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癸丑日,晋愍帝遇害的消息传到建康,晋王(司马睿)穿着丧服住在守丧的庐屋里。百官请求晋王称帝,晋王不答应。纪瞻说:“晋朝的皇统中断到现在已经两年了,陛下应当继承大业;看看宗室中,还有谁能与您谦让!如果您登上皇位,那么神灵和百姓就有了依靠;如果违背天时、不顺人心,大势一旦失去,就再也回不来了。如今两京被焚毁,宗庙无人主持,刘聪在西北盗用帝号,而陛下却在东南一再谦让,这就像是拱手作揖去救火啊。”晋王还是不答应,让殿中将军韩绩撤去御座。纪瞻呵斥韩绩说:“皇帝的座位上应列星,敢动的人斩首!”晋王脸色为之一变。
奉朝请周嵩上疏说:“古代的帝王,道义完备后才夺取天下,谦让完成后才得到帝位,因此能长久在位,光辉流传万代。如今先帝的棺木还没运回,旧都还没肃清,忠义之人痛哭流涕,士人百姓惶恐不安。应当广开言路采纳好的谋略,训练士兵磨砺兵器,先洗雪国家的大耻,满足天下人的期望,到那时帝位自然就会安稳了!”周嵩因此违背了晋王的心意,被外调为新安太守,又因心怀不满而获罪。周嵩是周顗的弟弟。
丙辰日,晋王(司马睿)即位称帝,百官都陪立两旁。元帝(司马睿)让王导登上御床与自己同坐,王导坚决推辞说:“如果太阳和万物等同,百姓怎么能得到照耀呢?”元帝这才作罢。随后大赦天下,改年号,文武官员都晋升两级爵位。元帝想赏赐那些投递名帖劝进的官吏每人晋升一级爵位,百姓投递名帖的都授予官职,总计有二十多万人。散骑常侍熊远说:“陛下顺应天命继承皇位,天下人都归附拥戴,难道只是亲近的人情意重,疏远的人情意轻吗!不如依照汉朝的法令普遍赏赐天下人爵位,这样恩德更为普遍,还能省去核查的麻烦,堵塞投机取巧的途径。”但元帝没有听从。
庚午日,立王太子司马绍为皇太子。太子仁义孝顺,喜好文辞,擅长武艺,喜爱贤才礼遇士人,能接受规劝,与庾亮、温峤等人有平民般的交情。庾亮风度严肃庄重,善于谈论老子、庄子的学说,元帝非常器重他,聘娶庾亮的妹妹为太子妃。元帝任命贺循兼任太子太傅,周顗为少傅,庾亮以中书郎的身份在东宫侍讲。元帝喜好刑名之学,把《韩非子》一书赐给太子。庾亮劝谏说:“申不害、韩非的学说刻薄,会伤害教化,不值得留在圣明的心中。”太子接受了他的意见。
元帝再次派遣使者授予慕容廆龙骧将军、大单于、昌黎公的职位,慕容廆推辞公爵不肯接受。慕容廆任命游邃为龙骧长史,刘翔为主簿,让游邃制定官府的礼仪制度。裴嶷对慕容廆说:“晋室衰败,偏安江南,声威和恩德不能传到远方,中原的战乱,除了您没有人能拯救。如今各部族虽然各自拥有军队,但都是些顽劣愚昧的人聚集在一起,应当逐渐吞并他们,作为向西讨伐的资本。”慕容廆说:“您的话意义重大,可这不是我能做到的。但您是朝中有名望的贤德之人,不因为我孤陋寡闻而肯教导我,这是上天把您赐给我来保佑我的国家啊。”于是任命裴嶷为长史,把军政大事的谋划都托付给他;对那些弱小的部族,逐渐加以攻取。
这时,李矩派郭默、郭诵救援赵固,驻扎在洛水入黄河处。郭诵暗中派遣部将耿稚等人连夜渡过黄河袭击汉军军营,汉国的贝丘王翼光侦察到了这件事,把它告诉了太子刘粲,请求做好防备。刘粲说:“他们听说赵固战败,自保都来不及,怎么敢到这里来呢!不要惊动将士!”不久,耿稚等人突然到达,分十路进攻,刘粲的部众惊慌溃散,死伤过半,刘粲逃到阳乡据守。耿稚等人占据了汉军的军营,缴获的器械、军资数不胜数。到了天亮,刘粲见耿稚等人兵力少,又与刘雅生收集残余部众攻打他们,汉主刘聪派太尉范隆率领骑兵援助,与耿稚等人相持,苦战二十多天,终不能攻克。李矩进军救援,汉军在黄河边据守,李矩的军队无法渡过黄河。耿稚等人杀掉缴获的牛马,焚毁军资,突围投奔虎牢。随后,朝廷下诏任命李矩都督河南三郡诸军事。
