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资治通鉴新译 > 第51章 五均六管成苛法,绿林赤眉举义兵

第51章 五均六管成苛法,绿林赤眉举义兵(2 / 2)

见此情形,夙夜连率韩博就向王莽报告说:“我这儿来了个奇人,身高一丈,身材魁梧,说要帮朝廷打匈奴。这人叫巨毋霸,老家在蓬莱东南五城西北的昭如海边,普通的小车装不下他,三匹马都拉不动。我特意找了辆大车,套上四匹马,然后打着虎旗,才把他送到京城。这人睡觉枕鼓,吃饭用铁筷子,这肯定是上天派来帮咱们新朝的!陛下不如赶紧准备一副特大号的铠甲、一辆高车,再弄套古代猛士穿的衣服,在派个大将带上一百个虎贲武士去迎接他。要是京城的门不够大,就赶紧凿高、凿宽,让各蛮族看看,以此震慑天下。”其实韩博这么说,就是在拐弯抹角地讽刺王莽。王莽听出来了,显得特别生气,就让巨毋霸留在新丰县,还把他的姓改成“巨母”,意思是说因为文母太后才出了这么个人,是自己当霸王的吉兆。接着,王莽就把韩博召回京城关进监狱,随便找了个“出言不当”的罪名,就把他杀了。

此时,函谷关以东地区连着好几年闹饥荒、大旱,刁子都这些起义队伍的人数越来越多,发展到了六七万人,老百姓活不下去就只能起身反抗,若是生活过得去,谁愿背井离乡,舍命抗争呢?

公元20年的春天正月,王莽宣布大赦天下,按照之前推算的三万六千年日历,把年号改成了“地皇” 。

王莽发了文告说:“现在正是行军打仗的时候,谁要是敢在外面瞎跑乱闹、触犯法律,不用等到秋冬行刑的季节,直接当场格杀!”这么一来,春天和夏天的时候,城里都在杀人,老百姓吓得要命,在路上碰见熟人,都只敢使个眼色,根本不敢开口说话。

王莽一看各地造反的人越来越多,就想着采取一些办法镇压,于是就发了个文告说:“我的老祖宗黄帝当年平定天下,亲自带兵当大将军,朝廷里设置大将军,外面设置五个大司马,从大将军到小官吏一共有七十三万八千九百人,士兵有一千三百五十万人。如今我得到的符命里说了,要效法古人,所以这些官职我都得重新设置起来。”于是,他就设置了前、后、左、右、中大司马这些职位,还把各州牧到县宰这些官员,都封上了大将军、偏将军、裨将军、校尉之类的称号。那时候,坐驿站马车传达命令的使者,每天在各个郡国之间来回跑的差不多有十批,仓库里的粮食都不够供应他们的,拉车的马要是不够,就从老百姓家里征用,若是在路上看到车马就抢过来用,社会呈现出一副迷乱的景象。

这年秋天七月,一阵大风把王路堂给吹坏了。于是王莽就发了个文告解释说:“初七傍晚,突然刮大风下暴雨,把房子吹坏了,树也吹倒了,这可把我吓坏了。我琢磨了十来天,才想明白是咋回事。以前符命里说要封王安当新迁王,让王临在洛阳建国,当统义阳王,大家都说王临在洛阳建国,说明他在天下的中心,是新朝的继承人,应该立为皇太子。可从那以后,王临就一直生病,后来虽然好了点,但也没有完全康复。王临上面还有哥哥,却被立为皇太子,从名分上来说根本就不对。我当上皇帝以后,世间阴阳失调,民间粮食减产,边境的蛮族都前来捣乱,国内盗贼到处造反,老百姓都人心惶惶,不知道该咋办才好。朕想来想去,觉得这些罪过都是因为名分没定好。所以现在决定,立王安当新迁王,立王临当统义阳王。”

此外,王莽还发了个文告说:“黄色才是最尊贵的,而红色就比较低贱了,以后郎官和侍从官都得穿深红色的衣服。”

