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草药可以充饥”,“这个山洞适合隐蔽”,“用这个方法取水最安全”...医疗知识反而成了野外生存的优势。
最考验人的是心理训练。通过模拟被俘审讯,培养队员们在极端压力下保持冷静的能力。
“你们掌握着重要情报,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教官警告道,“必须做好最坏的准备。”
经过两个月魔鬼训练,特种医疗分队终于成型。队员们不仅医疗技能精湛,军事素质也堪比精锐侦察兵。
首次实战任务到来:摧毁日军一个前沿生物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位于敌占区深处,守卫森严。
深夜,分队潜入目标区域。林闻溪亲自带队,队员们如幽灵般穿梭在山林间。
“实验室就在那个山洞里,”侦察兵报告,“守卫每两小时换岗,有军犬巡逻。”
队员们耐心等待时机。当换岗间隙到来时,迅速行动:先用特制药物迷昏军犬,然后制服守卫,最后潜入实验室。
洞内的景象令人震惊:大量培养罐、实验动物,还有可怕的实验记录。队员们迅速安置炸药,收集证据。
就在撤离时,意外发生:一队日军提前返回!激烈交火中,两名队员负伤。
“带证据先走!”林闻溪果断命令,“我断后!”
利用实验室的化学品,林闻溪制造了一场爆炸,暂时阻挡了追兵。分队趁机撤离,虽然有人负伤,但任务圆满完成。
这次行动沉重打击了日军的生物战计划。更重要的是,获得的证据为揭露日军罪行提供了铁证。
庆功会上,周副主席亲自为分队授奖。当把勋章别在林闻溪胸前时,他感慨地说:“你们证明了,医者不仅能救命,还能杀敌!”
但林闻溪保持着清醒:“这只是开始。日军的生物战能力还没有被根本摧毁。”
更大的计划在酝酿中。根据情报,日军主要生物战基地设在东北某地。摧毁这个基地,成为特种医疗分队的下一个目标。
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目标位于日军大后方,防守极其严密。但林闻溪决心一试。
“即使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尝试,”他在动员会上说,“为了那些死难者,为了阻止更大的灾难。”
分队开始了更加艰苦的训练。这次不仅要深入敌后,还要长途跋涉,面对极端环境。
与此同时,医疗研究工作仍在继续。团队发现了更多中药的抗毒功效,开发出了更有效的防护方案。
最令人振奋的是一种广谱抗毒剂的研发成功。这种从多种草药中提取的复合剂,能够有效中和多种生物毒素。
“这是我们最好的防护盾,”顾静昭兴奋地说,“配合物理防护,几乎可以完全防御已知的生物制剂。”
冬季来临前,分队做好了出发准备。这是一个危险的旅程,很可能有去无回。
送别时,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的握手和拥抱。每个人都明白这次任务的意义和危险。
“一定要回来,”顾静昭紧紧握着林闻溪的手,“大家都在等你们。” “放心,”林闻溪微笑,“我们不仅有枪,还有医术。死神也要让我们三分。”
分队消失在夜色中,开始了漫长而危险的征程。他们的身影融入黑暗,但心中的信念如同明灯,照亮前路。
戎装初着显英气,这些曾经的医者,如今已经成为保家卫国的战士。在这条特殊的战线上,他们用知识和勇气,书写着一段传奇。
远山沉默,星河璀璨。在这片经历过无数苦难的土地上,希望之火依然燃烧。无论前路多么艰险,总有人为了光明,义无反顾地走向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