汉国的螽斯则百堂发生火灾,烧死了汉主刘聪的儿子会稽王刘康等二十一人。
接着,刘聪任命他的儿子济南王刘骥为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齐王刘劢为大司徒。
这时,焦嵩、陈安起兵进逼上邽,相国司马保派使者向张寔告急,张寔派遣金城太守窦涛率领二万步兵骑兵前去救援。军队到达新阳时,听说晋愍帝已死,司马保就谋划称帝。破羌都尉张诰对张寔说:“南阳王司马保是皇室的远亲,忘记国家大耻却急于称帝,必定不能成功。晋王是近亲,且有贤名德行,应当率领天下人拥戴他。”张寔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派遣牙门蔡忠奉表前往建康;等到达时,元帝已经即位。张寔不使用江东的年号,仍然沿用建兴。
夏季,四月丁丑朔日,发生日食。
元帝加授王敦为江州牧,王导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王导派遣八部从事巡视扬州各郡国,回来后,同时召见他们。各位从事分别陈述郡守县令的得失,唯独顾和没有说话。王导问他,顾和说:“明公担任辅佐大臣,宁可让网漏吞舟之鱼,为何要收集传闻,以苛察为政呢!”王导赞叹称好。顾和是顾荣的族子。
本年,成汉丞相范长生去世,成汉主李雄任命范长生的儿子侍中范贲为丞相。范长生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年近百岁,蜀地人奉他如神。
汉国中常侍王沈的养女容貌美丽,汉主刘聪立她为左皇后。尚书令王鉴、中书监崔懿之、中书令曹恂劝谏说:“臣听说帝王立皇后,要与乾坤之德相配,生前承奉宗庙,死后配祭后土。必须选择世代有德的名门望族,娴静贤淑的女子,才能符合天下人的期望,满足神灵的心意。汉成帝立赵飞燕为皇后,导致子嗣断绝,国家成为废墟,这是前车之鉴。自麟嘉年间以来,中宫的位置,不按德行选任。假使王沈的亲侄女,出身于受过刑罚的卑微之家,尚且不能玷污后宫,何况是他家的婢女呢!六宫妃嫔,都是公侯的子女,怎能突然让婢女做她们的主人!臣担心这不是国家的福气。”刘聪听后大怒,派中常侍宣怀对太子刘粲说:“王鉴等小子,狂言侮辱,毫无君臣上下之礼,赶快审查治罪!”于是逮捕王鉴等人押到街市,全部斩首。金紫光禄大夫王延骑马赶来劝谏,守门人不让他进去。王鉴等人临刑时,王沈用杖敲击他们说:“庸奴,还能作恶吗!老子与你们有什么关系!”王鉴瞪着眼睛呵斥他说:“小子,灭亡大汉的,正是因为你们这些鼠辈和靳准!我定会在先帝面前控告你们,到地下再整治你们。”靳准对王鉴说:“我受诏逮捕你,有什么不对,你说汉国灭亡是因为我!”王鉴说:“你杀死皇太弟,让主上落下不友爱兄弟的名声。国家豢养你们这类人,怎能不灭亡!”崔懿之对靳准说:“你的心像枭獍一样狠毒,必定成为国家的祸患,你既然吃人,别人也终将吃掉你。”接着,刘聪又立宣怀的养女为中皇后。
此时,司徒荀组在许昌,受石勒逼迫,率领部属数百人渡江。元帝下诏让荀组与太保西阳王司马羕一同录尚书事。
