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荏苒,犹如白驹过隙。在有熊部落那间被多宝道人以仙法加持过的“指挥部”草棚内,轩辕已从当初那个挥舞木棍、在沙盘上推演战术的少年,成长为一名英武挺拔、目光锐利如电的青年。其周身气息沉稳内敛,却又隐隐透出一股金戈铁马的锐意,修为在多宝的悉心教导与自身不懈努力下,已稳稳踏入真仙之境,这在当代人族中,已是堪称惊世骇俗的进境。
多宝道人这位“名师”可谓是倾囊相授,不仅将上清仙法的精要、诸多实用的攻防道术、阵法演变、炼器基础掰开揉碎教给轩辕,更将自己游历洪荒、见识过的种种奇闻异事、种族特性、乃至一些上不得台面的阴损……呃,是“奇谋妙计”,也作为战术案例进行分析。这使得轩辕不仅实力飞速提升,其眼界、谋略更是远超同辈,甚至许多部落长老都自愧弗如。
有熊部落在这对师徒的经营下,实力如同滚雪球般迅猛膨胀。轩辕凭借超凡的个人魅力与日渐成熟的领导手腕,恩威并施,或通过联姻结盟,或以武力慑服,或以利益诱导,逐渐将周边数十个大小部落整合麾下,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的联盟军队。他仿照多宝所授阵法,结合人族自身特点,创立了基础的战阵操演之法,使得这支军队初具规模,不再是昔日一盘散沙般的乌合之众。
然而,人族共主之位,关乎族群未来走向,绝非仅凭武力扩张便可轻易获得认可。远在烈山部落深居简出、体悟人道的神农氏,始终关注着人族的发展。他感知到轩辕的崛起,也看到了其麾下联盟的潜力与锐气,但同样清楚,一位合格的共主,不仅需要开拓的勇气与力量,更需要包容的胸襟、应对挑战的智慧以及对内部纷争的化解能力。
为考察轩辕是否真正具备承接共主之位的器量与能力,神农氏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安排。他召来自己的子嗣榆罔,这位继承了其父部分仁德之名,性情敦厚稳重,麾下亦有不少部落拥护的继承人。
“榆罔我儿,”神农氏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轩辕于北方崛起,其势甚锐,然其心性、器量、应对复杂局面之能,尚需磨砺与验证。汝可集结部分信服于你的部族,前往阪泉之野,以‘检验其统兵之能、御敌之智’为名,与轩辕做过一场。此非私斗,乃为人族择选贤能之公心。切记,尺度需拿捏得当,旨在考校,而非生死相搏,更不可伤及人族元气。”
榆罔虽性情不喜争斗,但对父命极为遵从,且深知此事关乎人族未来,意义重大。他当即躬身领命:“孩儿谨遵父命,定当把握分寸,验明轩辕之才。”
于是,榆罔秉承父命,召集了数个平日关系密切、同样对轩辕快速崛起心存疑虑或欲观其真实能力的部族,集结兵力,开赴阪泉之野,并派人向轩辕送达战书,言明此乃“地皇陛下之考校”,欲观其兵锋,验其韬略。
消息传至有熊部落,联盟内部议论纷纷。有人认为是榆罔借题发挥,打压异己;也有人觉得这是地皇陛下对轩辕的重视与考验。
指挥部草棚内,轩辕凝视着面前简陋却标注清晰的地图,手指重重地点在“阪泉”二字之上,眼神锐利如刀,却并无被挑衅的愤怒,反而流露出一种“终于来了”的沉着。
“此乃地皇陛下之考校,亦是我联盟证明自身之机!”轩辕声音沉静,带着洞察一切的明晰,“榆罔兄奉命而来,其军虽非为杀戮,然此战若败,我联盟声望必遭重挫,整合人族之大业亦将受阻。此战,必须胜!且要胜得堂堂正正,胜得让地皇陛下放心,让天下部落信服!”
多宝道人立于一旁,抚须点头,眼中满是赞赏:“徒儿能看透此战本质,不为表象所惑,心境已然过关。既是考校,便需展露锋芒,亦要把握分寸。击败来敌,彰显实力与智慧;妥善处理战后事宜,则显胸襟与气度。此二者,缺一不可。”
“老师教诲的是!”轩辕眼中精光一闪,“彼以考校之名而来,我便以实力回应!让他,也让地皇陛下看看,何谓安邦定国之军,何谓未来人皇之姿!”
当下,轩辕不再犹豫,立刻召集联盟各部首领,阐明此战意义在于“接受地皇陛下之考校”,统一思想,激发斗志。随后,他依据多宝所授兵法与对敌方情报的分析,精心布置战阵,将麾下军队分为前、中、后三军,又设左右奇兵,各司其职,暗藏玄机。
混沌道场中,玄顽子面前的水镜早已切换到阪泉之野的上空,他不知从哪儿摸出了一把瓜子,一边嗑得津津有味,一边点评:
“哟呵!神农小子这手玩得可以啊!既考察了接班人,又顺便敲打了一下可能存在的内部不稳定因素,还给了轩辕一个名正言顺展示肌肉的舞台。一石三鸟,不愧是地皇!”
【系统:宿主,你这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能不能收敛点?不过话说回来,这场‘模拟考’的监考老师是你派的,考题是地皇出的,考生是你看好的……你这幕后黑手当得可真够彻底的!】
“嘿嘿,这叫合理引导,良性竞争!”玄顽子得意地晃着脑袋,“总好过某些人,瞥了眼昆仑山方向,整天想着搞门户之见,扼杀潜力股。我这叫为人族崛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