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资治通鉴新译 > 第86章 献帝东归孙策兴,吕布失兖公孙衰

第86章 献帝东归孙策兴,吕布失兖公孙衰(2 / 2)

戊戌日这天,郭汜的党羽夏育、高硕等人密谋胁迫献帝西行。侍中刘艾见大火不止,就请求献帝出营到另一处营地避火。杨定、董承则是率兵迎接献帝到杨奉的营中,夏育等人率兵想阻拦献帝的车驾,杨定、杨奉奋力作战,这才击败他们,献帝才得以出发。壬寅日这天,献帝车驾前往华阴。宁辑将军段煨准备了服饰车马和公卿以下官员的物资储备,想请献帝到自己营中。段煨与杨定有矛盾,杨定的党羽种辑、左灵声称段煨想谋反,可是太尉杨彪、司徒赵温、侍中刘艾、尚书梁绍都说:“段煨没有谋反,我们敢以死担保。”董承、杨定却胁迫弘农督邮,让他声称郭汜已到段煨营中,献帝对此产生了怀疑,于是就在道路南边露天休息。

丁未日这天,杨奉、董承、杨定准备攻打段煨,就让种辑、左灵请求献帝下诏书,献帝说:“段煨的罪状尚未显露,杨奉等人要攻打他,却想让朕下诏书吗?”种辑一再请求,直到半夜,献帝仍不答应。杨奉等人便擅自攻打段煨的营寨,结果打了十多天都没攻下。对此,段煨还和往常一样给献帝供应膳食,赡养百官,没有二心。献帝就下诏派侍中、尚书告谕杨定等人,让他们与段煨和解,杨定等人这才奉诏回营。此时,李傕、郭汜后悔让献帝东行,又听说杨定攻打段煨,便相互联络共同救援,实际是想趁机劫持献帝西行。杨定听说李傕、郭汜来了,就想返回蓝田,却被郭汜阻拦住了,最后只好一个人骑马逃往了荆州。张济与杨奉、董承关系不和,于是又与李傕、郭汜联合了。十二月,献帝到达了弘农,张济、李傕、郭汜便一同前去追击献帝车驾,最终在弘农东涧大败杨奉、董承的军队,百官、士兵死亡无数,御用物品、符节策书、典籍文献几乎丢弃殆尽。射声校尉沮俊受伤坠马,李傕问身边的人:“他还能活吗?”沮俊骂道:“你们这些凶恶叛逆之徒,逼迫劫持天子,使公卿被害,宫女流离失所。乱臣贼子当中,没有比你们更坏的了!”李傕于是就杀了他。

壬申日这天,献帝在曹阳露天歇息。董承、杨奉假装与李傕等人讲和,实则暗中派使者到河东,招来原白波军首领李乐、韩暹、胡才以及南匈奴右贤王去卑,率数千骑兵前来,与董承、杨奉共同攻击李傕等,最终大破敌军,斩首数千级。董承等认为刚击败李傕,可乘胜再次东进。

庚申日这天,献帝车驾东行,董承、李乐护卫,胡才、杨奉、韩暹以及匈奴右贤王断后。李傕等人再次来战,杨奉等人大败,这次的死亡人数比在弘农东涧时更多。光禄勋邓渊、廷尉宣璠、少府田芬、大司农张义战死。司徒赵温、太常王绛、卫尉周忠、司隶校尉管合被李傕拦截,李傕想杀他们,贾诩说:“这些都是大臣,你怎么能害他们!”李傕这才作罢。这时,李乐说:“事情紧急,陛下应该骑马突围。”献帝说:“朕不能舍弃百官独自离去,要是这么做了,还成什么样子!”军队断断续续的行军四十里,才到达陕县,于是就在这儿扎营自守。当时残兵只剩不到百人,李傕、郭汜的士兵绕营呼喊,官吏士兵惊恐失色,都有离散之心。李乐恐惧异常,就想让献帝乘船过砥柱,出孟津。杨彪认为河道艰险,不适合天子乘船,于是就让李乐趁夜渡河,暗中准备船只,举火为号。献帝则与公卿步行出营,皇后兄长伏德搀扶皇后,一手还夹着十匹绢帛。董承让符节令孙徽在人群中挥剑砍杀,旁边侍者被杀,鲜血都溅到了皇后衣服上。河岸高十多丈,根本无法下去,于是就用绢帛制成辇车,让人在前面背献帝,其余人则是匍匐而下,有的从上面跳下,帽子都摔坏了。到河边后,士兵就争着抢着要上船,董承、李乐用戈击打,导致船中满是被砍下的手指。献帝这才登上船,一同渡河的只有皇后、杨彪以下数十人,宫女和吏民没渡河的,都被士兵掠夺,衣服被扒光,头发被割下,冻死的不计其数。卫尉士孙瑞被李傕杀死。李傕见黄河北岸有火光,就派骑兵前去侦察,正好看见献帝渡河,就大声呼喊:“你们要把天子带走吗!”董承怕被箭射,就用被子做了帐幔。抵达大阳后,献帝就来到李乐营中。河内太守张杨派数千人背米来进贡。