段匹磾前去奔段疾陆眷之丧时,刘琨派他的世子刘群护送。段匹磾战败,刘群被段末柸俘获。段末柸以厚礼相待,许诺让刘琨担任幽州刺史,想与他一起袭击段匹磾,秘密派使者携带刘群的书信,请求刘琨作内应,结果被段匹磾的巡逻骑兵截获。当时刘琨另外屯驻在征北小城,所以不知情,前来拜见段匹磾。段匹磾把刘群的书信拿给刘琨看,说:“我心里并不怀疑您,所以告诉您。”刘琨说:“我与您结盟,希望能洗刷国家的耻辱,倘若小儿的书信真的送到,我也终究不会因一个儿子的缘故辜负您而背弃道义。”段匹磾一向敬重刘琨,起初没有害他的意思,打算让他返回屯驻地。他的弟弟段叔军对段匹磾说:“我们是胡人;之所以能让晋人服从,是因为他们畏惧我们人多。如今我们骨肉离散,这正是他们图谋我们的时机;如果有人拥戴刘琨起兵,我们种族就会灭绝。”段匹磾于是扣留了刘琨。代郡太守辟闾嵩、后将军韩据又暗中谋划袭击段匹磾,结果事情泄露,段匹磾拘捕辟闾嵩、韩据及其党羽,将他们全部诛杀。五月癸丑日,段匹磾声称奉诏逮捕刘琨,将他缢杀,同时杀死他的子侄四人。刘琨的从事中郎卢谌、崔悦等人率领刘琨的残余部众投奔辽西,依附段末柸,尊奉刘群为主;将佐大多投奔石勒。崔悦是崔林的曾孙。朝廷因段匹磾还强大,希望他能平定河朔,于是不为刘琨举哀。温峤上表说:“刘琨尽忠皇室,现在家破人亡,应当加以褒奖抚恤。”卢谌、崔悦通过段末柸的使者,也上表为刘琨诉冤。几年后,才追赠刘琨为太尉、侍中,谥号愍。此后夷人、晋人因刘琨之死,都不归附段匹磾。段末柸派他的弟弟攻打段匹磾,段匹磾率领数千部众准备投奔邵续,石勒的部将石越在盐山截击,大败段匹磾,段匹磾又返回据守蓟城。段末柸自称幽州刺史。
起初,温峤为刘琨送表文去建康,他的母亲崔氏坚决阻止,温峤扯断衣襟(表示决绝)后离去。到了建康,他多次请求回去复命,可朝廷不允许。恰逢刘琨去世,朝廷任命他为散骑侍郎。温峤得知母亲去世,因战乱阻隔无法奔丧、送葬,坚决辞让不接受官职,苦苦请求北归。皇帝下诏说:“凡是行礼,应当让道理能说得通。如今桀骜的逆贼还没被消灭,各路军队奉迎先帝棺木还没能前进,温峤仅凭一人之力,怎能兼顾自家私事而不听从王命呢!”温峤不得已接受了任命。
起初,曹嶷占据青州后,就背叛汉国前来投降东晋。又因为建康遥远,势力援助接不上,又与石勒勾结,石勒任命曹嶷为东州大将军、青州牧,封琅邪公。
六月甲申日,朝廷任命刁协为尚书令,荀崧为左仆射。刁协性格刚猛,与他人多有冲突,和侍中刘隗一起被皇帝宠信;他们想矫正时弊,常常抬高皇权、抑制臣下,排斥豪强,因此被王氏家族忌恨,各种苛刻琐碎的政令,都说是刘隗、刁协制定的。刁协还借着酒劲放肆无礼,凌辱公卿,见到他的人都侧目而视,心怀畏惧。
戊戌日,封皇子司马曦为武陵王。
这时,刘虎从朔方侵犯拓跋郁律的西部。秋季七月,拓跋郁律进攻刘虎,大败敌军。刘虎逃到塞外,堂弟刘路孤率领部落投降拓跋郁律。于是拓跋郁律向西夺取乌孙旧地,向东兼并勿吉以西地区,兵马精锐强盛,在北方称雄。
此时,汉主刘聪病重,征召大司马刘曜为丞相,石勒为大将军,都隶属于尚书省,接受遗诏辅佐朝政。刘曜、石勒坚决推辞。于是任命刘曜为丞相、领雍州牧,石勒为大将军、领幽、冀二州牧,石勒推辞不接受。又任命上洛王刘景为太宰,济南王刘骥为大司马,昌国公刘顗为太师,朱纪为太傅,呼延晏为太保,都录尚书事;范隆代理尚书令、仪同三司,靳准为大司空、领司隶校尉,都轮流决断尚书省的奏事。癸亥日,刘聪去世。甲子日,太子刘粲即位。尊皇后靳氏为皇太后,樊氏称弘道皇后,武氏称弘德皇后,王氏称弘孝皇后;立他的妻子靳氏为皇后,儿子刘元公为太子。随后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汉昌。将刘聪葬在宣光陵,谥号昭武皇帝,庙号烈宗。靳太后等人都不满二十岁,刘粲对她们多有非礼之举,毫无悲伤之情。
