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资治通鉴新译 > 第10章 韩信背水奇兵胜,郦生说齐鼎镬烹

第10章 韩信背水奇兵胜,郦生说齐鼎镬烹(2 / 2)

时间来到五月,汉军将军纪信对汉王说到:大王,现在形势十分危急了!末将有一策可解大王危局,就是让我假扮大王去迷惑楚军,让他们以为大王还在荥阳,这时大王可以趁机突围,刘邦无奈就同意了这个计策。于是陈平在夜间派出两千多名女子从东门出城,这动静顿时吸引楚军从四面进行围攻。这个时候纪信就乘坐汉王的车驾,车上装饰着黄屋和左纛,高声喊道:“荥阳粮食已尽,汉王投降楚军了。”楚军听到这话都欢呼万岁,纷纷来到城东观看。趁此机会汉王就带着数十骑从西门逃走,那是头也不回呀,临走之前命令韩王信、周苛、魏豹、枞公留守荥阳。项羽见到是纪信假扮的汉王后,厉声问到:“刘邦在哪里?”纪信轻蔑的说:汉王此时已经出城了。项羽怒火中烧,觉得自己被骗了,于是就下令烧死了纪信。周苛和枞公商议说:“魏豹是反复无常的叛王,难以与他共守城池!”于是杀掉了魏豹。?

汉王逃出荥阳后,一路狂奔,经过三七二十一天之后来到了成皋,然后进入关中,收拢军队准备再次东进。就在刘邦准备出发时,辕生赶来劝汉王说:“大王,如今汉军与楚军在荥阳相持数年,双方损耗都相当大,但汉军却常常处于困境当中,这都是有原因的。臣希望大王率兵从武关出发,看到大王从武关出发,项王必定会率军南下前来阻击大王。这时大王就挖起深沟筑起高垒,不与楚军交战,让荥阳、成皋一带的军队得到休整,同时让韩信等人迅速安定河北的赵地,联合燕、齐两国,这时大王再回师荥阳,岂不美哉。这样一来,楚军需要防备的地方就会增多,兵力就会分散;汉军也得以休整,然后再与楚军决战,必定能击败楚军!”汉王愉快地接受了他的提议,兴高采烈地出兵宛、叶一带,和黥布开开心心地收拢军队。项羽听闻汉王在宛城,果然乐颠颠地率军南下;汉王则稳稳当当地坚守营垒,才不跟楚军打仗呢。

汉王在彭城战败后,带领残兵败将向西撤退,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让彭越也失去了他攻下的城池,彭越也十分的无奈,谁叫自家大王打不过项王呢?于是独自率军北上驻扎在黄河边,经常作为汉军的游击部队袭击楚军,切断楚军的粮道,这可把楚军整的相当不开心,但也没的一点办法。就在这个月,彭越率军渡过睢水,与项声、薛公在下邳交战,经过一番厮杀,彭越军队成功的击败了楚军,并杀死了薛公。看到下邳的战报传来,项羽心里一阵烦闷,决定东进去收拾一下彭越,不能让他这么嚣张。于是派终公守卫成皋,自己则率军东进攻打彭越。趁此机会,汉王率军北上进攻成皋,经过一番交战,刘邦最终击败了终公,汉军又重新驻扎在了成皋。?

六月,微风吹过了大地,项羽的军旗迎风飘扬,他击败了彭越,与此同时成皋方向又传来了战报,汉军又一次夺取了成皋。于是率军西进攻打荥阳,经过一番交战荥阳城就落入了项羽的手里,项羽还俘虏了荥阳守将周苛。项羽看着面前的周苛,微笑着对他说到:“为我效力,我封你为上将军,赏赐三万户。”周苛听后怒骂道:“你如果不赶快投降汉王,迟早会成为汉王的俘虏,断了你项氏一族的祭祀,你这不仁不义之人根本不是汉王的对手!”项羽知道他不会为自己所用,就把他烹杀了,并杀死了枞公,俘虏了韩王信,随后率领大军包围了成皋。汉王一看项羽的军旗飘扬,就赶紧计划逃走,然后刘邦就与滕公乘车从成皋玉门出逃,向北渡过黄河,晚上住在小修武的驿站里。清晨时分,汉王自称自己是汉国使者,骑马进入赵军营垒。此时张耳和韩信还未起床,汉王悄悄的进入他们的卧室,夺走了他们的印信和兵符,把各位将领都召集起来,重新部署军队,准备再次迎战项羽。韩信和张耳起床后,才知道汉王来了,那是感到大为震惊,同时又有点害怕。汉王夺取了两人的军队后,命令张耳巡视赵地,加强赵地的防守;任命韩信为相国,收编赵地的剩余兵力进攻齐国。此时汉军的将领们陆续从成皋突围,都跟随汉王。楚军攻下成皋后,就整顿军队准备西进,汉军派兵在巩县进行阻击,阻止楚军西进。?

