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针途 > 第79章 舆论场上刀光寒

第79章 舆论场上刀光寒(2 / 2)

林闻溪在医院举办的“中西医对话论坛”上从容回应:“西医重形态结构,中医重功能关系。就像电,看不见摸不着,但通过灯泡发光证明其存在。经络虽解剖不可见,但通过针刺得气、传导感证明其功能存在。”

他展示最新研究:“现代研究发现,经络循行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节段分布惊人一致;针刺穴位能激活特定脑区...科学正在逐步验证古老智慧的合理性。”

论坛上,一位老者颤巍巍起身:“我不管什么科学不科学!我只知道,我哮喘三十年,西药越吃越差,是林大夫的中药让我能平躺睡觉!疗效就是硬道理!”

人群中响起阵阵附和:“是啊!我娘的头晕也是中医治好的!”“我媳妇不孕,吃中药怀上了!”

舆论开始转向。《国民日报》连续刊登“中医治愈案例系列”,市民争相传阅。

就在此时,一个意外事件彻底改变了战局:英国领事馆官员的幼子患重症肺炎,抗生素无效,已被下病危通知。走投无路之下,领事夫人哭着求助中西医结合科。

“这是最后的机会...”麦克莱恩面色凝重,“若成功,中西医结合将赢得信任;若失败...”

林闻溪与赵海桥仔细诊察:患儿高热神昏,喘憋紫绀,舌绛苔黄,脉数急。此乃痰热闭肺,内陷心包。

“当清热化痰,开窍平喘。”林闻溪拟方麻杏石甘汤合安宫牛黄丸加减。 周振邦担忧:“安宫牛黄丸含朱砂雄黄,外国人最忌重金属...” 赵海桥决断:“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药。但需中西配合,西医支持生命体征,中医解决根本病机。”

治疗过程惊心动魄。服药后患儿一度腹泻不止,领事几乎要中断治疗。 “此乃排毒反应!”林闻溪坚持,“热毒从下而解!”

果然,泻后热退神清,喘憋渐平。一周后,患儿竟能下床玩耍。 英国领事难以置信,特意请来本国医生检查。确认痊愈后,他在领事馆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医创造了奇迹!我呼吁医学界以开放心态对待传统医学!”

《字林西报》等外媒纷纷报道,称此为“东方医学的胜利”。舆论彻底逆转。

省政府趁机宣布:“支持中西医结合发展,拨专款建立研究中心。”

庆功宴上,麦克莱恩举杯:“这场舆论战,我们赢了!” 林闻溪却淡然:“没有赢家输家。医学本为救人,非为争胜。” 赵海桥颔首:“善哉!经此一役,当知舆论如刀,可伤人也。医者当时刻自省,以疗效证道,而非口舌争胜。”

林闻溪在日记中沉思:“舆论场上,刀光剑影。然真金不怕火炼,真理不惧争辩。中西医之争,实为古今中西文化碰撞之缩影。为医者,当时刻谨记:不慕虚名,但求实效;不争门户,只求民生...”

月光如水,照着他清瘦而坚定的面容。这场舆论风暴让他更加成熟,也让他看到:医学之路,从来不是坦途。唯有脚踏实地,以疗效证道,方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而前方,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但此时此刻,他更加确信自己选择的道路——一条融合古今、汇通中西的医学之路。这条路或许艰难,却通往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