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纪十六
公元328年
春季正月,温峤领兵救援建康,军队驻扎在寻阳。
韩晃带兵突袭驻守慈湖的司马流。司马流素来胆小懦弱,临战前竟吓得连吃烤肉都不知道往嘴里送,军队很快就战败了,他也丢了性命。
丁未日,苏峻率领祖涣、许柳等人,带着两万部众从横江渡江,攻占牛渚后,在陵口驻军。朝廷军队前去抵御,却接连战败。二月庚戌日,苏峻的军队已经推进到蒋陵覆舟山。陶回急忙对庾亮说:“苏峻知道石头城有重兵防守,肯定不敢直接攻城,必然会从小丹杨南边的小路步行进军。咱们应该在那里埋伏兵力截击,一仗就能活捉他!”可庾亮根本不听。后来苏峻果然从小丹杨进军,还在途中迷了路,只能连夜行军,军队完全乱了建制。庾亮听说后,肠子都悔青了,却为时已晚。
朝廷官员见京城危急,大多打发家人逃往东边避难,只有左卫将军刘超,反而把妻子儿女接到皇宫里居住,誓与皇宫共存亡。
朝廷下诏任命卞壸都督大桁以东各路军务,让他和侍中钟雅率领郭默、赵胤等人的军队,在西陵与苏峻交战。卞壸等人的军队大败,死伤士兵数以千计。丙辰日,苏峻攻打青溪栅,卞壸率领各路军队奋力抵抗,却根本拦不住敌军。苏峻趁机顺风放火,台省官署和各军营、寺庙全被烧毁,瞬间化为灰烬。当时卞壸背上的毒疮刚刚好转,伤口还没愈合,却仍强撑着病体,带领身边侍卫拼死作战,最终战死沙场;他的两个儿子卞眕、卞盱跟在父亲身后,也冲上去与敌人厮杀,一同战死。卞壸的妻子抚着父子三人的尸体,哭着说:“父亲是忠臣,儿子是孝子,这样的结局,还有什么可遗憾的!”丹杨尹羊曼领兵守卫云龙门,和黄门侍郎周导、庐江太守陶瞻一起战死。庾亮率领部众想在宣阳门内列阵迎敌,还没等队伍排好,士兵们就纷纷丢盔弃甲逃走了。庾亮没办法,只能和弟弟庾怿、庾条、庾翼以及郭默、赵胤一起逃往寻阳。临走前,他回头慌忙对钟雅说:“后续的国事,就全托付给你了!”钟雅对此是又气又急,忍不住质问道:“如今国家大厦倾颓,这是谁的过错!”庾亮听后满脸羞愧,只能说:“现在都到这地步了,再追究这些也没用了。”随后,庾亮坐上小船逃亡时,遇到乱兵抢夺财物。他身边的侍卫射箭阻拦乱兵,却误中了掌舵的船夫,船夫中箭倒地。船上的人吓得脸色煞白,都想四散逃跑,庾亮却镇定地坐着,缓缓说:“这双手,怎么能用来射自己人呢!”众人这才安定下来。
苏峻的士兵攻入台城,司徒王导对侍中褚翜说:“皇上应当坐镇正殿,你快进去请皇上出来!”褚翜立刻冲进内宫,亲自抱着晋成帝登上太极前殿;王导和光禄大夫陆晔、荀崧、尚书张闿一起登上御床,簇拥着保护皇帝。朝廷任命刘超为右卫将军,让他和钟雅、褚翜在皇帝身边侍奉守卫,太常孔愉穿着朝服驻守宗庙。当时文武百官大多都逃散了,宫殿官署里一片萧条。苏峻的士兵冲进来后,就呵斥褚翜让他退下,褚翜却挺直身子站着不动,反而厉声呵斥道:“苏冠军是来拜见皇上的,士兵怎么敢侵犯逼迫皇上!”苏峻的士兵被他的气势所震慑,一时间不敢登上大殿,转而冲进后宫,宫女和太后身边的侍从都被他们掠夺。苏峻的士兵还驱赶役使百官,光禄勋王彬等人都被鞭打,强迫他们背着东西登上蒋山。士兵们还剥光男女百姓的衣服,百姓们只能用破席子、苦苫草遮挡身体,没有草的人就坐在地上用泥土盖住自己;凄惨的哀号声,在皇宫内外回荡,令人心碎。
当初,姑孰沦陷后,尚书左丞孔坦曾对人说:“看苏峻这势头,肯定会攻破台城。除非是当兵的,否则没必要穿军服。”等到台城陷落,穿军服的人大多被杀死,穿便服的人反而没遭遇什么灾祸。
当时皇宫里有二十万匹布、五千斤金银、亿万钱、几万匹绢,还有数量相当的其他财物,全被苏峻挥霍一空;负责皇帝膳食的太官那里,只剩下几石被火烧过的米,用来供应皇帝的饮食。
有人劝钟雅说:“您性格耿直坦率,肯定不会被叛贼所容忍,不如早点为自己打算退路!”钟雅坚定地说:“国家动乱不能匡扶,君主危难不能救助,却各自逃跑以求保命,这还叫什么臣子!”