这时,好多观察天象云气的人都说,国家有大兴土木的征兆。九月的时候,王莽就在长安城南开始修建皇家九座祭庙。其中黄帝庙东西南北各长四十丈,高十七丈,其他八座庙的规模只有黄帝庙的一半,建得特别宏伟。为了建这些庙,王莽在全国征召工匠,还鼓励大家捐钱捐粮,运送物资的人马在路上排起了长队,一眼望不到头。国家修建九庙的时候,各种能工巧匠都拿出了看家本领,花了几百万钱,还累死了差不多一万个干活的人。

从这个月开始,就连着下了六十多天的大雨。

钜鹿郡有个叫马适求的人,和其他人商量着,想发动燕、赵地区的军队来讨伐王莽。但是他们的这个阴谋被大司空的属官王丹给发现了,于是就赶紧报告给王莽。随后,王莽就派三公大夫去抓人审讯,一下子牵连到各个郡国好几千个有点本事的人,最后这些人全被处死了。王莽为了奖励王丹,就封他为辅国侯。

刚杀完人后,王莽就又下了规定:私自铸钱的直接处死;说新朝货币不好、故意破坏货币信誉的,就流放到偏远的地方。可犯法的人实在太多了,根本杀不过来、流放不完。没办法,王莽只好把处罚减轻:私自铸钱的,本人和妻子儿女都罚去给官府当奴婢;官吏和邻居知道有人铸钱却不举报的,和铸钱的人同罪;说货币坏话的,老百姓罚去做苦工一年,官吏直接免职。

太傅平晏去世后,王莽就任命予虞唐尊当太傅。唐尊跟王莽说:“现在国家没钱,老百姓穷困潦倒,根源就在于大家太奢侈了。”于是,他就带头穿窄袖子的短衣服,坐母马拉的破车,睡觉垫着稻草,吃饭用瓦碗,还把这些东西都送给公卿大臣,让大家跟着效仿。他出门的时候,要是看见男女并肩走路,就下车,用红土水浸过的旗子往人家衣服上抹,算是给人一点小惩罚。王莽听说了之后,就觉得唐尊做得特别好,还专门下诏书,让公卿大臣都跟唐尊学习,最后更是封唐尊为平化侯。

这时汝南有个叫郅恽的人,特别懂天文星象和历法,他觉得汉朝肯定会重新兴盛起来,于是就给王莽上书说:“最近老是出现各种奇怪的天象,这是上天在提醒陛下,让您赶紧退位,回去继续当臣子。皇位是从上天那儿得来的,也应该交还给上天,这才是顺应天命。”王莽看完后勃然大怒,马上就把郅恽抓起来关进了大牢。一直到冬天,赶上朝廷大赦,郅恽才被放出来。

公元21年正月,王莽的妻子去世了,被追封谥号为孝睦皇后。说起来,王莽的妻子是因为王莽好几次处死自己的儿子,伤心过度,把眼睛都哭瞎了。当时,王莽让太子王临住在宫里照顾母亲。谁能想到,王莽和妻子身边的侍女原碧有了奸情,后来王临也和原碧好上了。两人害怕事情败露,就商量着要一起杀掉王莽。王临的妻子刘愔,是国师公的女儿,会看星象,她告诉王临,宫里将会有“白衣之会”(指丧事)。王临一听很高兴,觉得他们的计划或许能成功。可后来王临被降为统义阳王,还被赶出宫去住,这搞得他心里又愁又怕。王莽妻子病重时,王临就给母亲写了封信,信里说:“皇上对子孙太严厉了,之前我的哥哥长孙和仲孙都在三十岁就死了,现在我也刚好三十岁,万一母后有个三长两短,真不知道我会落得什么下场!”王莽来探病时看到这封信,一下子就火了,顿时就怀疑王临有不轨之心,连妻子的丧礼都不让他参加。等葬礼一结束,王莽就把原碧等人抓起来审问,原碧把通奸、谋划杀人的事全招了。王莽怕家丑外扬,竟把负责审讯的司命及其下属全杀了,尸体直接埋在监狱里,死者家属都不知道人去了哪里。王莽还赐给王临毒药,但是王临不肯喝,最后自杀了。完了王莽又跟国师公说:“王临本来不懂星象,都是刘愔起的头。”结果刘愔也被逼自杀。

