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水师的韦俊,哪里打的过湘军,只能在双凤山苦苦坚守。
这不是说韦俊的陆军打不过湘军。
只是双凤山地形问题。
处于湘军水师包围之中。
容易处于被动挨打的情况。
因此,韦俊根本走不开,必须在双凤山主持大局,他只能退而求其次,
做两手准备。
一边通知城北的古隆贤过来接管刘官芳的兵权,一边联系王老六配合。
古隆贤虽然只是检点。
但在韦俊这一系里面,地位仅次于刘官芳,与赖文洪并称皖南'三支撑'。
而赖文洪现在不在武昌。
他古隆贤就是唯一的人选。
这一步韦俊做的是最正确的,
正常情况下,古隆贤拿着他的手令,绝对能接管刘官芳的兵权。
可他第二步错了。
他为了让古隆贤接管兵权更加保险一点,提前通知了王老六。
让王老六这个刘官芳的直属部队主将,带头附和帮忙维持接管兵权。
在韦俊眼中,
王老六是最不可能投降的。
因为王老六人品有些问题。
在清廷的必杀名单之中。
尤其是得罪了劳崇光和李世安。
以他们对清廷官员的了解,王老六这样的小角色,降而复叛是必杀之人。
别说李世安与劳崇光不可能放过王老六,就是其他清廷人员也不会接纳。
除此之外,
以清廷杀降的习惯,
王老六也绝对不敢相信清廷。
他这样的人绝对会被秋后算账。
再退一万步讲,
就算王老六也有异心。
都不妨碍古隆贤接管兵权。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
王老六与刘官芳的感情并没有多好,刘官芳一直以来都是看不上王老六的,一度禁止刘官福与王老六接触。
刘官福一直都是私底下与王老六吃吃喝喝,也就是刘官福出事之后。
乱了心神的刘官芳,发现王老六是'真心'对待自己的弟弟刘官福的。
他认可王老六,
也就这几天时间。
可事情就是如此奇怪。
李世安出乎预料的敢再次诏安王老六,而王老六对李世安的畏惧,也达到了极点,相信李世安的人品与保证。
如果换成其他的清廷官员,哪怕是劳崇光亲自写信,他都不敢相信。
可偏偏写信的是李世安。
李世安的强大与信誉,
在王老六心中都是最高的,李世安也是他一步步看着起来的,
他愿意、也不敢投降其他清廷官员,但是他愿意、敢相信李世安。
不仅同意投降李世安。
还愿意帮李世安做事。
所以,王老六在古隆贤抵达之前,就抢先一步来到了刘官芳这边,
让刘官芳召集亲信人马。
断掉古隆贤接管的可能。
不动声色的逼着刘官芳投降。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