乙亥日这天,献帝乘坐牛车到达安邑,河东太守王邑又来进献绵帛,献帝把它们全部分给公卿以下的官员,又封王邑为列侯,任命胡才为征东将军,张杨为安国将军,都假节开府。各地壁垒的首领竞相求封官职,有时印章不够,就用锥子刻画。献帝住在荆棘围成的篱墙中,门户无法关闭,天子与群臣聚会时,士兵就趴在篱墙上观看,互相推挤取乐。献帝又派太仆韩融到弘农与李傕、郭汜讲和,李傕这才放走公卿百官,归还部分掠夺的宫女和御用器物。不久粮谷耗尽,宫女都以菜果为食。

乙卯日这天,张杨从野王前来朝见献帝,提议送献帝回洛阳,但是诸将不同意,张杨又返回野王。此时长安城中空无一人的景象已经持续四十多天了,强壮的人四散而去,瘦弱的人互相残食,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关中地区就再也没有人的足迹了。这时,沮授劝袁绍说:“将军家族世代为朝廷的辅佐之臣,以忠义传家。如今天子四处流亡,宗庙被毁,看各州郡虽外表是义兵,实则是想互相图谋,没有忧国恤民之心。如今您所统领的州域初步安定,现在兵强马壮的,何不向西迎接天子,在邺城建立宫廷,挟天子以令诸侯,积蓄兵马讨伐叛逆,天下谁能抵挡!”颍川人郭图、淳于琼说:“汉室衰微已久,如今想要复兴,实在太难了!况且天下英雄并起,各据州郡,聚众数万,正如秦失其鹿,先得者为王。如今若是迎接天子在身边,凡事都要上表奏闻,听从则权力被削弱,违背则是抗命,不是好计策。”沮授说:“如今迎接天子,于义得当,于时合宜,若不早定,必有先下手的人。”可是袁绍这二愣子不听。

当初,丹杨人朱治曾担任孙坚的校尉,他看到袁术为政无德,就劝孙策回江东夺取地盘。当时吴景正在攻打樊能、张英等人,打了一年多也没有打下来,孙策就劝袁术说:“我家以前在江东名声还不错,这次想回去帮助舅舅讨伐横江。等攻下横江后,就到本土招募士兵,预计可征得三万兵力,到时便可辅佐您平定天下了。”袁术知道他心怀不满,但因刘繇占据曲阿,王朗在会稽,认为孙策未必能取胜,便同意了他的请求。还上表举荐孙策为折冲校尉,让他率千余士兵、数十骑兵出发。沿途招兵买马,等到达历阳时,部众已经有了五六千人。此时周瑜的叔父周尚为丹杨太守,周瑜便率兵去迎接孙策,还资助他粮草。孙策大喜道:“有你相助,大事可成!”随即就带兵进攻横江、当利,将这些地方全部拿下,樊能、张英败逃。

孙策渡江后辗转多处作战,所到之处皆被攻破,无人能挡其锋芒。百姓听闻“孙郎”到来,被吓的就像失了魂一样,官吏也都弃城而逃,躲进了山野草丛。但孙策军队奉有禁令,不得抢掠百姓半点财物,鸡犬蔬菜更是不能动分毫,百姓这才开心起来了,争相用牛和酒犒劳军队。孙策容貌俊美,性格开朗爱笑,豁达善听,善于用人,因此士民见他后无不倾心,愿为他效死。

