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针途 > 第39章 中西医协同治顽疾

第39章 中西医协同治顽疾(2 / 2)

三日后,疹退热平,但患儿瘫痪依旧,眼神更加空洞。

\"毒邪虽去,元气大戕。\"陆老切脉后长叹,\"如久旱之土,非甘霖能骤润。\"

二次治疗方案经过激烈讨论后确定:减量使用六零六针剂,配合龟鹿二仙胶补肾填精。麦克莱恩还带来了新式设备:\"德国最新发明的电疗仪,或可刺激神经肌肉功能。\"

然而新的挑战接踵而至。玉衡畏惧电疗仪的电极,每次治疗都哭闹不止;中药汤剂苦涩难咽,常常被吐出。

治疗陷入僵局。赵夫人日渐憔悴,赵老爷的鬓角短短数周已然花白。

腊八节那日,医院熬制了腊八粥分送患者。一直沉默的玉衡忽然轻声呢喃:\"娘,我想吃核桃仁...\"

林闻溪心中一动,《本草拾遗》记载核桃\"食之令人肥健\",西医也认为坚果富含神经发育所需的磷质。他立即提议:\"可否将核桃仁捣泥,与药同服?既为药引,又作美食。\"

奇妙的是,患儿竟主动接受了掺有核桃仁的药膳。更令人惊喜的是,林闻溪发现玉衡对艾灸的温热感并不排斥,于是采用艾灸温通督脉,配合减量电疗温和刺激。

治疗出现转机,但春节前病情再度反复。患儿二便重新失禁,低热缠绵。

\"需导尿防止感染。\"西医建议。 \"金属导管刚硬,易伤尿道,反致感染。\"中医反对。

fally,陆老提出\"葱管导尿\"古法:取新鲜葱管火上微烤软化,蘸滑石粉缓缓插入。这法门既符合无菌原则,又避免了金属导管的刚硬。

漫长的治疗过程中,林闻溪发现了更多中西医学的契合点。他观察到艾灸足三里穴能增强患儿免疫力,电刺激运动神经可延缓肌肉萎缩,中药扶正固本之法能减轻西药毒副作用。

冬去春来,玉衡的病情在波折中缓慢好转。先是足趾能够微微活动,继而可以扶墙站立。那一日,当初春的阳光洒进病房,玉衡在双亲的泪眼中迈出了病后的第一步。

虽然步履蹒跚,虽然离完全康复尚有距离,但这已经是医学的奇迹。

庆功会上,麦克莱恩博士坦诚而言:\"我曾视中药为安慰剂,今见其减毒增效之妙,方知自己井蛙之见。\" 陆老亦感慨:\"老朽原以为电疗伤元气,今见其通经活络之功,乃知医学无穷。\"

赵家赠匾:\"中西合璧,再造之恩\"。匾后小字道:\"谢医者不弃之德,更谢不言放弃之心。\"

夜深人静,林闻溪在医案中详细记录了整个治疗过程,最后写道:\"中西医协同治顽疾,协的不只是技术,更是理念;同的不只是方法,更是仁心。医学有界,而医者求索无穷;疾病无情,而人道关怀永在。今观玉衡蹒跚学步,恍然悟得:医学进步亦如这般,跌撞前行,却永向光明。\"

晨光微曦时,他看见玉衡在院中扶着父亲的手练习行走,跌倒复起,眼中已有了往日的光彩。林闻溪知道,这条中西医汇通之路纵然漫长,但每前进一步,都能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而这就是医者最大的慰藉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