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资治通鉴新译 > 第6章 范睢罢相权谋尽,荆轲刺秦风云起

第6章 范睢罢相权谋尽,荆轲刺秦风云起(2 / 2)

公元前242年,秦将蒙骜带兵攻打魏国,攻占了酸枣、燕、虚、长平、雍丘、山阳等二十座城池;秦国设立了东郡。

当初,剧辛在赵国与庞煖关系非常要好,后来到燕国做官。燕王见赵国多次被秦国围困,廉颇离开后庞煖担任赵将,便想趁赵国疲敝时攻打它,前去询问剧辛的意见,剧辛说:“庞煖很容易对付。”于是燕王派剧辛率军攻打赵国。赵将庞煖率军迎战,杀死了剧辛,俘虏了燕军两万人,说大话是要付出代价滴,这不剧辛就把自己的命给丢掉了。诸侯国对秦国无休止的攻伐感到忧虑。

公元前241年,楚、赵、魏、韩、卫五国合纵攻打秦国,楚王为合纵长,春申君主持军务,攻占了寿陵。五国联军到达函谷关时,秦军出击,五国军队全部败退。楚王责备春申君,春申君因此逐渐被疏远。观津人朱英对春申君说:“人们都认为楚国强大,但您执政后楚国却变弱了。在我看来并非如此。先王时,秦国与楚国友好,秦国二十年不攻打楚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秦国攻打楚国很不方便;假道于两周,背对韩、魏攻打楚国也不可行。如今情况不同了。魏国随时可能灭亡,无法保住许、鄢陵两地,魏国割让这些地方给秦国,秦军距离陈地只有一百六十里。依我看来,秦、楚之间的战争即将爆发。”听了朱英的分析,楚国决定迁都寿春,并命名为郢。春申君被封于吴,继续担任相国。

秦军攻占了魏国的朝歌和卫国的濮阳。卫元君率领其宗族迁居到了野王,依靠山势守住魏国的河内地区。

公元前240年,秦军攻打魏国,攻占了汲城。同年,夏太后去世,秦将蒙骜去世,这对秦国可是大损失。

公元前239年,魏国将邺城割让给赵国。同年,韩桓惠王去世,其子韩安继位。

公元前238年,秦军攻打魏国,攻占了垣、浦两城。夏季四月,因为天气寒冷,百姓中有冻死的人。秦王在雍城留宿。己酉日,秦王举行冠礼,佩戴宝剑,正式的成年了。秦将杨端和带兵攻打魏国,攻占了衍氏。

当初,秦王即位时年纪尚小,太后时常与文信侯吕不韦私通。秦王逐渐长大,吕不韦担心与太后私通的事情败露,祸及自身,便假称舍人嫪毐为宦官,把他进献给了太后。太后宠幸嫪毐,生下两个儿子,封嫪毐为长信侯,以太原为嫪毐的封地,朝中政事都由嫪毐决定;这时请求做嫪毐门客的人很多。秦王身边有人与嫪毐发生争执,有人告发嫪毐并非宦官,秦王就下令调查嫪毐得事情。嫪毐害怕事情暴露,于是伪造秦王的御玺发兵,企图攻打蕲年宫作乱。秦王派相国昌平君、昌文君率兵攻打嫪毐,双方在咸阳交战,斩杀了嫪毐数百人;嫪毐失败逃亡,最终被抓获。秋季九月,秦王下令诛灭嫪毐三族;其党羽皆被车裂灭族;门客中罪轻者被流放到了蜀地,一共有四千多家。秦王将太后迁到雍城萯阳宫,并杀死她与嫪毐所生的两个儿子。秦王下令:“有敢为太后之事进谏者,一律处死,断其四肢,堆积在宫门外!”为此处死了二十七人。齐国人茅焦请求进谏。秦王派人对他说:“你没看到宫门外堆积的尸体吗?”茅焦回答说:“我听说天上有二十八宿,如今死了二十七人,我这次来正是为了凑满二十八之数,我并不怕死!”使者将此事汇报给了秦王,秦王很生气呀。茅焦的同乡们听说了茅焦得行为后,纷纷带着衣物逃离秦国。秦王大怒说:“这人故意来冒犯我,快召他进来,我要用大锅煮了他,看他怎么凑满二十八之数!”秦王按剑怒坐,口中那是唾沫横飞。使者赶忙召茅焦入宫,茅焦缓步走到秦王面前,先是拜了两拜,然后起身说道:“我听说活着的人不忌讳谈死,拥有国家的人不忌讳谈亡国。忌讳谈死的人无法求生,忌讳谈亡国的人无法保国。生死存亡,是圣主急于想知道的,陛下想听吗?”秦王说:“你说的是什么意思?”茅焦说:“陛下有狂悖的行为,自己不知道吗?车裂假父,囊扑二弟,将母亲迁到雍城,残杀进谏之士,桀、纣的行为也不过如此。天下人听说后,都会对大王离心离德,不再归附秦国,我私下为陛下感到万分得危险!我的话已经说完了,请大王下令杀了我吧!”于是脱下衣服,趴在刑具上。秦王快步走下殿来,亲自扶起他说:“先生请穿上衣服,我愿意听从你的建议!”于是封茅焦为上卿。然后秦王亲自驾车,空出左边的座位,前往雍城迎接太后,回到咸阳后,母子关系恢复如初。