丁巳日,苏峻假传皇帝诏令宣布大赦,唯独庾亮兄弟不在赦免之列。他因王导素有德行威望,仍让王导以原官职位居自己之上。祖约被任命为侍中、太尉、尚书令,苏峻则自封骠骑将军、录尚书事,许柳任丹杨尹,马雄任左卫将军,祖涣任骁骑将军。弋阳王司马羕主动去拜见苏峻,极尽谄媚地称颂苏峻的“功绩”,苏峻听后大喜,便恢复了他西阳王的爵位,还任命他为太宰、录尚书事。
苏峻派兵攻打吴国内史庾冰,庾冰无力抵抗,只能放弃郡城逃往会稽。逃到浙江时,苏峻悬赏捉拿他的风声越来越紧。危急关头,吴国一名负责侍从护卫的士兵悄悄把庾冰藏进船里,并用芦苇席子盖住他,自己则一边高声吟唱,一边摇着船桨逆流而上。每逢遇到苏峻的巡逻关卡,这士兵还故意用船桨敲着船喊:“哪儿找庾冰啊?庾冰就在这儿呢!”巡逻的人都以为他喝醉了胡言乱语,根本没怀疑,庾冰这才侥幸逃脱。之后,苏峻任命侍中蔡谟为吴国内史。
温峤得知建康失守的消息,当场放声痛哭;有人来探望他,两人就相对着悲泣,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庾亮逃到寻阳后,立刻宣读太后诏书,任命温峤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又加授徐州刺史郗鉴为司空。温峤却坚决推辞,语气急切地说:“现在当务之急是消灭叛贼,还没立下战功就先接受官职,拿什么向天下人交代!”温峤向来敬重庾亮,即便庾亮战败奔逃,他对庾亮反而更加推崇敬重,还分出部分兵力交给庾亮统领。
这时,后赵宣布大赦,改年号为太和。三月丙子日,庾太后因过度忧虑,病逝了。
接着,苏峻率军向南进驻于湖。
夏季四月,后赵将领石堪攻打宛城,南阳太守王国出城投降;石堪随即进军淮水流域,攻打祖约的军队。祖约的部将陈光起兵反叛,攻打祖约。祖约身边有个叫阎秃的侍从,相貌和祖约十分相似,陈光误以为他是祖约,便将他活捉。祖约则是趁机翻墙逃走,这才保住性命,陈光则投奔了后赵。
壬申日,朝廷将明穆皇后(即庾太后)安葬在武平陵。
这时,庾亮、温峤准备起兵讨伐苏峻,可此时通往建康的道路已被阻断,完全不知道京城的近况。恰逢南阳人范汪来到寻阳,他急切地说:“苏峻政令混乱不一,又贪婪残暴、横行无忌,灭亡的征兆已经显现,别看他现在势强,其实很容易被削弱。朝廷正处在危如倒悬的境地,咱们应当抓紧时间进军讨伐!”温峤对此深表赞同,就立刻采纳了他的建议。庾亮也征召范汪担任参护军事,协助自己。
庾亮和温峤互相推让,都想让对方担任盟主。温峤的堂弟温充提议说:“陶征西(陶侃)职位高、兵力强,咱们应该一起推举他做盟主才对。”温峤于是派督护王愆期前往荆州,邀请陶侃和他们一同共赴国难。可陶侃还在为当初没被列入顾命大臣名单而耿耿于怀,便冷淡地回复说:“我只是驻守边疆的将领,不敢超越职责范围干预朝政。”温峤多次派人劝说,都没能改变陶侃的态度;无奈之下,他只好暂且顺着陶侃的心意,派使者对陶侃说:“仁公您暂且留守荆州,我先领兵东下讨伐叛贼。”使者出发已经两天,平南参军、荥阳人毛宝因其他差事返回寻阳,听说了这件事,就急忙劝温峤说:“凡是干大事,就得和天下人同心协力。军队取胜的关键在于和睦,不该出现意见分歧。就算对陶侃有疑虑,表面上也该装作没察觉,何况现在咱们主动表现出不和呢!您得赶紧追回使者,修改书信,就说一定要和他一同进军;要是追不上前面的使者,就再派一批人去。”温峤恍然大悟,立刻派人追回使者,修改了书信。陶侃收到修改后的书信,果然答应出兵,派督护龚登率领军队前往寻阳投奔温峤。当时温峤已有七千兵力,于是他向朝廷上奏,列举祖约、苏峻的罪状,同时向各地军政长官发布檄文,洒泪登上战船,准备进军。
