高管,一条条应急策略在争辩中迅速拍板:

全力扩产! 招人,两班倒,机器不能停!同时,立刻去寻找可靠的代工厂,把那些技术要求不高的低端型号分包出去。

技术突围! “华创一号”的改进必须加速,稳定性和兼容性是生命线。同时,要悄悄启动基于Intel 的下一代主板预研,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政策攻关! 王钦亲自挂帅,成立特别小组,逐字逐句研究文件,务必拿下“国家重点支持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和“电子发展基金”。这时,柳明月那份来自体制内的阅历和人脉,显得无比珍贵。

市场造势! 牢牢抓住“国产自主”和“性能稳定”两大卖点,砸钱推广,亮相所有能参加的电子展销会,要让华创的名字响起来!

华创电子这艘小船,开足马力,冲进了那片充满诱惑与暗礁的政策蓝海。

订单雪片般飞来,车间里灯火通明,机器的轰鸣声彻夜不息。王钦和所有管理人员都扑在了生产一线,协调、催促、把关。生产主管郭强的嗓子早就喊哑了,眼睛里布满血丝,像一头焦躁的困兽。

王钦自己则奔波于各个政府部门的办公室,递报告,做陈述。他“浙大高材生”、“科技企业家”、“自主创新典型”的身份,加上那虽然粗糙却实实在在的国产主板样品,为他赢得了不少印象分。柳明月也适时牵线,帮他引荐了关键人物。

努力没有白费。好消息终于传来:华创电子成功入选市级“新技术企业”名单,并获得了一笔二十万元的低息科技贷款!虽然与国家级基金失之交臂,但这第一场胜利,足以让全公司欢欣鼓舞。这笔钱如同久旱后的甘霖,缓解了扩产的燃眉之急,更将华创的声誉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然而,市场的掌声未落,竞争的冷箭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