楚考烈王没有儿子,春申君为此感到十分忧虑,四处寻找宜于生子的女子献给楚王,但始终没有生下儿子。赵国人李园带着妹妹想献给楚王,听说楚王不宜生子,担心妹妹入宫后失宠,便请求做春申君的门客。不久,李园请假回家,故意逾期不归。春申君问他原因,李园说:“齐王派人来求娶我妹妹,我与使者饮酒,所以耽误了归期。”春申君问:“已经下聘了吗?”李园说:“还没有下聘。”春申君便纳李园的妹妹为妾。不久,李园的妹妹就怀孕了,李园让她对春申君说:“楚王宠信您,即使是兄弟也比不上。如今您担任楚相二十多年,而楚王没有儿子,楚王百年之后将改立兄弟为王,他们也会重用自己亲近的人,您又怎么能长久保持现在的地位呢?不仅如此,您地位尊贵,执政已久,对楚王的兄弟多有失礼之处,一旦他们继位,祸患将降临到您身上。如今我已有身孕,但无人知道,我侍奉您时间不长,如果以您的名义将我献给楚王,楚王必定宠幸我。如果我生下男孩,那就是您的儿子做了楚王。整个楚国都是您的,您何必再担心不可预知的祸患呢?”春申君深以为然。于是将李园的妹妹送出府,妥善安置后献给楚王。楚王召她入宫,宠幸了她,后来生下男孩,立为太子。

李园的妹妹成为了王后,李园也因此显贵掌权,但他担心春申君泄露秘密,于是暗中豢养死士,企图杀死春申君灭口;楚国很多人都知道此事。楚王病重,朱英对春申君说:“世上有不可预料的福,也有不可预料的祸。如今您处在不可预料的世界,侍奉不可预料的君主,怎能没有不可预料的人呢?”春申君问:“什么是不可预料的福?”朱英说:“您担任楚相二十多年,名义上是相国,实际上已经是楚王。楚王如今病重,随时可能去世,他去世后您将辅佐幼主,执掌国政,等幼主长大后还政于他,或者干脆南面称王,这就是不可预料的福。”春申君又问:“什么是不可预料的祸?”朱英说:“李园不治理国政,却是您的仇人,他不掌兵权却豢养死士已久。楚王一旦去世,李园必定抢先入宫,掌握大权并杀死您灭口,这就是不可预料的祸。”春申君再问:“什么是不可预料的人?”朱英说:“您任命我为郎中,楚王去世后,李园抢先入宫,我替您杀死他,这就是不可预料的人。”春申君说:“你不必多虑,李园是个软弱的人,我又待他不薄,事情怎么会到这种地步呢!”朱英知道自己的话不被采纳,害怕被杀,便逃走了。十七天后,楚王去世,李园果然抢先入宫,在棘门内埋伏死士。春申君入宫时,死士冲出刺杀他,将其首级扔到棘门外;随后李园派官吏捕杀春申君全家。太子继位,即楚幽王。至此,战国四公子全部身死,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他们得故事依然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扬雄《法言》评论道:有人问:“信陵君、平原君、孟尝君、春申君对国家有益吗?”回答说:“君主失政,奸臣窃取国命,他们有什么益处呢!”