靳准暗中有篡逆之心,私下对刘粲说:“听说各位大臣想做伊尹、霍光那样的事,先诛杀太保和我,让大司马总揽朝政,陛下应当早做打算!”可刘粲不听。靳准害怕灾祸上身,又让两位靳氏皇后劝说,刘粲才听从。于是逮捕了太宰刘景、大司马刘骥、刘骥同母弟车骑大将军吴王刘逞、太师刘顗、大司徒齐王刘劢,全部处死。朱纪、范隆逃奔长安。八月,刘粲在上林苑练兵,谋划讨伐石勒。任命丞相刘曜为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仍镇守长安;靳准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刘粲常常在后宫游玩宴饮,军政大事全由靳准决断。靳准假传诏令任命堂弟靳明为车骑将军,靳康为卫将军。
靳准将要作乱,就去与王延商议。可王延不同意,骑马想去告发,半路遇到靳康,被劫持回去。靳准于是率兵登上光极殿,让武士逮捕刘粲,历数罪状后将其杀死,谥号隐帝。刘氏家族的男女,无论老少都在东市斩首。又掘开永光陵、宣光陵,斩碎刘聪的尸体,焚烧汉国宗庙。靳准自称大将军、汉天王,行使皇帝权力,设置百官,又对安定人胡嵩说:“自古以来没有胡人做天子的,现在把传国玉玺交给你,还归晋朝。”胡嵩不敢接受,靳准发怒,于是杀了他。随后派遣使者告诉司州刺史李矩说:“刘渊是屠各小丑,趁晋朝战乱,假称天命,使两位皇帝被囚禁而死。我就率领部众扶侍先帝棺木,请求上报朝廷。”李矩迅速向皇帝上表,皇帝派遣太常韩胤等人奉迎棺木。汉国尚书北宫纯等人召集晋人,在东宫筑堡垒坚守,结果被靳康攻破消灭。靳准想任命王延为左光禄大夫,王延骂道:“屠各逆奴,为什么不快点杀我!把我的左眼放在西阳门,看相国进城;右眼放在建春门,看大将军进城!”靳准于是杀了他。
相国刘曜听说平阳发生叛乱,就从长安率军前往。石勒率领五万精锐士兵讨伐靳准,占据襄陵以北的高地。靳准多次挑战,石勒坚守营垒以挫其锐气。冬季十月,刘曜到达赤壁。太保呼延晏等人从平阳前来归附,与太傅朱纪等人共同奉上皇帝尊号。刘曜即位称帝,大赦天下,只有靳准一族不在赦免之列。改年号为光初。任命朱纪兼任司徒,呼延晏兼任司空,太尉范隆以下官员全部恢复原职。任命石勒为大司马、大将军,加授九锡,增加封邑十郡,进爵为赵公。
石勒向平阳的靳准发起进攻,巴人及羌人、羯人投降的有十多万部落,石勒把他们都迁徙到自己管辖的郡县。汉主刘曜派征北将军刘雅、镇北将军刘策屯驻汾阴,与石勒共同讨伐靳准。
十一月乙卯日,夜里出现太阳,高三丈。
随后,朝廷下诏任命王敦为荆州牧,加授陶侃为都督交州诸军事。王敦坚决辞让州牧之职,朝廷于是同意他担任刺史。
庚申日,诏令公卿百官各自陈述政务得失。御史中丞熊远上疏认为:“胡贼扰乱华夏,先帝棺木尚未运回,却不能派遣军队进军讨伐,这是第一失;众官员不把未报仇敌之仇当作耻辱,只追求嬉戏宴饮,这是第二失;选拔任用官员,不考察实际德行,只看重虚名,不寻求才干,只讲人情请托,当官的把治理政事看作俗吏所为,把遵守法令看作苛刻,把尽礼看作谄媚,把从容看作高妙,把放荡看作达士,把傲慢看作简雅,这是第三失;世间所厌恶的人,沉沦底层;时人所称赞的人,翱翔云霄。因此国家政务未能整顿,风俗虚伪浅薄。朝廷各部门,把顺从看作美德,把不同意见视为过失,怎能指望朝廷有敢于争辩的大臣,士人有当官任职的志向呢!古代选取士人,要通过陈奏言论来考察;如今光禄勋不举行考试,严重违背古义。另外推举贤才不出自世家大族,施行法令不涉及权贵,因此有才能的人不能成事,奸邪之人得不到惩罚。如果这种做法不改变,想挽救危乱,太难了!”