可没过多久,陶侃又派人追回了龚登。温峤急忙写信给陶侃,言辞恳切地说:“军队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兵力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最近我已经向远近各地发布檄文,告知盟府,约定下个月中旬大举进军,各郡的军队都已经在路上了,就等仁公您的军队赶到,便能一同进发。现在您突然召回军队,会让远近的人都产生疑虑,讨伐大业的成败,恐怕就取决于这一步了!我才能浅薄却肩负重任,实在是依靠仁公您的深厚情谊,才敢遵循您之前的谋划;至于带头出征,我绝不敢推辞。我和您,就像首尾相互护卫、嘴唇和牙齿相互依存一样,密不可分。我担心有人不能理解您的深意,会说您在讨伐叛贼这件事上态度消极,这种名声一旦传出去,就很难挽回了。您和我都肩负着镇守一方的重任,国家的安危、吉凶祸福,按理说本该共同承担。而且近来咱们往来密切,情谊深厚,一旦一方有急难,我也盼着您能出动全部兵力救援,何况现在是国家的危难呢!如今的忧患,哪里只是我这一州的事,文武百官没有不翘首期盼您出兵的。要是我这寻阳守不住,祖约、苏峻在这儿设置官员,到时候荆州西边逼近强大的胡寇,东边连接叛贼,再加上饥荒,将来的危险,只会比现在的寻阳更严重!您进军,就能成为大晋的忠臣,建立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功绩;退一步说,也能以慈父的深情,为死去的儿子报仇雪恨(指陶侃之子陶瞻此前战死)。现在祖约、苏峻凶逆无道,他们的恶行连天地都为之痛心,人心一致,对他们都恨得咬牙切齿。现在进军讨伐,就像用石头砸鸡蛋一样容易;要是您再把军队召回去,就是在快要成功的时候毁掉大事啊!希望您能好好考虑我所说的这些话!”与此同时,王愆期也劝陶侃说:“苏峻就像豺狼一样,要是让他得逞,天下再大,您还能有容身之地吗!”陶侃终于彻底醒悟,立刻穿上军服登上战船;即便此时他儿子陶瞻的灵柩送到,他也没来得及亲临祭拜,就昼夜兼程向东进军了。
郗鉴驻守在广陵,当时广陵城孤立无援,粮食短缺,又靠近胡寇的势力范围,人心惶惶,没人有坚守的决心。郗鉴收到讨伐苏峻的诏书后,当即泪流满面地向将士们发誓,要入朝解救国难,将士们都深受感动,争相奋勇请战。郗鉴派将军夏侯长等人从小路前往寻阳,对温峤说:“有人听说叛贼想挟持天子向东逃往会稽,咱们应当先修建营垒,占据险要之地,这样既能防止叛贼逃跑,又能切断他们的粮道,然后实行坚壁清野的策略,等待叛贼来攻。叛贼攻不下城,野外又没什么可掠夺的,东边的退路被阻断,粮运自然就会断绝,到时候他们必然会自行溃败!”温峤对此深表赞同,认为这是个绝妙的计策。