秦王因文信侯吕不韦侍奉先王功劳很大,不忍心杀他。次年十月,文信侯吕不韦被免去丞相职务,离开京城回到了自己的封地。

宗室大臣们商议说:“从各诸侯国来秦国做官的人,大多是为了他们的君主游说和离间秦国,请将他们全部驱逐。”于是秦国大规模搜捕并驱逐客卿。客卿楚国人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他在离开前上书秦王说:“从前秦穆公招揽贤才,从西戎得到了由余,从宛地得到了百里奚,从宋国迎来了蹇叔,从晋国招来了丕豹和公孙支。这些人都不是秦国人,但穆公依靠他们兼并了二十个国家,称霸西戎。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使诸侯亲近归附,至今国家安定强盛。秦惠王采用张仪的计策,瓦解了六国的合纵联盟,使他们臣服于秦国。秦昭王得到范雎,强化了王权,抑制了私门势力。这四位君主,都是依靠客卿的功劳。由此可见,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如果美色、音乐、珠宝、玉石不产自秦国,大王却大量使用;而在用人方面却不问才能高低、是非曲直,只要不是秦国人就一律驱逐,客卿一律赶走。这是看重美色、音乐、珠宝、玉石,而轻视人才和百姓啊!我听说泰山不拒绝微小的土壤,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河海不挑剔细小的水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广;君主不排斥百姓,所以能彰显他的德行。这正是五帝三王无敌于天下的原因。如今您却抛弃百姓去资助敌国,驱逐客卿去帮助诸侯成就事业,这就像是借给敌人兵器、送给盗贼粮食啊!”秦王于是召见李斯,恢复了他的官职,废除了逐客令。李斯走到骊邑便返回。秦王最终采纳了李斯的计谋,暗中派遣辩士携带金玉去游说诸侯,对可以用财物收买的诸侯名士厚赠结交,对不肯归附的则用利剑刺杀,离间诸侯国君臣的关系,然后派良将率军进攻。几年之后,秦国终于兼并了天下。

公元前236年,赵国人攻打燕国,夺取了燕国的狸阳。战事还未结束,秦国将军王翦、桓齮、杨端和率军攻打赵国,进攻邺城,夺取了赵国九座城池。王翦带兵攻打了阏与、轑阳,桓齮带兵夺取了邺城和安阳。

这年,赵悼襄王去世,他的儿子幽缪王迁继位。幽缪王的母亲是倡女(也被称为倡后),深受悼襄王宠爱,悼襄王废黜了嫡子嘉,立迁为太子。迁一向以品行不端闻名于赵国。

文信侯吕不韦回到封地一年多,各诸侯国的宾客和使者络绎不绝地前去拜访他。秦王担心他发动叛乱,便赐书给吕不韦说:“你对秦国有什么功劳,竟被封为河南侯,食邑十万户?你与秦国有什么亲缘关系,竟被称为‘仲父’?现在命令你与家属迁居蜀地!”吕不韦自知逐渐被猜忌,害怕被杀。次年,文信侯吕不韦饮毒酒自杀,家人偷偷将他安葬。他的门客中参加葬礼的,全部被驱逐或流放。秦王还下令:“从今以后,凡是像嫪毐、吕不韦那样操持国事不守正道的人,一律抄没其家门,以此为例!”

