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针途 > 第13章 森田的“共荣”宴

第13章 森田的“共荣”宴(1 / 2)

《寒疫论》残页带来的震动尚未平复,东亚药业松本一郎的探访又添疑云,林闻溪只觉得置身于一张越收越紧的网中。他深知,那场未得逞的暗杀与石老七的血债,绝不会轻易了结。杜文甫的警告言犹在耳,更大的风浪必然接踵而至。

果然,一份制作精良、措辞谦恭的请柬送到了济世堂。发起方是“沪上日中医学亲善交流会”,落款处却是一个更为显赫的名字:森田信一郎,日本驻沪总领事馆的商务参赞。请柬中盛赞林闻溪先生“医术精湛、融贯中西,实为当代医学界之楷模”,特邀其赴宴,“共商东亚医学共荣之大计”。

“共荣”?林闻溪看着这两个刺眼的字,嘴角泛起一丝冷意。这分明是一场鸿门宴。拒绝,可能立刻招致难以预料的祸端;赴约,则无疑是羊入虎口,吉凶难料。

他想起石老七血书中“与东洋人勾连甚深”的指控,想起松本一郎那看似谦恭实则贪婪的眼神。他们想要的,恐怕不止是几个药方那么简单。

最终,他决定赴约。避无可避,便要迎上去,看清对手的真面目,也为自己,为济世堂,争取一线生机。

宴设于日租界内一家极负盛名的日本料亭“清风庵”。纸灯笼晕出柔和的光,庭院枯山水静谧幽玄,身穿和服的女侍步履轻盈,一切显得雅致而宁静,却透着一股令人不适的异国威严与压抑。

林闻溪被引入一间宽敞的和室。榻榻米上,已然跪坐着数人。主位上的森田参赞,五十岁上下,穿着和服,面容清瘦,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眼神在镜片后显得温和而深邃,但偶尔一闪而过的精光,却透露出政客特有的精明与算计。

杜文甫竟也在座,穿着中式长衫,正与森田低声谈笑,状甚融洽,见林闻溪进来,微微颔首,笑容意味深长。宏济医院的钱助理陪坐在末位,见到林闻溪,脸上立刻堆起虚伪的热情。

此外,还有几位面孔陌生、气度不凡的华人,经介绍皆是沪上医药界的头面人物,有的经营药厂,有的掌控着药材渠道。而日方这边,除了森田,还有几位军方背景的官员和学者模样的人,松本一郎赫然在列,坐在角落,谦卑地向林闻溪鞠躬。

“林医生,久仰大名,今日得见,果然青年才俊,气度不凡!”森田率先开口,汉语流利,声音温和,抬手示意林闻溪入座,“不必拘礼,请坐。今日只是同道相聚,闲话医学,促进日中亲善,不必拘泥形式。”

女侍悄无声息地奉上清酒和精致的怀石料理。席间氛围看似轻松,话题从沪上疫情谈到国际医学最新进展,再谈到中医的博大精深。森田对中医理论似乎颇有了解,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不时发出赞叹。

然而,酒过三巡,话题逐渐转向核心。

“林医生,”森田放下酒杯,目光透过镜片,聚焦在林闻溪脸上,“敝人一直认为,医学不应有国界。贵国医学积淀数千年,实乃人类瑰宝。尤其是一些针对特殊病症、乃至时疫的验方、古方,其中智慧,令人惊叹。可惜啊,许多瑰宝散落民间,或因门户之见,或因保存不善,正逐渐湮没,实在令人痛心。”

杜文甫接口道:“森田先生所言极是。我辈确有责任,将这些宝贵遗产发掘出来,加以科学验证,发扬光大。譬如林医生日前救治疫情,所用之法,似有别于常规,效力非凡,若能系统整理,标准化生产,必能造福更多民众。”他巧妙地将林闻溪的个人行为,引向了“标准化生产”。

钱助理立刻附和:“是啊是啊,林医生何必固守那小医馆?若能与森田先生、杜先生这样的有识之士合作,成立研究所,集中资源,何愁中医不兴?”

林闻溪静静听着,心中冷笑。图穷匕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