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霞提着一包水果糖来了,站在院门口,看着被众人簇拥着、脸上洋溢着自信光芒的王钦,她的脸颊微红,眼神亮晶晶的,充满了敬佩和难以言喻的倾慕。
“王钦,恭喜你。”她轻声说,将水果糖递给王钦。
“谢谢你,晓霞。”王钦接过糖,对她温和地笑了笑,“图书馆的工作还适应吗?”
“嗯,很好,谢谢您。”林晓霞低下头,声音细若蚊蚋。
这一刻,王钦可谓是春风得意,金榜题名,光耀门楣。
然而,热闹过后,王钦迅速冷静下来。
成绩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志愿填报和政审录取,才是关键。尤其是政审,家庭成分、社会关系,任何一点瑕疵都可能被无限放大。
那个孙干事和她的表亲,会不会在这个时候使绊子?
还有机械厂的那批设备,巨大的利润诱惑摆在眼前,绝不能因为等待录取而错过。
晚上,送走了所有道贺的人,家里恢复了安静。
王钦将父母叫到一起,开了一个家庭会议。
“爸,妈,成绩出来了,但还没录取,不能大意。”王钦神色严肃,“尤其是政审环节,可能会有人捣乱。”
李素芬顿时紧张起来:“那怎么办?”
“妈,您明天开始,多和街道的王主任走动走动,送点鸡蛋水果什么的,感谢她的关心。重点是,透露出我们家和区里领导(虚构的)也有点远房关系,让她有所顾忌。”王钦开始部署,“爸,您原来的老工友、领导,能联系的也联系一下,万一厂里需要政审外调,得有人说好话。”
王建国重重地点点头:“放心,爸虽然残了,但厂里几个老哥们还在!”
“另外,”王钦话锋一转,“我可能还要出去跑几天。关于大学和专业,我有些想法需要去核实一下。”
他没有提机械厂设备的事,怕父母担心。
李素芬现在对儿子是言听计从,虽然担心,还是答应了。
第二天,王钦立刻行动起来。
他首先去拜访了张老师,请教填报志愿的策略。张老师建议他冲刺清华北大,最差也是哈工大、西交大这个级别。
但王钦心里却有不同想法。基于前世的记忆,他知道未来几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重心和风口所在。他更倾向于选择一所南方顶尖大学的经济管理或者无线电专业,这更符合他未来的规划。
当然,这个想法不能明说。
从张老师家出来,王钦找到了赵大军。
“大军哥,刘胖子那边,可以约下次见面了。这次,我亲自去。”
成绩公布,给了他足够的底气和社会认可度。一个全区高考状元的身价,足以让刘胖子那样的人另眼相看。
也是时候,会一会这位机械厂的实权人物了。
金榜题名是荣耀,但更是新的起点和筹码。
王钦要用这个筹码,去撬动更大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