秋季七月,有彗星出现在大角星附近,彗星出现代表着有不祥之事要发生,果然就这这个月临江王龙去世了,其子尉继位。

汉王得到韩信的军队后,那叫一个高兴啊,士气噌噌往上涨!八月的时候,汉王带着军队来到了黄河边,然后朝南进军,在小修武驻扎下来,准备和楚军再干一架。郎中郑忠呢,就劝汉王说,咱还是别跟楚军打了,在这儿高筑壁垒、深挖壕沟,守着就行。汉王觉得挺有道理,就听了他的话,就派将军刘贾和卢绾带着两万士兵和几百个骑兵,渡过白马津,到楚地去帮彭越。这俩人那是相当厉害,把楚军的粮草储备都给烧了,还破坏了楚军的后勤供应,这下楚军可就没办法给项王再送军粮了!楚军来攻打刘贾,而刘贾呢,就在营垒里守着,偏不跟楚军打,他和彭越互相支援,楚军也拿他们无可奈何。

彭越率军经过一番激烈的交战,最终攻占了梁地的睢阳、外黄等十七座城池。九月,项羽要去平定梁地,走之前对大司马曹咎说:“你一定要小心守住成皋,如果汉军挑战,你千万不要出战,只要阻止他们东进即可。我十五天内必定平定梁地,然后回来与你会合。曹咎也信誓旦旦的给项羽打了保票,于是项羽率军东进,很轻松的就攻下了陈留、外黄、睢阳等城池,这些胜利让楚军那是士气大增。?

汉王想放弃成皋以东的地区,驻守在巩县、洛阳来抵御楚军的进攻。郦食其想了想说:“我听人说‘懂得顺应天命的人,大事才能成功’,当王的要把老百姓当老天爷一样供着,而老百姓最看重的就是吃的。敖仓可是天下粮草转运的中心,都已经好多年了,我还听说那里存了好多好多粮食呐。楚军打下荥阳之后,居然不守着敖仓这座粮仓,反倒带着军队往东去了,就留了些囚犯镇守成皋,这不是老天爷给汉王的好机会嘛。现在楚军好打,可汉军却往后撤退,这不是自己把好机会给弄丢了嘛,我觉得这是不对的。”况且如今天下两雄不能并立,楚汉长期相持不下,天下动荡不安,农夫放下农具,织女离开织机,天下人心未定。希望大王迅速进军,收复荥阳,占据敖仓的粮草,扼守成皋的险要,封锁太行山的通道,控制蜚狐口,守住白马津,向诸侯展示汉军的优势,天下人就会知道该归顺谁了。”汉王兴奋地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整顿兵马,计划夺取敖仓。郦食其又劝汉王说:“如今燕、赵两地已经平定,只有齐国还未攻下。齐国的田氏宗族十分强大,国家背靠大海,依托泰山的险阻,又阻隔了黄河、济水,南面靠近楚国,齐国民风多变诡诈;大王即使派数万军队,也难以在短期内攻下齐国。请让我奉大王的诏令去劝说齐王,使他归顺汉国,成为东方的藩属。”汉王于是派郦食其前往齐国劝说齐王。?