此前,元帝因处于战乱流离之际,想安慰人心,各州郡的秀才、孝廉到来后,不举行考试,普遍都任命为官吏。尚书陈頵也上书说:“应当逐渐遵循旧制,用经策考试。”元帝听从了他的建议,还下诏:“考试不合格的,刺史、太守免官。”于是秀才、孝廉都不敢前来,即使有到来的,也都托病推辞,连续三年没有参加考试的人。元帝想特别任命已到的孝廉为官,尚书郎孔坦上奏议认为:“近处的郡因害怕连累长官,都不敢前来;远处的郡希望不考试,冒昧前来。如今如果偏祖任命他们,这是让谨身守法的人失去机会,让侥幸钻营的人得到官职,败坏国家风气、损害朝廷教化,恐怕从此开始。不如全部让他们回去,为他们延期,让他们求学,这样法令就公平而有信用了。”元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允许孝廉推迟到第七年再参加考试。孔坦是孔愉的侄子。
靳准派侍中卜泰送上传国车驾、服饰器物,向石勒请求讲和,石勒囚禁卜泰,送到汉主刘曜那里。刘曜对卜泰说:“先帝晚年,确实扰乱人伦。司空行使伊尹、霍光那样的权力,使我能有今天,功劳很大。如果早日迎接我,我会把政事全部委托给他,何况免除死罪呢!你为我进城,详细说明这个意思。”卜泰回到平阳,靳准因自己杀了刘曜的母亲和兄弟,犹豫不决没有听从。十二月,左、右车骑将军乔泰、王腾、卫将军靳康等人一起杀死靳准,推举尚书令靳明为主,派卜泰奉持传国六玺向汉国投降。石勒大怒,进军攻打靳明;靳明出战,大败,于是环城固守。
丁丑日,封皇子司马焕为琅邪王。司马焕是郑夫人的儿子,已两岁,元帝非常喜爱他,因他病重,所以封他为王。己卯日,司马焕去世。元帝用成人的礼仪安葬他,准备了吉凶仪服,营建园陵,耗费的人力财力很多。琅邪国右常侍会稽人孙霄上疏劝谏说:“古代饥荒之年还要简化礼仪,何况如今天下丧乱,遵循旧制,更应节省。而礼仪典籍中没有的礼仪,反而如此隆重修饰!竭尽疲惫的百姓,去做无益的事情,耗尽困乏的财力,去花在无用的费用上,这是我所不安的。”但元帝不听。
这时,彭城内史周抚杀死沛国内史周默,率领部众投降石勒。朝廷下诏让下邳内史刘遐兼任彭城内史,与徐州刺史蔡豹、泰山太守徐龛共同讨伐他。蔡豹是蔡质的玄孙。
此时,石虎率领幽、冀二州的军队会合石勒攻打平阳,靳明多次战败,派使者向汉国求救。汉主刘曜派刘雅、刘策迎接他,靳明率领平阳的男女一万五千人投奔汉国。刘曜向西屯驻粟邑,收捕靳氏家族男女,无论老少全部斩首。刘曜从平阳迎回母亲胡氏的灵柩,安葬在粟邑,号称阳陵,谥号宣明皇太后。石勒焚烧平阳的宫室,派裴宪、石会修复永光、宣光二陵,收殓汉主刘粲以下一百多人的尸骨安葬,设置戍守后返回。
这时,成汉梁州刺史李凤多次立功,成汉主李雄兄长的儿子李稚在晋寿,非常忌恨他。李凤占据巴西叛乱,李雄亲自到涪城,派太傅李骧讨伐李凤,并将他斩杀;随后任命李寿为前将军,都督巴西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