随后,孙策就带兵进攻刘繇的牛渚营,夺尽仓库中的粮草与武器。当时彭城相薛礼、下邳相丹杨人笮融依附刘繇,薛礼占据秣陵城,笮融则驻扎在城南,他们都被孙策给击败了。又在梅陵击败了刘繇的别将,攻克了湖孰、江乘,继而在曲阿进攻刘繇。刘繇的同郡人太史慈当时从东莱来探望他,恰好遇到孙策的军队到了,有人劝刘繇任太史慈为大将,刘繇说:“我若用子义(太史慈字),许子将(许劭)岂不要笑我!”便只让太史慈去侦察敌军虚实。太史慈只带了一名骑兵,在神亭与孙策相遇。孙策身边有十三名随从,都是韩当、黄盖等孙坚旧将。太史慈上前与之搏斗,正好对上了孙策,孙策刺中太史慈的马,夺得他颈上的手戟,太史慈也抢得孙策的头盔。恰逢两家骑兵同时赶来,双方才各自散去。刘繇与孙策交战,兵败后逃往了丹徒。随后,孙策的军队就进入了曲阿,然后犒赏将士,同时发布政令,还通告各县:“刘繇、笮融等人的故乡部曲来归降的,一概不追究;愿意从军的,一人入伍,全家免除赋役;不愿的也不勉强。”十日之内,四方百姓云集,总共得到士兵两万余人,战马千余匹,声威震动江东。

丙辰日这天,袁术上表举荐孙策为代理殄寇将军。孙策的部将吕范对他说:“如今将军事业日益壮大,士兵日益增多,但军中的纲纪仍有不整之处,我愿暂时兼任都督,协助将军管理军务。”孙策说:“子衡(吕范字)你本是士大夫,又已拥有众多部众,在外立功,怎能再屈就小职,处理军中琐事呢!”吕范说:“并非如此。我舍弃本土来追随将军,并非是为了妻子儿女,而是想成就一番事业。这就如同同舟过海,一件事做不好,就会一起面对失败。这是我的考虑,不只是为了将军啊。”孙策笑着却没有回答。吕范退出后,就立刻脱下官服,换上了军装,手持马鞭到军门启事,自称兼任都督,孙策这才授予他符信,将军务委托给他。从此军中严肃和睦,军纪得以严格执行。

随后,孙策又任命张纮为正议校尉,彭城人张昭为长史,常常让一人留守,一人随他征讨,广陵人秦松、陈端等也参与谋划。孙策以师友之礼对待张昭,文武事务一概委托给他。张昭每次收到北方士大夫的书信,信中都把功劳归于张昭,孙策听闻后,就笑着说:“从前管仲辅佐齐桓公,齐桓公一称‘仲父’,再称‘仲父’,而齐桓公最终成为霸主。如今子布(张昭字)贤能,我能任用他,他的功名难道不也属于我吗,哈哈哈!”

这时,袁术任命堂弟袁胤为丹杨太守,周尚、周瑜都返回寿春。刘繇从丹徒打算逃往会稽,许邵说:“会稽富庶,是孙策贪图的地方,而且地处海边角落,不可前往。不如去豫章,那里北通豫州,西接荆州;如果聚集官吏百姓,派使者向朝廷进贡,与曹操联络感情,虽然有袁术隔在中间,但他为人如豺狼,势必不会长久。您受天子的任命,曹操、刘表必定会来救济。”刘繇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就听从了他的建议。

起初,陶谦任命笮融为下邳相,让他督运广陵、下邳、彭城的粮草。笮融于是就截断了三郡的物资运输,并将其据为己有,然后开始大规模修建佛寺,督促百姓读佛经,还招引来旁郡喜好佛教的五千多户人家。每次举办浴佛会,都会准备大量饮食,在路边铺设宴席,绵延数十里,耗费数以亿计。等到曹操击败陶谦后,徐州动荡不安,笮融便率领男女一万多人逃往广陵,广陵太守赵昱以宾客之礼接待他。此前彭城相薛礼被陶谦逼得驻扎在秣陵,笮融贪图广陵的财物,就趁酒酣之时杀死了赵昱,又放纵士兵大肆抢掠,然后过江依附薛礼,不久又杀死了薛礼。这时,刘繇派豫章太守朱皓攻打袁术任命的太守诸葛玄,诸葛玄看见自己打不过,就退守西城。等刘繇逆江西上,驻扎在彭泽时,就让笮融协助朱皓攻打诸葛玄。许邵对刘繇说:“笮融出兵从不顾及名义。朱皓喜欢推心置腹信任他人,应该让他秘密防备笮融。”笮融到达后,果然用欺诈手段杀死了朱皓,代理豫章郡事务。刘繇进军讨伐笮融,笮融战败逃走,跑进了山中,最后被百姓杀死。朝廷下诏任命前太傅掾华歆为豫章太守。丹杨都尉朱治赶走吴郡太守许贡,占据了吴郡,许贡向南依附山贼严白虎。