郦食其爬山涉水,风尘仆仆的来到了齐国,齐王也很热情的接待了他,酒足饭饱后,他摸了一把胡子,然后笑着对齐王说到:大王知道天下将归顺谁吗?齐王一脸疑惑的说到:天下将归顺谁?这我哪里能知道呢!我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行了。郦食其微微一笑,又摸着胡子说到:依我之见天下将会归顺汉王,项王终将会失败。齐王又是一脸疑惑的问到:先生这么说可有什么根据?郦食其摸着胡子说到:汉王率先入咸阳,而项王却背弃盟约,将汉王封到汉中;项王迁杀义帝,汉王听到这消息后,在蜀汉起兵,攻打三秦,出关为义帝讨回公道;汉王收拢天下的军队,立诸侯的后代为王;攻下城池后封赏将领,获的财物后分给士兵,那是一点也不吝啬;汉王与天下人共同享受胜利的果实,天下的豪杰贤才都愿意为他效力。而项王有背弃盟约的恶名,杀害义帝的罪行;对别人的功劳从不记念,对别人的过错从不忘记,这都是招致祸患的行为;战胜后对将士不进行赏赐,攻下城池后也不进行封赏,只重用项氏族人;天下人背叛他,贤能得人才怨恨他,天下人没有人愿意为他效力。所以我说天下大势已归汉王,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汉王从蜀汉起兵,平定三秦;渡过西河,击败北魏,俘虏了魏王豹;汉军井陉一战,诛杀赵国成安君;这不是靠人力所能办到的,而是因为有上天的眷顾!如今汉王已经占据了敖仓的粮草,扼守成皋的险要之地,控制了白马津,封锁了太行山,又控制了蜚狐口;天下后归顺的将先灭亡。我为大王考虑,应当尽快归顺汉王,这样齐国才能保全;否则,危亡就在眼前!

话说之前,齐国听说韩信要打东边过来,就派华无伤和田解带着好多兵在历下守着,准备跟汉军打一架。齐王听了郦食其的话,就派使者前去跟汉王进行和谈,还把历下的兵都撤了,就跟郦食其整天喝酒玩乐。韩信带着军队往东走,还没到达平原,就听说郦食其已经把齐王给说降了,然后他就不想往前走了。这时候,有个叫蒯彻的谋士就跟韩信说:将军您可是奉命来打齐国的,汉王就派个使者去劝降,又没下命令让您别打了,您咋就停下了呢?再说了,郦食其就是个读书人,就靠那张嘴拿下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您带了几万兵马,打了一年多才拿下赵国五十多座城池。您当将军这么久,还不如个读书人的功劳大呢!韩信一听,觉得挺有道理,就带着军队过了黄河。这下可把郦食其给坑惨了。

公元前203年,冬季十月,寒风呼啸,一股子肃杀之气在莫名流转,原来是韩信派兵袭击并击败了齐国的历下守军,随后大军前进到了临淄。收到历下守军被打败得消息,齐王田广认为是郦食其出卖了自己,便毫不犹豫的将他烹杀;处理完了郦食其,齐王随后率军向东一路逃窜,一直到了高密,齐王一边逃一边派人向楚国求救,那样子别提有多狼狈了。齐王出逃后,其他人也跟着逃跑了,田横逃往了博阳,守相田光逃往了城阳,将军田既则率军驻扎在了胶东,还真是大难临头各自飞呀!?

楚国的大司马曹咎在成皋驻守,汉军屡次挑衅,楚军就是闭门不出。汉军便派人去骂曹咎,没几天,曹咎就被骂的受不了,一生气就带着军队准备渡过汜水与汉军交战,但汉军就怕他不出来,但出来了,你就别回去了。于是汉军趁着楚军渡河的时候,就呼啦啦的杀了过来,把楚军打得落花流水,还缴获了楚国非常多的金银财宝,曹咎和司马欣都在汜水边自刎而死了。汉王刘邦则带着军队顺利的渡过了黄河,很轻松的又把成皋给占了,然后在广武驻扎下来,靠着敖仓的粮食过日子。