五月,陶侃率领部众抵达寻阳。议事的人都议论说,陶侃会诛杀庾亮来向天下人谢罪;庾亮听后吓得心神不宁,只好采纳温峤的计策,主动去拜见陶侃请罪。陶侃见他突然下跪,便慌忙上前阻拦,惊讶地说:“庾元规(庾亮字)竟然要向我陶士行(陶侃字)下拜吗!”庾亮上前一步,满脸愧疚地主动承担罪责,言谈举止庄重得体,陶侃心中的不满渐渐消散,打趣道:“您当初修筑石头城来防备我,如今怎么反过来求我了呢!”随即拉着庾亮宴饮畅谈一整天,最终决定和庾亮、温峤一同进军建康。此时联军共有四万士兵,旌旗连绵七百多里,战鼓的声响,在远近各地都能听到,声势浩大。
苏峻听说西边的联军起兵,便采纳参军贾宁的计策,从姑孰撤军返回石头城据守,同时分兵抵御陶侃等人。
乙未日,苏峻逼迫晋成帝迁都石头城。司徒王导极力劝阻,可苏峻根本不听。成帝悲痛地哭着登上马车,皇宫里的人都放声大哭。当时天降大雨,道路泥泞不堪,刘超、钟雅徒步跟在成帝身边侍奉。苏峻给他们马匹,两人却不肯乘坐,只是神情悲愤地坚守着臣节。苏峻听说后,心中就十分厌恶他们,却也没敢立刻下手杀害。他安排自己的亲信许方等人担任司马督、殿中监,表面上说是负责皇宫警卫,实际上是为了监视防备刘超等人。苏峻把仓库的屋子改造成成帝的宫殿,还每天跑到成帝面前说些粗鄙丑恶的话。刘超、钟雅和右光禄大夫荀崧、金紫光禄大夫华恒、尚书荀邃、侍中丁潭始终在成帝身边侍从,一刻也不离开。当时发生饥荒,米价飞涨,苏峻送来的食物,刘超一概不接受;他早晚都恭敬地陪伴在成帝身边,臣子的礼节愈发恭谨。即便身处幽禁困境,刘超还时常为成帝讲解《孝经》《论语》,坚守着作为臣子的本分。
苏峻让左光禄大夫陆晔留守台城,又逼迫百姓全部聚集到后苑,另派匡术驻守苑城。
尚书左丞孔坦逃到陶侃军中,陶侃任命他为长史。
当初,苏峻曾派尚书张闿暂时统领东部军队,司徒王导暗中让张闿用太后的诏书晓谕三吴地区的官吏百姓,号召他们起兵救援天子。会稽内史王舒任命庾冰代理奋武将军,让他率领一万士兵西渡浙江。于是吴兴太守虞潭、吴国内史蔡谟、前义兴太守顾从等人都纷纷起兵响应。虞潭的母亲孙氏对虞潭说:“你应当舍生取义,别因为我年老就拖累你!”她还把家中的僮仆全都派去参军,变卖自己的首饰玉佩来充当军饷。蔡谟认为庾冰应当恢复原来的职位,当即辞去吴国内史的官职,把职位让给了庾冰。
苏峻听说东方起兵,就派部将管商、张健、弘徽等人前去抵御;虞潭等人与他们交战,双方互有胜负,虞潭的军队始终无法前进。
此时,陶侃、温峤的军队驻扎在茄子浦。温峤考虑到南方士兵熟悉水战,而苏峻的士兵擅长陆战,于是下令:“有敢上岸的将士,一律处死!”恰逢苏峻运送一万斛米去馈赠祖约,祖约派司马桓抚等人前去迎接。毛宝率领一千人担任温峤的前锋,他对士兵们说:“兵法上讲‘军令有时可以不遵守’,难道眼看着能攻击敌人,还能因为军令不上岸出击吗!”于是擅自领兵上岸袭击桓抚,把粮食全部缴获,还斩杀俘获了上万敌人,祖约的军队从此陷入了缺粮的困境。温峤随即上表举荐毛宝担任庐江太守。
陶侃上表举荐王舒监管浙东军事,虞潭监管浙西军事,郗鉴都督扬州八郡诸军事,下令王舒、虞潭都听从郗鉴的调度。郗鉴率领部众渡过长江,和陶侃等人在茄子浦会合,雍州刺史魏该也领兵前来会合。
丙辰日,陶侃等人的水军径直向石头城进发,抵达蔡洲。陶侃驻扎在查浦,温峤驻扎在沙门浦。苏峻登上烽火楼,望见联军兵力强盛,脸上露出畏惧的神色,对身边人说:“我早知道温峤能聚集这么多人马啊!”