扬雄在《法言》中评论道:有人问:“吕不韦算是有智慧的人吗?他用财富换取了权力。”回答说:“谁说吕不韦有智慧呢?他用国家换来了灭族之祸。吕不韦的盗窃行为,不过是穿墙挖洞的小偷中的佼佼者罢了!穿墙挖洞的小偷,我只见过偷一担粮食的,没见过偷走整个洛阳的。”从六月到八月,秦国一直没有下雨。秦国调发四郡的兵力帮助魏国攻打楚国。

公元前234年,桓齮率军攻打赵国,在平阳击败了赵将扈輙,斩杀赵军十万人,扈輙被杀。赵王任命李牧为大将军,再次在宜安、肥下与秦军交战,秦军大败,桓齮逃回秦国。赵王封李牧为武安君。次年,桓齮再次攻打赵国,攻占了赵国宜安、平阳、武城三地。

韩王献出土地并交出玉玺,请求成为秦国的藩属国,派韩非前来秦国聘问。韩非是韩国的公子,擅长刑名法术之学,看到韩国日渐衰弱,多次上书劝谏韩王要任用贤才,但韩王都没有采纳。韩非痛恨治国不重视任用贤才,反而提拔浮华无用之人,宽厚时宠信有名无实之人,危急时则依赖武将,所培养的人并非所用之人,所用之人也并非所培养之人。他悲叹廉洁正直之人不被邪枉之臣所容,观察历史的得失变化,写下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五十六篇着作,共十馀万字。

秦王嬴政听说了韩非的才能,就想见他。韩非作为韩国的使者来到秦国,趁机上书秦王说:“如今秦国地广数千里,军队号称百万,号令赏罚严明,天下诸侯无人能及。臣冒死请求见大王,陈述如何破解天下合纵之策。大王若听从臣的建议,一举便可破解合纵,赵国无法抵抗,韩国不会灭亡,楚国、魏国不会臣服,齐国、燕国不会亲近,霸王的威名无法成就,四邻诸侯不会来朝。若大王不听,臣愿被斩首示众,以警示那些为大王谋划不忠之人。”秦王对此感到十分的高兴,但并未任用韩非。李斯嫉妒韩非的才能,对秦王说:“韩非是韩国的公子,如今秦国想要吞并诸侯,韩非终究会为韩国效力,不会为秦国效力,这是人之常情。如今大王不用他,又让他回国,这是自留后患啊。不如以法律处死他。”秦王同意了李斯的建议,下令将韩非下狱治罪。李斯派人送毒药给韩非,逼他自杀。韩非想向秦王陈述,但无法见到秦王。秦王后来后悔,派人赦免韩非,但韩非已经死了。韩非死在了他人的嫉妒上,李斯一生追求富贵,最终被富贵所害,人就是这样,你越是追求什么,就会被什么所累。

扬雄在《法言》中说:有人问:“韩非写了《说难》一书,却最终死于说难,请问这是为什么?”回答说:“《说难》正是他致死的原因!”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君子以礼行事,以义为准则,合则进,不合则退,从不担忧不合。若游说他人时担忧不合,则无所不用其极。这时有人说了,韩非担忧的是游说不合,游说若不遵循正道,才是真正的担忧。遵循正道而不合,并非真正的担忧。

司马光老爷子说:臣听说君子亲近自己的亲人,也亲近他人的亲人;热爱自己的国家,也热爱他人的国家,因此功成名就,享有百福。如今韩非为秦国谋划,却首先想颠覆自己的祖国,以推销自己的主张,罪不容诛,何足怜悯!

公元前232年,秦王大举兴兵攻打赵国,一支军队抵达邺城,一支军队抵达太原,攻占了赵国狼孟、番吾两地;但遇到李牧后就撤军了。当初,燕国太子丹曾在赵国做人质,与秦王关系良好。秦王即位后,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秦王对他无礼,太子丹愤怒,就逃回了燕国。

公元前231年,韩国向秦国献出南阳地区。九月,秦国派兵接收韩国的土地。魏国也献出土地。这年代地发生了地震,从乐徐以西,北至平阴;房屋墙垣大半都被毁坏了,地面裂开东西宽一百三十步。

公元前230年,内史腾灭掉韩国,俘虏了韩王安,将韩国的土地设为颖川郡,韩国成为了第一个被灭掉的国家。这年,华阳太后去世,赵国发生大饥荒。卫国卫元君去世,其子角继位。