项羽率军攻占了梁地的十余座城池,听说成皋失守,气的跳脚,想刨了曹咎祖坟的心都有,但也无可奈何,事情已经发生了,应该想着怎么补救,于是便率军返回。汉军当时正在荥阳东围攻钟离昧,听说项羽到来,便纷纷退守在险要之地来抵御项羽。项羽将军队驻扎在了广武,与汉军对峙。就这么过了几个月后,楚军粮食短缺,项羽对此感到十分的忧虑,便架起一口大锅,将刘邦的父亲太公放在上面,威胁刘邦说:如果你不立即投降,我就烹杀了你爹!”刘邦这时也就耍起了无赖,高声回应道:项羽,我和你曾一同受命于怀王,结为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如果你一定要烹杀你的父亲,请分我一杯羹!”把项羽给气的拿起刀就想要杀掉太公。这时项伯出来劝道:大王,天下大事尚未可知,况且争夺天下的人不会顾及家人,即使杀了太公,也无济于事啊,只会增加祸患!项羽便听从了他的这个建议。项羽接着对刘邦说:天下纷争多年,百姓生活也困苦不堪,都是因为我们两人引起的,不如咱俩单挑,一决胜负,不要再让天下的百姓受苦了!刘邦笑着拒绝道:项王,我宁愿斗智,也不愿斗力!项羽三次派壮士挑战,刘邦都拒绝应战。汉军中有一位擅长骑射的楼烦人,箭射的特别准,每次都将楚军的挑战者射杀。项羽看到这情形,怒上心头,亲自披甲持戟前往挑战。这个楼烦人弯弓搭箭就想要射杀项羽,项羽看到他的动作,就怒目而视,大声呵斥他,楼烦人被吓得不敢直视项羽,手也颤抖的不敢放箭,于是灰溜溜的逃回营中,再也不敢出战了。刘邦看到楼烦人的样子,就派人前去打听,得知前来挑战的是项羽,心里感到非常的震惊,于是项羽与刘邦在广武涧边进行了一场对话,项羽提议与刘邦单挑。刘邦不慌不忙的列举了项羽的十大罪状:你违背诸侯间的约定,将我封在蜀汉,这是第一罪;假借怀王之命杀害卿子冠军宋义,这是第二罪;救赵后不回报怀王,擅自劫持诸侯军队入关,这是第三罪;焚烧秦朝宫室,挖掘秦始皇陵墓,私吞财物,这是第四罪;杀害秦朝降王子婴,这是第五罪;在新安坑杀二十万秦军降卒,这是第六罪;将诸侯将领封在好地方,却驱逐他们的故主,这是第七罪;将义帝逐出彭城,自立为都,夺取韩王的土地,兼并梁、楚之地,这是第八罪;在江南派人暗杀义帝,这是第九罪;执政不公,违背盟约,天下不容,大逆不道,这是第十罪。我率领义军与诸侯一起讨伐你这个残暴的贼子,何必要与你单挑!项羽听完,气的火冒三丈,暗中用弩箭去射刘邦。箭明明射到了刘邦的胸部,刘邦却摸着脚嘲讽道:项王,你这箭术也不行啊!你看,你射中了我的脚趾。于是假装一瘸一拐的进了大帐,实则疼的不敢直起腰。刘邦呢,因为受伤卧床休养,张良跑来愣是请他起身前去慰劳军队,以稳定军心,防止楚军趁机进攻。刘邦鼓了鼓劲,才能勉强出行,这下就让伤势加重了,便迅速返回成皋。?

话说韩信已经平定了临淄,随后又率军向东追击齐王田广。项羽得到齐王的求救信,就派大将龙且率军二十万前往救援齐国,与齐王田广在高密会师。这时有人劝龙且说:汉军远道而来,士气正盛而且战斗力相当的强悍,不可正面迎战呐。齐、楚军队在本土作战,士兵容易溃散,不如挖起深沟筑起高垒,面对汉军的挑衅我们坚守不出,然后让齐王派使者前去招抚那些失陷的城池;失陷的城池听说齐王还在,再加上楚军来援,心里有了信心,必定会反叛汉军。而汉军根据地还远在齐地,粮草供应十分困难,齐地城池一旦反叛,汉军将无法获得粮食,时间一久就会不战自溃。然而龙且却十分自信的说道:我了解韩信的为人,他不过是个懦夫罢了!洗衣服的大娘曾经给过他吃的,他连谋生的能力都没有;还曾受到屠夫的袴下之辱,他并没有过人的勇气,所以不足为惧。再说了,我率领大军浩浩荡荡的前来救援齐国,汉军如果不战而降,我有什么功劳呢?如果战胜汉军,我就能得到齐国的一半土地啊!想想就开心。十一月的时候,寒风呼啸,齐、楚联军与汉军在潍水两岸对峙,双方的军旗迎着风发出呼啦啦的声音,预示着一场大战即将打响。韩信这边命人连夜准备了一万多条沙袋,堵住潍水上游的水流;然后率军渡河攻击龙且的部队,韩信假装打不过,于是撤退来迷惑龙且。龙且一看韩信撤退,就高兴地说:我就知道韩信胆小,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于是率军追击韩信。看到龙且上钩了,韩信就命人决开沙袋,霎时间河水汹涌而下,龙且的大军有大半还没能渡过河。韩信趁机对楚军发动了猛攻,韩信发现龙且时,他已经被射成了刺猬,龙且不是败给了韩信,而是败给了他自己。齐王看到潍水东岸的楚军溃散,赶紧脚底抹油溜之大吉。你想跑不一定能跑,韩信的追击能力那是相当强悍的,一路就追到了成阳,就在这个地方,韩信俘虏了齐王田广。汉将灌婴追击并俘获了齐守相田光,大军前进驻扎在博阳。田横听说齐王已死,野心瞬间就膨胀起来了,没经过任何人的允许,就自立为齐王,而且率军反击灌婴的军队,经过一场激烈的厮杀,灌婴在嬴下这个地方击败了田横。田横兵败就要逃啊!他往哪里逃呢?好像天下之大也没有他的容身之地了,思来想去他决定逃往梁地,前往投奔彭越。灌婴则继续在千乘这个地方进攻齐将田吸,曹参则在胶东通过交战击败了田既,并将其斩杀,最终经过一场又一场的战斗,齐地被全面平定。