庾亮派督护王彰袭击苏峻的党羽张曜,反而被张曜打败。庾亮把符节、印信送到陶侃那里请罪,陶侃却安慰道:“古人有三战三败仍能成事的,您才败了两次而已。现在事态紧急,不该这么频繁地请罪自责。”庾亮的司马、陈郡人殷融去见陶侃谢罪,推诿说:“这是将军(庾亮)的决定,不是我们这些人能劝阻的。”随后王彰也来请罪,却坦诚地说:“这是我自己领兵不力造成的失败,将军并不知情。”陶侃感叹道:“从前我以为殷融是君子,王彰是小人;如今看来,王彰才是君子,殷融倒是个小人!”
宣城内史桓彝听说京城失守,悲愤交加,泪流满面,随即领兵进驻泾县。当时很多州郡都派使者向苏峻投降,他的部下裨惠又劝桓彝,不如暂且和苏峻通使,来缓解眼前的灾祸。桓彝却坚定地说:“我蒙受国家深厚的恩德,按道义应当以死报国,怎么能忍辱和逆臣往来!就算最终不能成功,那也是我的命。”桓彝派将军俞纵驻守兰石,苏峻派部将韩晃前去攻打。俞纵的军队快要战败时,身边人劝他撤退,俞纵说:“我蒙受桓侯(桓彝)的厚恩,应当以死报答。我不能辜负桓侯,就像桓侯不辜负国家一样!”于是奋力作战,最终战死。韩晃进军攻打桓彝,六月,泾县城被攻陷,桓彝被俘,随后被杀害。
各路军队刚到石头城时,就想和苏峻决战,陶侃却冷静地说:“叛贼现在势头正盛,难以和他们硬拼,应当用时间和智谋来打败他们。”不久后,联军多次交战都没有取胜,监军部将李根请求修筑白石垒,陶侃同意了。士兵们连夜修筑堡垒,到天亮时就建成了。听到苏峻军队整队的鼓声,将领们都担心他们会来攻打白石垒。孔坦却镇定地说:“不会的。如果苏峻要攻打堡垒,必须等到东北风大起,让我们的水军没法前去救援;现在天气平静,叛贼肯定不会来。他们整队,必然是要派兵从江乘出发,去掠夺京口以东的地区。”没过多久,果然如孔坦所料。陶侃派庾亮率领两千人驻守白石垒,苏峻率领一万多步兵骑兵从四面围攻,最终没能攻克。
王舒、虞潭等人多次和苏峻的军队交战,都不顺利。孔坦说:“本来就不该召郗公(郗鉴)来这里,导致东边的防线毫无防备。现在应该派他回去,虽然晚了点,但总比不派好。”陶侃于是下令让郗鉴和后将军郭默返回占据京口,修筑大业、曲阿、庱亭三座堡垒,来分散苏峻的兵力,派郭默驻守大业垒。
壬辰日,雍州刺史魏该去世。
这时,祖约派祖涣、桓抚袭击湓口。陶侃听说后,准备亲自领兵去迎击。毛宝急忙劝阻:“义军全靠您坐镇,您不能轻易出动,请让我去讨伐他们!”陶侃同意了。祖涣、桓抚途经皖城时,趁机攻打谯国内史桓宣。毛宝率军前去救援,却被祖涣、桓抚打败。一支箭射中毛宝的大腿,穿透了马鞍,毛宝让人踩着马鞍拔出箭,鲜血浸透了靴子。他忍着剧痛反击祖涣、桓抚,最终把敌军打跑,桓宣这才得以突围,归附温峤。之后毛宝又进军东关攻打祖约的军队,攻占了合肥的戍守据点,恰逢温峤召他回军,便又返回石头城前线。
祖约的部将们暗中与后赵勾结,许诺做后赵的内应。后赵将领石聪、石堪率军渡过淮河,进攻寿春。秋季七月,祖约的军队全线溃败,他本人逃往历阳,石聪等人俘获了寿春两万多户百姓后撤军。
