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珩暗暗鄙夷:陛下 你是甩锅大侠吧?这锅甩的,那叫一个六六六(溜)啊!
“朕登基后,思念瑶儿至深,追封他为元敬皇后。爱屋及乌下,晋封了瑶儿的堂妹杨英为后,也便是太子生母,元献皇后。新后入主中宫不久,便患了疯癫之症,常于深宫夜半,惊惧哭号,言有厉鬼索命,朕……不得已,将其贬黜冷宫,后位空悬多年……”。皇帝的目光重新聚焦在李珩身上,带着一种穿越时光的执着:
“这些年,朕从未停止寻找朕那遗失的皇儿!然……外有匈奴环伺,虎视眈眈;内有党羽倾轧,掣肘重重,朕……朕不敢大张旗鼓地寻他,朕怕!怕消息走漏,反而为他招惹杀身之祸!更怕……国本动摇,江山不稳!”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丝激动和终于揭晓谜底的颤抖:“朕经年秘密查访,今已查明!当年,朕的大皇子与隐太子那不知所踪的幼子,是被同一伙贼人掠出宫外!时任吏部尚书的李晏,李老爱卿!他……他忠心耿耿,于贼人手中……拼死截获了一个婴孩!然,他也不知截获的,究竟是朕的皇儿,还是隐太子的血脉!他不敢声张,恐引祸端,便……便将其抱回家中,伪称……伪称是自己的亲孙,抚养成人。”
皇帝的目光如同实质,紧紧锁住李珩,一字一句,重若千钧:“珩儿!朕已查明!李晏当年抱回的……那个孩子……就是你!你……便是朕苦寻了十八年的嫡长子!朕的皇儿啊!”
轰——!
李珩的脑中仿佛有惊雷炸响!尽管这一切早在他的算计之中,尽管皇帝查到的“真相”,正是他通过警幻仙子抹除旧痕、再利用潜伏在宫中的老隐龙会成员,精心伪造线索,一步步引导皇帝查到的“剧本”!
尽管他深知自己并非李晏从贼人手中截获的皇子,而是李晏这位隐太子的半师,主动从绝望的杨姝手中抱走的、真正的隐太子遗孤!尽管他知道当年掳走大皇子、制造混乱的是杨姝与萧怀瑾夫妇的手笔,而真正的大皇子如今身在何方,无人知晓!
但此刻,皇帝眼中那灼热的、不容置疑的认子之情,依然给他带来巨大的压迫感!
电光火石之间,李珩心念急转!他必须立刻做出最“合理”、最符合一个骤然得知惊天身世之人的反应!同时,这也是他计划中早已设定好的、唯一能彻底取信于皇帝的关键一步!
只见他脸上瞬间褪尽血色,眼神先是茫然、震惊,随即仿佛被巨大的洪流冲击,浮现出难以置信、痛苦、恍然、凄楚交织的复杂神色!他身体微微晃了晃,仿佛站立不稳,然后……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足以被定为大不敬死罪的举动!
他竟无视君臣之礼,一屁股跌坐在御书房冰凉的金砖地上!在皇帝惊愕的目光中,他飞快地、近乎粗鲁地脱下了自己右脚的朝靴和布袜!
然后,在皇帝震惊的注视下,他将那只光着的右脚,高高地、直直地朝着皇帝的方向举了起来!
这个动作,无礼到了极点!放肆到了极点!然而,预想中的雷霆震怒并未降临。
皇帝的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死死地钉在了李珩那只高高举起的右脚脚底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