此时的张超在雍丘已经被曹操紧紧围困住了,他感叹道:“只有臧洪会来救我。”众人说:“袁绍与曹操目前关系和睦,臧洪是袁绍举荐任用的,必定不会损害与袁绍的关系而给自己招来灾祸。”张超说:“臧洪是天下的义士,肯定不会背叛故主;只怕他被袁绍的强大势力控制,来不及赶来罢了。”当时臧洪任东郡太守,他赤足痛哭,向袁绍请求派兵救援张超,可是袁绍不同意;他又请求亲自率领部下前往救援,袁绍也不允许。雍丘最终被曹军攻破,张超自杀,曹操又诛灭了张超的三族。臧洪因此就怨恨上了袁绍,与他断绝了一切往来。袁绍心想,我以前对你多好,你竟然给我甩脸子,我看你是活的不耐烦了,于是就发兵围攻臧洪,可打了一年都没打下来。袁绍眼见硬的不行就来软的吧!就让臧洪的同乡陈琳写信劝降他,臧洪回信说:“我本是个小人物,原本没有什么大志;中途从军,承蒙主人(指袁绍)一见如故,恩深义重,这才得以掌管大州,难道我乐意像今天这样与主人刀刃相向吗!当初接受任命时,我自认为能成就一番大事,共同尊奉王室。谁知本州(指张超所在的广陵郡)被攻,郡守(指张超)遭难,我请求援兵却被拒绝,请求自行前往又被阻拦,致使我的故主最终命丧曹操之手,我微小的节操无法伸张,怎能再保全交友之道,又使忠孝之名受损呢!这就是我强忍悲痛拿起武器,擦干眼泪与你告别的原因。走吧,孔璋(陈琳字),你在境外追求利益,我为君主和故友效命;你把身子托付给盟主(指袁绍),我在长安登记任职(指接受汉朝任命);你说我身死名灭,我也笑你虽生却默默无闻!”袁绍看了臧洪的信,就知道他没有投降的意思,便增兵猛攻。此时,城中粮食已经吃完了,外面又没有强大的救兵,臧洪觉得自己必定无法幸免,就把将士百姓召集起来说:“袁氏无道,对朝廷图谋不轨,而且不出兵救援我的故主,我从大义出发,不得不死。但是一想到你们无辜遭此灾祸,我心就像刀割一样,现在你们可以在城未破时,带着妻子儿女出城。”众人听后,都流泪说:“您与袁氏原本没有仇怨,如今为了本朝郡守的缘故,使自己陷入困境;我们怎能忍心舍弃您离去呢!”起初还挖掘老鼠、煮食皮革弓箭,后来实在没有可吃的东西了。主簿就打开内厨,拿出仅剩的三升米,请求稍微煮成粥,臧洪叹息说:“我怎能独自吃这个呢!”说罢!就让人把这三升米煮成稀粥,分给众人食用,又杀死自己的爱妾给将士们吃。将士们都流下眼泪,无法抬头看他。城中男女七八千人,他们相互枕着死去,没有一个背叛的。城被攻破后,臧洪被活捉。袁绍就把众将叫到一起,然后召见臧洪,对他说:“臧洪,你为何如此辜负我!今天服了吗?”臧洪两手撑在地上瞪着他说:“袁氏家族四代出了五个公卿,可以说受了朝廷深厚的恩德。如今王室衰弱,你们没有扶持的意思,却想趁机谋取非分的利益,滥杀忠良来树立奸威。我亲眼见到你称张邈为兄,那么我的府君(指张超)也该是你的弟,本该共同努力,为国除害,为何拥兵旁观他人被消灭!可惜我力量弱小,不能挥刀为天下报仇,还谈什么屈服呢!”袁绍原本很喜爱臧洪,想让他屈服后赦免他;见他言辞恳切,知道他最终不会为自己所用,于是就杀了他。臧洪的同乡陈容年轻时仰慕臧洪,当时在袁绍座中,起身对袁绍说:“将军举大事,想为天下除暴,现在却先诛杀忠义之人,这难道是符合天意的吗!臧洪是为了郡守起兵,为何杀他!”袁绍羞愧难当,就让人把他拉出去,还说:“你不是臧洪那样的人,何必要这样做呢!”陈容回头说:“仁义哪有固定的标准,践行它就是君子,背弃它就是小人。今天我宁愿与臧洪同日而死,也不与将军同日而生!”于是也被杀死。在座的人无不叹息,私下互相说:“怎么一天杀了两位烈士!”