刘邦也很大方的立张耳为赵王。刘邦在伤势痊愈后,向西进入关中。到达栎阳后,将前塞王司马欣的头颅悬挂在栎阳市集示众。在栎阳停留了四天后,刘邦返回广武军营,毕竟前线还是非常需要他的。

韩信灭了龙且,杀了齐王,觉得自己立下了大功,就派人向刘邦送了一封信,请求封赏,信中说到:齐地民风狡诈多变,反复无常且向南邻近楚国。请大王封我为假王以镇守齐地。刘邦收到信后怒不可遏,就差指着韩信鼻子骂了:我正被项羽大军困在这个地方,日夜盼望你来助我,你却想自立为王!张良、陈平听后暗中踩了踩刘邦的脚,附耳低语道:目前形势对汉军不利,又怎能阻止韩信自立为王?不如顺水推舟,就封他为王,善待他,让他镇守齐地。否则,可能会生变呀。刘邦幡然醒悟,再次改口骂道:大丈夫平定诸侯,就该做真王,何必做假王!二月,刘邦派张良带着印信封韩信为齐王,并征调他的军队攻打楚国。?

项羽听说自己的心腹爱将龙且战死在了齐地,心里那是大为的恐惧,赶忙派盱台人武涉前往游说齐王韩信(这也是项羽首次采用游说的方法,以前都是不屑的态度),武涉来到韩信面前后,就说:天下人苦于秦朝的暴政已久,大家合力推翻秦朝的统治。秦朝灭亡后,诸侯按各自的功劳分割土地,各自为王,以休养生息,恢复经济的发展。如今汉王刘邦再次挑起战事,率军东进,扰的四方不得安宁,而且侵占他人的土地;现在他已经攻占三秦,率军出关,收编诸侯的军队向东攻打楚国,他的野心是要吞并天下,怎么甘心做个王呢,他的野心不会轻易满足的!况且刘邦这人不可信任,他曾多次落入项王手中,项王都怜悯他而放他生路;但他一旦逃脱,便背弃盟约,再次攻打项王,这样的人怎能信任呢?如今您虽然自认为与刘邦交情深厚,为他倾尽全力的用兵,但最终必会被他擒获,失去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你能活到今天,是因为项王还在,倘若项王败亡,那下一个就是您了。如今楚汉之争的胜负,就掌握在您的手中,您投靠汉王,汉王就会胜利;您投靠项王,项王就会胜利。如果项王今日灭亡,您对汉王也就没什么用处了,他肯定会杀了您。您与项王有旧交,何不反判汉国与楚国联合,三分天下自立为王,这也不是很好吗!您如果错过这个机会,执意助汉攻楚,智者会这样做吗?”韩信听后就谢绝了并说道:我曾经侍奉项王,官位不过是个郎中,职位也不过是个执戟罢了,我的建议他又不听,我的计策他也不用,所以我离开项王投奔了汉王。汉王授予我上将军印,给我数万军队,脱下自己的衣服给我穿,分出自己的食物给我吃,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我才能有今天的成就。汉王如此亲近我,我若背叛他,必遭天谴!即使是死,我也不会改变心意!请替我谢绝项王的好意!