后赵中山公石虎率领四万部众从轵关向西进发,攻打前赵的河东郡。河东地区响应石虎的县城有五十多个,石虎随后进军围攻蒲阪。前赵君主刘曜派河间王刘述征调氐族、羌族部众驻守秦州,防备张骏和杨难敌,自己则率领朝廷内外的精锐水陆大军救援蒲阪,从卫关向北渡过黄河。石虎见状心生畏惧,便率军撤退。刘曜率军追击,八月,在高候追上石虎,随即与他展开激战,大败石虎军队,斩杀将领石瞻。战场上尸体连绵两百多里,刘曜缴获的军资器械数以亿计,石虎逃往朝歌。刘曜从大阳渡过黄河,攻打驻守金墉的石生,还掘开千金堨堤坝,用水灌城。他又分派将领攻打汲郡、河内,后赵的荥阳太守尹矩、野王太守张进等人纷纷投降。消息传到襄国,后赵朝廷上下大为震动。
此时,张骏整饬军队,想趁前赵空虚袭击长安。理曹郎中索询劝谏道:“刘曜虽然东征,但他的儿子刘胤驻守长安,不是轻易能对付的。就算咱们能获得一点小胜利,要是刘曜放弃东征,回头来和咱们交战,那灾祸的规模就难以估量了!”张骏于是放弃了这个打算。
这时,苏峻的亲信路永、匡术、贾宁听说祖约战败,担心苏峻的大事难以成功,就劝苏峻把司徒王导等大臣全部杀掉,重新培植自己的亲信。但苏峻一向敬重王导,所以没有同意。路永等人便对苏峻产生了二心,王导趁机派参军袁耽暗中引诱路永归顺朝廷。九月戊申日,王导带着两个儿子和路永一起逃往白石垒。袁耽是袁涣的曾孙。
陶侃、温峤等人与苏峻长期对峙,始终无法决出胜负。苏峻分派将领向东西两方攻掠,大多取得胜利,联军士兵人心惶惶。从建康逃到西军(联军)的朝廷官员都私下议论:“苏峻狡猾又有决断力,他的部下骁勇善战,所向无敌。要是靠上天讨伐有罪之人,苏峻最终会灭亡;但单从人力来看,实在不容易除掉他。”温峤听后怒不可遏,立马斥责道:“你们自己怯懦,竟然还去夸赞叛贼!”可后来联军多次交战失利,温峤自己也开始忌惮苏峻。
这时,温峤的军队粮草耗尽,只好向陶侃借粮。陶侃勃然大怒,斥责道:“您之前说不愁没有良将和军粮,只希望我来当盟主。现在打了这么多次败仗,良将在哪儿呢!荆州接壤胡、蜀两个敌国,要防备意外情况;要是再没有粮食,我就率军西返荆州,再想别的好办法。等以后有机会再消灭叛贼,也不算晚!”温峤急忙辩解,语气恳切:“但凡军队取胜,关键在于和睦,这是古代传下来的好道理。光武帝能打赢昆阳之战,曹操能攻克官渡,都是以少胜多,靠的是坚守道义啊!苏峻、祖约不过是卑劣小人,凶逆滔天,有什么可担心消灭不了的!苏峻屡胜之后变得骄傲,自认为天下无敌,现在咱们主动挑战,就能一鼓作气活捉他。怎么能放弃快要成功的功业,考虑撤退的计划呢!况且天子被幽禁逼迫,国家危在旦夕,这正是天下臣子舍命报国的时候。我和您都蒙受国家恩典,要是事情能成功,君臣就能共享福运;要是失败,我也该粉身碎骨来告慰先帝。现在的形势,道义上容不得咱们退缩,就像骑在老虎背上,怎么能中途下来呢!您要是违背众人意愿独自撤军,人心必然涣散;人心涣散导致大事失败,到时候义旗就会转而指向您了!”