公孙瓒杀了刘虞之后,就拿下了整个幽州,变得更加狂妄自大了。他仗着自己有点本事和武力,根本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只记仇不记好,哪怕一点小矛盾都要报复。要是有士大夫比他有才能、有名望,他就用法律去陷害人家;要是谁特别有本事,他就想方设法的打压,让人家生活过得穷困潦倒。有人问他为啥这样,他高傲的说:“这些士大夫觉得自己天生就该尊贵,不知道感谢别人的恩情。”所以他宠信的大多是些小商小贩、平庸无能之辈,还跟他们称兄道弟或者结为亲家。这些人到处欺负老百姓,大家都恨透了公孙瓒。

刘虞手下有个叫鲜于辅的渔阳人,还有其他一些人,带着幽州的军队,打算一起给刘虞报仇。因为燕国人阎柔平时很有威望,大家就推举他做乌桓司马。阎柔召集了好几万胡人和汉人,在潞县北边和公孙瓒任命的渔阳太守邹丹打了一仗,最后把邹丹等四千多人都杀了。乌桓的峭王也带着本族和鲜卑的七千多骑兵,跟着鲜于辅南下迎接刘虞的儿子刘和,还和袁绍的部将麹义的军队会合,凑了十万人一起攻打公孙瓒,在鲍丘把公孙瓒打得大败,杀了他两万多人。看到这种局面,代郡、广阳、上谷、右北平这些地方的老百姓就纷纷拿起武器杀掉了公孙瓒派去的官吏,然后和鲜于辅、刘和的军队联合起来,公孙瓒是打一次败一次。

之前有句童谣说:“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唯有此中可避世。”公孙瓒觉得易县正好符合童谣里说的地方,就把治所搬到了易县。他在周围挖了十层壕沟,在壕沟里堆起土台,每个土台都有五六丈高,还在上面盖楼。最中间壕沟的土台更高,足足有十丈,公孙瓒自己就住在那儿。他用铁门把自己关起来,赶走身边的人,七岁以上的男人都不许进门,只和姬妾一起生活。公文什么的都用绳子往上吊。他还专门训练女人大声喊话,让声音能传出去几百步远,以此用来传达命令。他不再和宾客来往,也没有亲近信任的人,身边的谋臣猛将都慢慢离开了。从这以后,他也不怎么出去打仗了。有人问他为啥,他说:“我以前在塞外赶跑叛胡,在孟津消灭黄巾,那时候觉得平定天下很容易。可到现在,战争才刚刚开始,看样子,这事儿不是我能说了算的,还不如先停下打仗,好好种地,以应付荒年。兵法上说,有百层楼就很难被攻破。现在我这儿各个营寨的望楼有几十重,还存了三百万斛粮食。吃完这些粮食,说不定天下局势就变了。”

这时候,南单于于扶罗死了,他弟弟呼厨泉继位,住在平阳。

本年主要围绕李傕、郭汜长安内斗,献帝东归,曹操平定兖州,吕布投奔刘备,孙策离开袁术,平定江东,公孙瓒的衰亡,三国的雏形初步形成。

历史,不仅是对过去的记录,更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让我们得以在审视历史的过程中,汲取为人处世的智慧、感悟王朝的兴衰,探寻社会发展与人性本质的深层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