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外传来马蹄声,墨竹已在门口候着。李珩踏出门槛时,朝阳正好跃上屋檐,将他的身影拉得修长挺拔。他回头望了眼掩在垂花门后的绣楼,这才翻身上马,朝着皇城方向疾驰而去。
?绣楼内?,黛玉还散着头发倚在窗边,望着那道远去的背影,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窗棂。雪雁端着早膳进来,见状笑道:小姐可是舍不得姑爷?
黛玉轻嗔一声:“胡说什么。”却见瓷碗里的燕窝粥晶莹剔透,配着几样清爽小菜,正是她平日最爱的口味,心头倏地一暖。
五更鼓刚过,金銮殿内已站满了文武百官。鎏金蟠龙柱间缭绕着沉水香的青烟,将殿内映照得愈发肃穆。李珩立在武官队列中,指尖轻轻摩挲着象牙笏板上的纹路,余光瞥见户部右侍郎周世安正与太府寺卿崔子远交换眼色。
“陛下有旨,有本奏来,无本退朝”。戴权尖细的嗓音响彻整个大殿。李珩不由得想到,不知道这老太监是不是每天都要吃金嗓子喉宝,不然,隔三差五就要这么大声喊,他嗓子不疼?
“启奏陛下!臣户部右侍郎周世安,有本上奏!”周世安突然出列,笏板高举过眉:“臣要参锦衣卫指挥使李珩,扬州办案期间,以办案为名,行滥杀之事;据臣所知,此次扬州平定匪患,锦衣卫及扬州官军屠刀之下,共计三千余人丧生,其间难免有无辜百姓,李珩总领平叛事宜,罪责难逃……。”他声音洪亮,在殿内激起阵阵回音。
昭毅将军赵无伤立即跨步跟上:“臣附议!臣也要参奏李珩,其借查盐案之名,行抄家灭门之实,扬州商贾十室九空!”
兵部左侍郎韩骁出班,躬身抱拳,高举笏板冷笑补充:“陛下,李珩于扬州抄没的盐商及犯官家产,至今未见详细账目。臣……有理由怀疑,李珩中饱私囊!”
殿内顿时响起窸窸窣窣的议论声。程尚书攥紧了笏板,手心里全是冷汗。丞相谢明远低叹一声,看向李珩的眼里,难掩紧张之色。皇帝微微前倾身子,目光如炬地望向李珩:
“锦衣卫指挥使李珩!周世安、赵无伤、韩骁等人参你滥杀无辜、中饱私囊,你……可有话说?”皇帝早料到,李珩骤然立下如此大功,从一个散官一下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锦衣卫指挥使,肯定会有人不服,何况,锦衣卫本就是天子亲军,有监察百官之责,恐怕朝堂众臣,没人愿意让这么个愣头青来操锦衣利刃,他们应该更乐意让赵德全那样的草包庸吏主掌锦衣卫。
只见李珩不慌不忙出列,唇角挂着若有似无的笑意:“回禀陛下,扬州杀人过众,臣无话可说,却有几句话要问问这几位大人!请陛下允准。”
“准!问吧!朕倒想听听,你要问些什么?”皇帝盯着李珩,见他神色如常,不见半点慌乱,也不由安心不少。
“周大人说本官在扬州杀人三千余,且有滥杀之嫌,本官不认!本官想问周大人,你这三千多的人数是从何而来?其间难免有无辜百姓到底是有真凭实据?还是……枉自揣测?”李珩直接面向先带头针对自己的周世安。
“外间传闻,扬州境内血流成河,人头滚滚,至少有三四千人丧命,本官自然是听外间传闻……”。周世安冷哼一声,他觉得消息来源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料定李珩绝不敢保证扬州平乱中,没有无辜百姓丧生。
“哼,周大人位居户部右侍郎,莫非寻常户部入账,也无需真凭实据,只靠风闻言事便能入账不成?传闻?本官听外间传闻,说你周大人贪赃枉法,在任三年,贪墨国库银两已达百万之巨。周大人……认不认?本官该不该以讹传讹,就在陛周世安只好向后退了一步。
“你……身为朝廷命官,岂能人云亦云,自当讲求实证……”。周明远心里一慌,这才意识到自己居然这么容易就落进了李珩挖好的坑里。自己先前还说是听闻坊间传言,可……。他周世安毕竟立足朝堂多年,又怎会没点转圜的手段?忙继续道:“难不成李指挥使敢保证,扬州伤亡数字不实?敢说其中绝无任何无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