就在这个月,新迁王王安也病死了。早年间王莽还是列侯,在封国的时候,非常宠爱侍女增秩、怀能,这俩侍女给他生了儿子王兴、王匡。因为这俩孩子身份比较尴尬,就一直留在新都国。直到王安死后,王莽才派人用王室的马车把王兴、王匡接过来,封王兴为功修公,王匡为功建公。

这时有个叫王况的占卦先生,跟魏成大尹李焉说:“汉朝会重新复兴,姓李的人会成为辅佐大臣。”他还帮李焉写了一篇十多万字的谶书(迷信的预言书)。结果事情败露了,王莽就把王况和李焉都杀了。

王莽又派太师羲仲景尚、更始将军护军王党,带兵去打青州、徐州的起义军;让国师和仲曹放协助郭兴攻打句町,结果全都没打赢。更过分的是,这些军队在地方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把老百姓整的苦不堪言。

王莽还把全国各地的粮食、丝帛,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河郡、五原郡、朔方郡和渔阳郡,每个郡都运了上百万的物资,打算用来攻打匈奴。这时候,之前被王莽弄到长安的须卜当因病去世,王莽就把自己的庶女嫁给了须卜当的儿子须卜奢,还把他封为后安公。王莽一心想靠武力把须卜奢送回匈奴当单于,所以对他十分优待。不过到王莽政权垮台的时候,须卜当的女儿栾提云、儿子须卜奢也都死在了中原。

到了秋天,一场严霜把豆类庄稼都给冻坏了,函谷关以东地区闹起了大饥荒,蝗虫也铺天盖地而来,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这生活可怎么过下去?

之前王莽把私自铸钱的刑罚减轻了,可犯法的人反而更多了。一旦有人铸钱,邻居也要受牵连,大家全被抓去官府当奴婢。男的被关进囚车,女的走着,脖子上套着铁锁链,被押送到铸钱的地方,人数多达十万。到了之后,夫妻就被强行拆散,重新配对,十个人里有六七个都在痛苦中死去。

这时上谷人储夏主动请缨,说要去劝瓜田仪投降。可惜瓜田仪还没动身就死了。王莽把他的尸体要过来安葬,还专门为他修了坟墓和祠庙,并赐谥号为瓜宁殇男。

闰八月,朝廷下令大赦天下。?

这时,郎官阳成修给王莽献上了所谓的“符命”,说应该再立个新皇后,还说黄帝靠一百二十个女子才成了神仙。王莽信以为真,就派中散大夫和谒者各四十五人,到全国各地寻找被邻里认可的良家女子,把合适的人选登记造册。

王莽特别讨厌汉高祖刘邦的祭庙,就派虎贲武士到庙里搞破坏。武士们拿着兵器一顿乱砸,用斧子砍门窗,还用桃木汤泼洒墙壁,还拿着土红色的鞭子抽打高祖的像,最后又让轻车校尉住在里面。

这一年,南郡的秦丰聚集了近一万人造反;平原女子迟昭平也在河阻一带召集了几千人起事。紧接着,王莽就召集大臣们商量怎么平定叛乱,大臣们都敷衍说这些造反的人就是“天命的囚徒”,蹦跶不了几天。这次,原左将军公孙禄也被叫来讨论,他直接开炮:太史令宗宣瞎报天文气象,把凶兆说成吉兆;太傅唐尊虚伪作秀,坑害百姓;国师刘歆曲解《五经》,误导学者;张邯、孙阳推行井田制,害得百姓没地种;鲁匡搞六筦制度,把工商业搞垮;崔发阿谀奉承,让陛下听不到真话,现在应该杀了这些人来平息民愤!他还劝王莽别去打匈奴,应该采取和亲的方式来安抚匈奴,他还说新朝的大麻烦在国内不在边境。王莽听了气的直跳脚,直接让人把公孙禄赶了出去,但因为百姓实在痛恨鲁匡,最终还是把他贬了职,不过六筦制度本来也不是鲁匡一个人搞出来的,王莽只是拿他当替罪羊。

