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哭穷细数消耗(2 / 2)

“至少也要640万两…。”

而这支新军年度开销,正勇:10万人 x 4.2两\/月 x 12月 = 504万两。

粮草:每人日耗米1.5斤,

10万人年需米547.5万斤,每石120斤,按每石2两计算,45.625万石 x 2两\/石 = 91.25万两\/年。

“实际上现在米价逐年上涨,目前不少地区已上涨至2.5两\/石。”

常规运输费用按照30%计算:91.25万两 x 30% ≈ 27.38万两\/年

不算军官粮饷,一年的开支就是504+91.25+27.30=622.55万。

除此之外,就算每年只打一次仗,弹药补充:每人年消耗100发子弹,10万人需1000万发,共 30万两。

最少的枪械维护费用:每支枪年维修费1两,共 10万两。

另外,即使晚辈采购的武器世界优良,损耗率仅普通火枪四分之一。

那也是10%的折损率,即30万。

30+10+30+622.5+640=1332.5万。

也就是说按照最低的消耗计算,新军成军并保持基本战斗力,

最少预备1300万。

这个还没算物价上涨,像本次大战规模,一年不能超过两次。

还不计算军官军饷。

除此之外,

“还有就是水师,水师的军费开支,初步预算是步军的三倍。”

“您说两千万,还是太保守了。”

……

花沙纳盯着李世安沉默半晌,半信半疑的问道,“如此说来,你这新军第一镇岂不是花费超过两百万两了?”

“没错,这是晚辈这几个月的开支情况!”李世安拿出一份早已准备的账单,“详细账目,您可以去营地细查。”

“不瞒您说,战船和武器,全部都是晚辈李家变卖家产垫资的…。”

“当然,也是我李家以百年信誉做保,借用了百姓存在钱庄的银子。”

“这些银子,晚辈是以荆楚省巡抚衙门、和总督衙门的名义借的。”

说到这里,

他有些尴尬的看了一眼花沙纳,见他沉默不语便主动说道:“花制台请放心,现在这笔账巡抚衙门一力承担!”

“晚辈保证,只要在巡抚任上,保证一年内清除这一笔负债!”

李世安实际消耗肯定没有那么多,但是架不住他现在按最高诉苦。

“可圣旨已下,你准备怎么办?”花沙纳心中稍作思量,便不疑有他。

毕竟江南大营,实际兵员不足一万人,还是旧军,一年都要140万。

李世安新军成立第一年,平均每一万人,也才140万\/年不到。

之后平均每万人,一年不过几十万。远低于江南大营的消耗。

但是战斗力却强大数倍。

他现在庆幸自己没有兼任巡抚,庆幸没有安排其他人接任巡抚之余,

也不由得为李世安担心。

“晚辈准备分批编练新军,先按照湘军的标准编练,一镇先只安排一个营的火枪,其余的依旧使用冷兵器。”

“每一镇初期安排六营,也就是3000人,后期视情况逐步扩编。”

“另外,是否一次性同时开六镇,还得看各省督抚是否配合…。”

“支持的省份自然先编练…。”李世安现在对于这些,直接张口就说。

隐藏的意思不言而喻。

谁不支持,那谁那里就没有新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