毛宝对温峤说:“下官能留住陶公。”于是前去劝说陶侃,语气坚定的说:“您本来应该镇守芜湖,作为南北援军,之前既然已经领兵东下,现在形势上已无法退回。而且军事行动只能前进不能后退,这不只是为了整顿三军,让士兵明白必须死战,更因为后退没有依靠,最终只会走向灭亡。从前杜弢的势力难道不强大吗?您最终还是消灭了他,怎么到了苏峻这里,就偏偏认为打不过呢!叛贼也怕死,不是所有人都勇猛,您可以试着给我一些兵力,让我上岸切断叛贼的粮草供应。要是我不能立功,到时候您再撤军,大家也不会有怨言。”陶侃被说服了,就任命毛宝为督护,派他领兵出发。竟陵太守李阳也劝陶侃:“现在要是大事不成,您就算有粮食,又能安心吃吗!”陶侃这才分出五万石米,送给温峤的军队。后来毛宝烧毁了苏峻在句容、湖孰囤积的粮草,苏峻军队陷入缺粮困境,陶侃于是决定留下来,不再提撤军的事。
随后,张健、韩晃等人猛攻大业垒,堡垒里缺水,士兵们只能喝粪水。郭默害怕了,就悄悄突围逃出,只留下士兵驻守。郗鉴在京口听到消息,士兵们都吓得脸色发白。参军曹纳说:“大业垒是京口的屏障,一旦失守,叛贼就能直接打到京口,咱们根本抵挡不住。请您退回广陵,等以后再想办法起兵。”郗鉴召集全体僚属,严厉斥责曹纳:“我蒙受先帝临终托付的重任,就算死在九泉之下,也不足以报答。现在强敌就在附近,大家人心惶惶,您作为我的心腹助手,却说出这种动摇军心的话,还怎么带领忠义之士,稳定三军士气!”郗鉴当即要杀曹纳,过了很久才赦免他。
陶侃准备去救援大业垒,长史殷羡劝阻道:“咱们的士兵不熟悉步战,要是救援大业垒失败,那大事就全完了。不如猛攻石头城,这样大业垒的包围自然会解除。”陶侃采纳了他的建议。殷羡是殷融的哥哥。
庚午日,陶侃率领水军直逼石头城。庾亮、温峤、赵胤率领一万步兵从白石垒南下,想要挑战。苏峻带领八千士兵迎战,派儿子苏硕和部将匡孝分兵先突袭赵胤的军队,把赵胤打败。当时苏峻正在犒劳将士,喝醉了酒,看见赵胤兵败逃跑,不服气地喊道:“匡孝能打败敌人,我难道还不如他吗!”说着就丢下大部队,只带着几个骑兵向北冲阵,却没能冲进去,准备退回白木陂。不料马被绊倒,陶侃的部将彭世、李千等人趁机用长矛刺他,苏峻从马上摔下来。士兵们冲上去砍下他的首级,把尸体剁成肉块,还焚烧了他的尸骨,三军将士都高呼万岁。苏峻的残部瞬间崩溃。苏峻的司马任让等人一起拥立苏峻的弟弟苏逸为主帅,关闭城门坚守。温峤随即设立临时朝廷(行台),向远近各地发布公告,凡是原任两千石以下的官员,都令他们到行台报到,一时间前来投奔的人络绎不绝。韩晃听说苏峻死了,就急忙领兵赶回石头城。管商、弘徽攻打庱亭垒,督护李闳、轻车长史滕含率军击败了他们。滕含是滕修的孙子。管商逃到庾亮那里投降,其余部众都归附了张健。