想当初,各地百姓因为又饿又穷才造反,人是越聚越多,但他们想着等年景好了就回家,所以只敢抢点吃的,不敢攻打城池。但是很多地方官员和守将却在混乱中丢了性命,其实起义军并不是故意杀他们的,可是王莽根本不明白这一点。同年,荆州牧带两万士兵去打绿林军,绿林军首领王匡在云杜迎战,把荆州牧打得大败,杀了几千人,还缴获了大批物资。荆州牧想逃跑,绿林军的马武就带人进行拦截,还砍坏了他的马车,但是没敢杀他。之后绿林军就攻占了竟陵,又去攻打云杜、安陆,抢了不少妇女,最后退回绿林山,此时的队伍已经壮大到了五万多人,官府根本管不住。还有个大司马士在豫州办事,被起义军抓起来送到了县衙,被放回来后就如实报告情况,可是王莽却认为他在诬告,于是就把他关进了监狱,还下诏斥责七公:“当官的职责是治理百姓,现在国家盗贼成群,逃回来的官员居然说盗贼是因为穷才造反,这简直就是在胡说八道!以后谁敢再说这话就抓起来治罪!”这下就把大臣们吓得不敢再报告实情了,地方也不敢擅自出兵,起义军的势力那是越来越大。这时只有翼平连率田况胆子大,他直接征调了四万多十八岁以上的百姓,给他们发武器、立规矩,樊崇的队伍听说后都不敢进他的地盘。随后田况就上书弹劾自己擅自发兵,请求治罪,但是王莽只是骂了他一顿,并没有治罪,就是因为他说他能平定盗贼。后来田况就请求出兵平叛,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剿灭了很多起义军。这时王莽就让他兼任青、徐二州牧,田况就分析说:“盗贼刚开始只是小打小闹,结果地方官员隐瞒实情,没有上报朝廷,而朝廷也没重视,等到派大军去打的时候,地方官员只是忙着应付上级,哪里还有心思平叛呢,加上军队又没什么战斗力,所以叛军的势力就越来越大。我们现在不如选拔能干的官员,然后收拢百姓,集中粮食坚守城池,这样才能平定叛乱。”王莽听后,对田况是又怕又恨,于是就派人取代了他的位置,然后下令把他召回长安,这边田况一走,山东地区很快就陷落了,他这真的是自毁长城,忠言逆耳听不进去,最终只能走向败亡。

到了公元22年正月,王莽的九座祭庙就建成了,他还亲自前去拜祭,坐着六匹马拉的车,穿着绣着龙纹的衣服,戴着三尺长的角饰,还让人弄了个九层高、八丈一尺高的华盖,用四轮车拉着,拉车的人边走边喊“登仙”。百官私下里都说这看着像丧车,根本不像“升仙”的阵仗。

二月,樊崇杀死了王莽派来的景尚。关东地区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这惨状真的是不忍直视。

本年四月,王莽就派太师王匡和更始将军廉丹东征平叛。樊崇为了区分自己和王莽的军队,就把眉毛涂成红色,从此他们就被叫做“赤眉军”。可是王匡、廉丹的军队一路上烧杀抢掠,吓得百姓都说:“宁愿遇到赤眉军,也不愿遇到太师军!太师军还凑合,更始将军能把人往死里整!”王莽还派人教百姓煮草木当食物,但是这根本没法吃,反而增加了百姓的负担。

绿林军因为瘟疫死了近一半人,最后只好分散撤离。王常、成丹往西进入南郡,称为“下江兵”;王匡、王凤、马武等人往北进入南阳,称为“新市兵”。王莽派孙仁驻守豫州,严尤、陈茂进攻荆州,但是不给他们兵权,严尤抱怨说这就像拴着猎狗让它打猎,根本没办法发挥自己的实力。

这时候,一大批蝗虫从东边飞来,那形势可用遮天蔽日来描述。随后,就有几十万流民逃到了关中,王莽就开始设官发粮,结果这些官员贪污,导致大部分饥民都饿死了。之前王莽让王业负责采购,这人采用低价强买百姓的物资,还因“节省费用”被封爵。王莽问他城中的饥荒情况,王业就拿好饭好菜糊弄他,王莽却信以为真。都已经腐败到了这个程度,还谈什么改革呢?

