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被肃顺无情戳穿。
这个所谓的围剿成功,只不过是把李开芳、黄益云赶出了直隶省而已。
说什么不足百人逃走。
可实际上,北伐军残余在有心人的帮助下,数百骨干全部逃走。
与齐鲁省的捻军会合成功。
李开芳这些骨干一个没杀死。
只是杀掉了那些底层义军,还有大量的百姓,用来冒充军功。
最后在连镇一战。
战报杀敌一万,仅不足百人残兵逃走,可实际上,斩首九成是百姓。
不过,这些被杀的百姓,在清文宗这个皇帝眼中,其实也是反贼。
因为这些人因为天灾人祸,已经无路可走了,谁给饭吃,就跟谁走。
这些人也确实帮助过北伐军。
帮忙挖地道,挖战壕……。
所以,即使肃顺在有心人的帮助下,虽然上报了战斗真实情况。
可清文宗这些人,依旧承认僧王爷的战功,只是奖赏打折了。
还是郡王爵位。
但是加入了军机处。
实权地位明显升高。
怡亲王也看向了僧王爷,心想,这人总该是反对李世安的了吧?
然而,今天的情况有些诡异。
僧王爷的心态很平稳,虽然没有诡异的赞同李世安的请旨折子。
但也没有丝毫反对的意思。
只是平淡的看了一眼惠亲王,后者不着神色的点点头,起身上前。
拱手道:“皇上,微臣赞同李大人组建'苏军'建议,江南省目前的局势复杂,乱党已经严重威胁了东南财税收入。”
“怡制台的折子里面,组建苏军的必要性已经叙述的很详细了。”
“重复的理由,微臣就不再复述,微臣就补充一点,因为长毛发匪封锁长江中下游,漕运已经停止了数月之久!”
“现在江南省,甚至整个东南沿海,对朝廷的重要性,已经再次加重。”
“安排强军保东南,刻不容缓!”惠亲王的态度也很奇妙。
竟然赞同李世安的意见了,只是不着声色的把功劳安在了怡良身上。
紧接着,除了祁寯藻这个固执守旧之人反对,其他人都发表了赞同意见。
军机处,第一次如此和谐。尤其是第一次在李世安的事情上如此和谐。
平常李世安的任何折子,都会有大量的人反对,功劳也是鸡蛋挑骨头。
“既然大家都赞同,那么这件事就这么定下了!”清文宗对于惠亲王、僧王爷这次如此识大体,表示很高兴。
给了两人一个满意的微笑。
他站起身,背负双手,在翁泰北、惠亲王、肃顺三人身上扫视一番。
问道:“现在就来商议一下,这个'苏军'谁来负责具体筹办?”
“主帅由谁来担任?”
“是直接按照李爱卿的意见?”
“还是做什么修改?”清文宗说完,率先看向惠亲王,“五叔,你说说看?”
“是!”
惠亲王没有丝毫犹豫,“皇上,微臣以为,怡制台的建议很好。既然是学湘军的模式,那就按怡制台的意思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