冬季十一月,后赵王石勒准备亲自领兵救援洛阳,僚佐程遐等人极力劝谏:“刘曜孤军深入千里,势必不能持久。大王不该亲自出征,亲征没有万全之策。”石勒勃然大怒,按住剑柄呵斥程遐等人退下。他随即赦免徐光,召来徐光问道:“刘曜趁着一次战役的胜利,包围洛阳,普通人都认为他锋芒不可阻挡。可刘曜带着十万大军,攻打一座城池一百天还没攻克,士兵已经疲惫懈怠,咱们用刚出征的精锐部队去攻打他,一战就能活捉他。要是洛阳失守,刘曜肯定会进军冀州,从黄河以北席卷而来,到时候咱们就全完了。程遐等人不想让我去,你觉得怎么样?”徐光回答:“刘曜趁着高候之战的胜势,没敢进军逼近襄国,反而退守金墉城,这就说明他没什么大本事。凭大王的威势谋略去对付他,他肯定会望见咱们的军旗就逃跑。平定天下,就在这一次行动了,绝不能错过!”石勒笑着说:“你说得对!”于是下令朝廷内外戒严,有敢劝谏的人一律斩首。他命石堪、石聪和豫州刺史桃豹等人各自率领现有部众到荥阳会合;中山公石虎进军占据石门,石勒亲自率领四万步兵骑兵直奔金墉城,从大堨渡过黄河。石勒对徐光说:“刘曜如果在成皋关布下重兵,是上策;如果沿洛水布防,是中策;如果坐守洛阳,就只能束手就擒了。”十二月乙亥日,后赵各路军队在成皋集结,共有步兵六万、骑兵两万七千。石勒看到前赵在成皋没有守军,大喜过望,抬手朝天指了指,又拍了拍额头,感叹道:“这是天意啊!”随即命令士兵收起铠甲、衔枚疾走,抄小路日夜兼程,从巩县、訾县之间穿出,逼近洛阳。
前赵君主刘曜整天只和宠臣喝酒赌博,从不安抚士兵;身边有人劝谏,刘曜勃然大怒,认为是妖言惑众,就把劝谏的人杀了。直到听说石勒已经渡过黄河,他才仓促商议增加荥阳的守军,封锁黄马关。没过多久,洛水的巡逻兵和后赵的前锋部队交战,活捉了一个羯族士兵,把他送到刘曜面前。刘曜问:“石勒那大胡亲自来了吗?他带了多少人?”羯族士兵回答:“赵王亲自来了,军队声势浩大。”刘曜听后脸色骤变,急忙下令解除对金墉城的包围,又在洛水西岸布阵,共有士兵十多万,南北绵延十多里。石勒望见前赵的军阵,却更加高兴了,转头对身边人说:“这下可以祝贺我了!”随即就率领四万步兵骑兵进入洛阳城。
己卯日,中山公石虎率领三万步兵从城北向西进军,攻打前赵的中军;石堪、石聪等人各自率领八千精锐骑兵从城西向北进军,袭击前赵的前锋,双方在西阳门展开激战。石勒亲自穿上铠甲,从阊阖门出城,与其他部队夹击前赵军队。刘曜从小就爱喝酒,到了晚年更是嗜酒如命;临战前,他又喝了好几斗酒。他平常骑的红马无故停下不肯走,只好换乘一匹小马。等到出营时,他又喝了一斗多酒。到了西阳门,他指挥军队移到平坦地带布阵。石堪趁机率军猛攻,前赵军队大败溃逃。刘曜醉得昏昏沉沉,骑马后退,马陷入石渠,他摔在冰面上,身上受了十多处伤,其中三处是贯穿伤,最终被石堪活捉。石勒于是大败前赵军队,斩杀五万多人。他下令:“我想要活捉的只有刘曜一个人,现在已经抓到了。你们要约束将士,收起锋芒,给前赵士兵留一条投降的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