到了七月,新市兵开始攻打随县,平林人陈牧、廖湛召集了一千多人响应,这些人被称为“平林兵”。但这时的王莽却下诏斥责廉丹,警告他要拼命打仗,不然你就死啦死啦滴。这把廉丹给吓得,赶紧找来冯衍商量对策,冯衍就劝他:“你祖上是汉朝的忠臣,现在天下大乱,百姓非常的怀念汉朝,你不如占据大郡,顺便在招揽人才,别在给王莽卖命了。”但是廉丹不听。良言难劝该死的鬼。

到了冬天,无盐人索卢恢又造反了,但是他的反叛很快就被廉丹和王匡给平定了,还杀了一万多人。平定了无盐的叛乱之后,他们又去打赤眉军,结果因为王匡的贸然进军,导致大军在成昌战败,廉丹不愿逃跑,最后战死沙场,他的二十多位下属也跟着战死。廉丹战死之后,国将哀章就请求去平叛,于是王莽就派他和王匡去会合,还派其他人驻守在重要的地方。

再说刘秀兄弟这边。刘秀的祖上是长沙定王刘发,到王莽篡位时,封国被废。刘秀的哥哥刘演性格豪爽,一心想要恢复汉朝的江山,刘秀则踏实种地。这时有个蔡少公说“刘秀当为天子”,刘秀还开玩笑说会不会是说自己。这时宛城的李守父子相信那句“刘氏复兴,李氏为辅”的预言,就想联合刘秀兄弟造反。刘秀当时在宛城卖谷子,李通就派堂弟李轶邀请刘秀,商量好一起举事。这时刘演就召集舂陵的子弟起兵造反,一开始大家都很害怕,直到看到谨慎的刘秀都参与了造反之后,大家才安心了,很快队伍就发展到了七八千人。但是李通这边因为事情泄露,导致他的父亲和家属六十四人全部被杀。随后刘演就联合新市、平林兵,攻下了几座城池,但是因为分赃不均差点起内讧,最后还是刘秀让出了自己的财物,这才才平息了这场内讧。

就在刘秀兄弟取得一点胜利之后,严尤和陈茂就打败了下江兵,下江兵后来重整旗鼓,又打败了荆州牧。就在这个时候,刘演已经下定决心要攻打宛城。然而,在小长安聚这个地方,他却遭遇了一场惨败,被甄阜和梁丘赐打得落花流水。这场败仗不仅让刘演的军队损失惨重,更令人痛心的是,刘秀的姐姐、弟弟以及其他许多人都在这场战斗中不幸遇难。甄阜和梁丘赐在取得胜利后,并没有给刘演喘息的机会,而是乘胜追击,想要一举消灭刘演的势力。面对如此紧迫的局势,新市、平林兵开始心生怯意,打算撤退以保存实力。刘演见状,心中焦急万分,因为一旦新市、平林兵撤退,他的军队将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后果不堪设想。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一个好消息传来:下江兵的五千人已经抵达了宜秋。刘演和刘秀意识到这是一个扭转局势的绝佳机会,于是他们立刻前往宜秋,试图说服下江兵的首领王常与他们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甄阜和梁丘赐。刘演和刘秀见到王常后,就向他详细的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并强调了联合的重要性。王常听后,深以为然,他对刘演和刘秀说:“刘氏复兴乃是天意,只有我们联合起来,才能够成就一番大事。”王常的这番话得到了其他将领的认同,众人纷纷表示愿意听从王常的建议,与刘演的军队合兵一处。几支队伍会合之后,士气大振。刘演等人决定犒赏士兵,以激励他们的斗志。同时,他们还立下盟约,共同发誓要战胜甄阜和梁丘赐。一切准备就绪后,刘演等人就趁着夜色,对蓝乡发动了突然袭击。由于出其不意,甄阜和梁丘赐的军队毫无防备,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最终,刘演等人成功地缴获了甄阜和梁丘赐的全部辎重,为以后的战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