公元前229年,王翦率领上地军队攻下了井陉,与杨端和率领的河内军队共同攻打赵国。赵国李牧、司马尚率军抵御秦军。秦国人贿赂赵王的宠臣郭开,让他诋毁李牧和司马尚,说他们想谋反。赵王派赵葱和齐将颜聚代替李牧和司马尚。李牧不接受命令,赵国人将他逮捕并杀害;司马尚被废黜。一代名将就这么落幕了,至此战国四大名将已去其三。

公元前228年,王翦带兵攻打赵军,大败赵军,秦军杀死了赵葱,颜聚逃亡,秦军顺势攻占了邯郸,俘虏了赵王迁。秦王到邯郸,将过去与母家有仇怨的人全部杀死。随后,秦王从太原、上郡返回。这一年,太后去世。赵国成为被秦国灭掉的第二个国家。

王翦军队驻扎在中山,逼近燕国。赵国公子嘉率领宗族百余人逃到了代地,自立为代王。赵国灭亡后,大夫们都逐渐归附他,与燕国联合,驻扎在上谷。这年楚幽王去世,国人立其弟郝为楚王。三月,郝的庶兄负刍杀死郝,自立为楚王。魏景湣王去世,其子假继位。

燕国太子丹怨恨秦王,想要报仇,向他的师傅鞠武请教。鞠武建议联合三晋、齐国、楚国,并与匈奴结盟以对抗秦国。太子丹说:“太傅的计策耗时太久,实在令人心焦,燕国恐怕等不及了。”不久,秦国将军樊於期得罪了秦王,逃到了燕国;太子丹便收留了他。鞠武劝谏太子丹说:“秦王暴虐,对燕国积怨已久,已经令人胆寒,更何况他知道樊将军在燕国!这就像把肉放在饿虎经过的路上。希望太子尽快将樊将军送到匈奴。”太子丹说:“樊将军走投无路来投奔我,这正是我命该如此的时候,请再考虑其他办法!”鞠武说:“行危险之事以求安全,制造祸患以求福报,计策浅薄而怨恨深重,只为结交一人而不顾国家大害,这是助长怨恨、招致祸患啊!”但是太子丹不听。

太子丹听说卫国人荆轲贤能,便以谦卑的言辞和丰厚的礼物请求见他。太子丹对荆轲说:“如今秦国已俘虏了韩王,又举兵南下攻打楚国,北临赵国。赵国无法抵挡秦国,祸患必将波及燕国。燕国弱小,多次受困于战争,如何能抵挡秦军的进攻!诸侯都已臣服秦国,无人敢合纵抗秦。我私下认为,若能得到天下勇士出使秦国,劫持秦王,迫使他归还诸侯的土地,像曹沫对待齐桓公那样,那就再好不过了;若不能成功,便刺杀秦王,秦国大将在外掌握兵权,国内发生动乱,君臣互相猜疑,我们便可趁机联合诸侯,必定能击败秦国。希望荆卿考虑考虑这件事!”荆轲答应了。于是太子丹将荆轲安置在上等住所,每天亲自拜访,供给荆轲的一切需求,无微不至。等到王翦灭掉赵国,太子丹感到十分恐惧,想派荆轲立即行动。荆轲说:“如今前往秦国却没有信物,秦王不会信任我。若能得到樊将军的首级和燕国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必定高兴见我,我才有机会行事。”太子丹说:“樊将军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杀他!”荆轲于是私下见樊於期说:“秦王对待将军可谓残忍,您的父母宗族都被杀害!如今秦王悬赏千金、万户封邑来购您的首级,您打算怎么办?”樊於期叹息流泪说:“我能怎么办?我该怎么办?”荆轲说:“我希望得到将军的首级献给秦王,秦王必定高兴见我,我便左手抓住他的袖子,右手刺他的胸膛,这样将军的大仇得报,燕国的耻辱也得以洗雪!”樊於期说:“这正是我日夜切齿痛心的事!”于是自刎而死。太子丹听说后,跑去伏尸痛哭,但已无可奈何,便将樊於期的首级装入匣中。太子丹预先找到天下最锋利的匕首,让工匠用毒药淬炼,用人试验,只要沾上一丝血,人便立刻死亡。于是准备好行装,派荆轲出使秦国,以燕国勇士秦舞阳为副使,前往秦国。这就是荆轲刺秦王事情的开始。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