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他们都看到了,需要录口供,他们随时可以配合。”
隆科多顾不得血腥气刺鼻,踩着满地血渍在东岳宫里溜达了一圈,立即让人收尸。
他看明白了,所有死去的道士其实是两种死法。
一种是大开大阖的死法,被人砍掉脑袋,剖开肚子,死的那叫一个惨烈。
另一种则是一刀毙命的死法,都是咽喉或是心脏中刀,死得很安逸。
披甲人不会如此斯文的杀人法,人是谁杀的就不言而喻了。
他没有找事,迅速让人把尸体收殓起来。
把一刀毙命的那些找义庄存放起来,把一刀两段的那种找棺材划拉到一起,让仵作验尸留下记录。
做完这些之后,立即让人把东岳宫封锁起来。
可惜了这座道观兴建于元朝,距今快四百年了。
遭此大变之后,还不知道能不能再续香火。
胤峨从东岳宫出来,打马与孙迪侯等人会合,然后立即赶到东华门递牌子请见。
康熙刚好午睡醒来,听说胤峨来见,立即让人把他叫进来。
一见面刚想骂他两句,没想到胤峨扑通一声跪倒开始磕头:
“皇阿玛,儿臣又闯祸了。”
康熙不由一阵好笑,这个老十也真个闯祸精,看这样子又闯祸不小。
“说说看,你又闯了个什么祸?”
胤峨抬起头来:“儿臣把东岳宫给祸祸了,杀了许多道士。”
一听说在道观里杀了人,康熙脸色一沉:
“怎么回事?谁给你的胆子竟然随意杀人?”
“回皇阿玛,儿臣也不想杀人,可是他们反抗,那就没办法了。
那些披甲人下手太狠,跟他们交手的那三四十个肯定是死定了。”
胤峨叹口气:“儿臣原想着打伤就行了,可这些家伙根本不听话呀。”
康熙气得站起来一脚把胤峨踢在地上:
“你混蛋,东岳宫的道士怎么得罪了你,竟然敢出动披甲人去杀人?
你不要以为前两天朕夸奖了几句就可以无法无天了!”
胤峨一脸冤枉:“皇阿玛,儿臣冤枉啊。
东岳宫可没有得罪儿臣,儿臣连认识都不认识他们。
从来也没有去烧香拜三清,跟他们没有任何瓜葛啊。”
“没有瓜葛你就辣手杀人?
老十,你最好给朕一个说法,否则休怪朕要动用国法家规收拾你。”
康熙气哼哼地坐下来。
“回皇阿玛,儿臣得到线报,东岳宫里有些不在册的道士,
细查之下发现这些假道士竟然来自江南,情形十分可疑。”
胤峨磕了个头:“十三弟曾经跟儿臣说过,他一直在追踪一伙子假道人。
可能跟前朝反贼有关,这伙人跟东岳宫有些联系。
儿臣得了消息,立即想到这一点。
就让人潜进去私下探听,发现那些假道士里面有个叫王文元的,有些特殊。”
康熙停止了生气,安静地听了起来。
“那些人对他十他尊敬,就像文武百官对皇阿玛的尊敬一样。
每天都要磕拜,比拜三清还上心。”
胤峨说到这里,抬头看着康熙:
“听他们的话,肯定是干的反清复明的勾当。
商量着要趁着过年皇阿玛参拜三清的机会,用炸药行刺。
最重要的是,他们竟然喊那个王道士叫太子!”
一个炸雷在康熙心中响起,他冲口说出那个让他半辈子不安生的名字:
“朱三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