武涉看韩信如此的执着,就准备离开齐地回去复命。这时,韩信的谋士蒯彻分析了天下局势后,知道天下大势就掌握在韩信手中,便以相面之术劝韩信:我看你的面相,最多不过封侯,且危险不安;但看你的背相,就是贵不可言。韩信问:先生这话是什么意思?蒯彻不假思索地说到:天下最初起兵反秦时,大家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推翻秦朝的暴政。如今楚汉相争,战争打了三年,导致天下百姓肝脑涂地,父子暴尸荒野,这样的情况数不胜数。楚军从彭城起兵,转战南北,势如破竹,威震天下;然而楚军在京、索之间却陷入了困境,被西山阻挡,三年未能前进半步。反观汉王率领数十万大军,据守巩、雒等险要之地,凭借山河之险,一日数战,却无尺寸之功,屡战屡败。这就是所谓的智勇俱困。打了这么多年仗,百姓早已疲惫不堪,怨声载道,无所依靠。依我看来,除非有贤圣之人,否则天下的祸乱无法平息。如今楚汉两王的命运,就掌握在你的手中,你助汉则汉胜,助楚则楚胜。如果你能听从我的建议,不如让楚汉并存,三分天下,鼎足而立,这样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以你的才能,拥有强大的军队,占据齐国,联合赵、燕,控制空虚之地,顺应民心,为百姓请命,天下人必定会响应你的号召,又有谁敢不听呢?削弱强权,分封诸侯,诸侯一旦归顺,天下就会安定,齐国的威望也将达到顶峰。齐国本就拥有胶、泗之地,如果能够谦让有礼的对待各诸侯王,那么天下的君王都会来朝拜齐国。古人说‘天赐不取,反受其咎;时机不行,反受其殃’。为了您的将来,希望你好好的思考思考!但韩信还是说到:汉王待我恩重如山,我怎能见利忘义!蒯彻着急的说:当初常山王张耳与成安君陈馀还是个布衣时,磕头烧香结为生死之交;后来因张黡、陈泽的事情反目成仇,张耳在泜水之南斩杀陈馀,让陈馀身首异处。这两人曾经是天下最亲密的朋友,最终却互相残杀,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人的欲望太多,人心难测啊。如今你想以忠信结交汉王,但你们的关系未必比张耳和陈馀更牢固,而你们之间的矛盾却比张黡、陈泽的事情更大;所以我认为,你相信汉王不会害你,这是大错特错!越国大夫文种帮助越王勾践复国,成就一番霸业,最终却被赐死。从交友的角度看,你与汉王的关系不如张耳与陈馀;从忠信角度看,你与汉王的关系不如文种与勾践,这两件事足以让你警醒!希望你能深思,慎重的做出决定。况且我听说‘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如今你功高震主,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你还能去哪里呢?韩信听完沉默了,然后说道:先生暂且休息,你说的我会考虑考虑的。就这样过了几天后,蒯彻再次劝韩信,说道:听取建议是成事的关键;谋划是成事的契机。听错建议、谋划失误而能长久安定的,少之又少!所以智者果断决策,犹豫不决则会坏事。如果计较细微的小事,忽略天下的大势,即使知道该怎么做,却不敢行动,这是百事之祸。功业难成易败,时机难得易失;时机一旦错过,就不会再来!韩信还是犹豫不决,不忍背叛汉王;又自认为功劳很大,汉王不会夺走他的齐地,便谢绝了蒯彻的建议。蒯彻看到韩信做出这样的选择,心也是凉了半截,于是只能离开,假装疯癫,做了巫师。?

秋季,七月,刘邦立黥布为淮南王。?八月,北貉和燕人派精锐骑兵援助汉军。?

这时刘邦下了一条军令,说到:如果军中有不幸阵亡的士兵,由官吏准备衣衾棺木,送回其家乡进行安葬,这一操作直接让士兵们为他死心塌地的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四方的百姓也因此归心于汉。?

这一年,刘邦任命中尉周昌担任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掌管文书。周昌是周苛的堂弟。?

项羽在得到武涉的禀报后,知道自己孤立无援;粮食也快没了,韩信又率军进攻楚国,为此项羽感到万分的忧虑。刘邦派侯公前去劝说项羽,请求释放太公,项羽趁机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这对项羽来说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因为龙且的死亡让项羽觉得自己在军事上已经没了赢过刘邦的机会,索性便以鸿沟为界,鸿沟以西归汉,鸿沟以东归楚。项羽能称霸诸侯,完全是因为在军事上的碾压,在整个人才的培养体系中是断层的,当范增死亡,自己又不信任钟离昧等大将,项羽已经无人可用,再加上他又不懂得笼络诸侯,导致诸侯对他都是离心离德。时间一晃就来到了九月,项羽按照约定释放了太公和吕后,然后率军东归。刘邦本打算西归,这时张良、陈平赶忙劝道:汉国现在已经占据了大半个天下,诸侯纷纷归附汉国;楚军现在非常的疲惫,加上粮草耗尽,这是天亡项羽的时候。如果现在不追击,就是养虎为患啊。刘邦听从了他们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