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为什么怕?”李世安自信的笑道:“我说了,那只是为了你们好!”
“至于你们是否会反悔,这个不重要,这本来就只是君子协议!”
“我只是看中你和石翼王…。”
“看中你们这两个君子,这才想着与你们达成和平协议,要是你们反悔杀过来,无妨,只当我看走了眼。”
“我能打败你们一次,就能打败你们无数次,我刚上任就能收复武昌,半年就能大破你们十万大军围困…。”
“你觉得,你们还有机会?”
李世安眼看黄玉昆不服气,又说道:“说句大实话,只要你们太平天国不倾巢而出,来多少都是白搭!”
“还有,我不需要你答应什么,因为你什么也答应不了,保证不了!”
“我只需要你传达一下我的态度给东王,以他的统帅才能,定会明白!”
黄玉昆被李世安自信的气势给震慑住了,最终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随即两人开始商讨交换人质的细节,双方达成共识,谈判期间停战。
黄玉昆需要回去商议。
李世安则是让幕僚给自己写一份请旨的奏折,他不能做好事不留名。
奏折六百里加急送达京城。
清文宗在收到奏折的时候,对李世安守住了武昌高兴之余,也对官文等人心生不满,本能的就要下令抛弃他们。
毕竟,在此之前,他差点就轻信了官文和西陵阿,认为李世安兵败,武昌城已经丢失,差点下旨捉拿李世安。
气急之下的他,全然忘记了,武昌本身就是李世安不久之前收复的。
好在李世安实力反转。
还是连续两次反转。
李世安先是仅凭新组建的新军,就成功的守住了武昌城。然后又取得江夏大捷,把石翼王等数万大军打的南逃。
与李世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官文等人,这些人不久前还在吹牛,准备以地方财政效仿两江组建金口、沌口大营。
结果下一秒就是金口大败。
大败就算了,还把责任推给李世安。
当然,
推卸责任也没什么,这在大清帝国很常见,关键是他们太想当然了。
都不经过核实,就贸然搞出大乌龙。
现在更是夸张,
他们口中的罪魁祸首不仅没有兵败,还是大胜,他们自己却兵败被俘,现在更是等着他们参奏的人去解救。
这让一向感性的清文宗,当场就要下令李世安放弃官文这些废物。
然后不惜代价灭了石翼王等人。
只是他还没来得及率性而为,就被新任军机领班大臣文庆提醒道:
“这个杨霈本就是戴罪之身,死了也就死了,可是官文等人乃是我满蒙贵族…,不救的话,满蒙贵族那边只怕…。”
文庆的话让清文宗冷静不少。
一旁李世安的后台肃顺,也心不甘情不愿的附和道:“文中堂所言极是!”
“官文不救确实不行!”
“首先,他是八旗贵族,不救他,会引起旗人不满,其次,他现在还是钦差大臣,代表的是朝廷和皇帝您…。”
“他如果死在长毛手中,咱们的颜面何存?”最后又补充道:“最后就是为了惠普这个大功臣,咱们也得救!”
“什么意思?”清文宗疑惑不解。“不救这些废物,李爱卿还有错吗?”
肃顺便解释道:“官文是钦差大臣,节制整个湖广的军务,李世安可是有义务服从他这个大帅的指挥、调配的…。”
“现在主帅被俘,他如果袖手旁观,朝堂上的清流就会群起而攻之!到时候,他将将会背负的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