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洪荒,我不当人子 > 第167章 有巢筑世,记忆归来

第167章 有巢筑世,记忆归来(1 / 2)

燧人氏于功德金光中飘然隐退,将那簇象征着智慧与希望的文明圣火与部落的未来,一并交予了名为 “巢” 的年轻人手中。华胥部落经历了短暂的茫然与震动后,目光都聚焦在了这位新任首领身上。

“巢”接过那根燃烧着不灭圣火的木杖,感觉重若千钧。他并非能言善辩之辈,性格沉稳甚至有些木讷,但他有一双巧手和一颗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心。他并未立刻发表什么激昂的演说,而是默默走到部落边缘,望着族人们居住的那些简陋、低矮、仅能勉强遮蔽风雨,却无法真正抵御严寒与潮湿的洞穴和草棚。

风雨来时,雨水倒灌;野兽夜嚎,人心惶惶;冬日严寒,老弱难熬。这便是现状。圣父传下的《武经》能强健体魄,《九九玄功》能感应灵气,《九九玄元道经》能启迪智慧,但若连一个安全、稳固、温暖的居所都没有,所有的修行与发展都如同沙上筑塔。

“筑居…安居…” “巢”的脑海中回荡着圣父讲道时提及的“架构”之理,以及燧人氏禅让时那句“筑就安居之基”的嘱托。他抚摸着一块粗糙的岩石,又抬头望向远处大树上一个个精巧牢固的鸟巢,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鸟以枝桠筑巢,能避风雨,能育幼雏。为何我等人族,反不如鸟?” 他喃喃自语。

起初的尝试是笨拙的。他模仿鸟巢,试图用树枝和藤蔓在树上搭建平台,但人族体型与鸟类不同,结构不稳,数次从树上摔下,若非他已开始修行《武经》基础篇,锤炼了体魄,恐怕早已骨断筋折。族人见状,虽未明言,但质疑的目光越来越多。

“巢首领,树上太危险了,还是挖洞踏实些……”有老人劝道。

“是啊,费时费力,还不讨好。”有人私下嘀咕。

“巢”沉默着,没有辩解。他失败了就爬起来,仔细观察失败的原因,是结构不稳?是材料不对?还是承重设计有误?他不再局限于模仿鸟类,开始观察山崖上悬空的鹰巢,观察蚂蚁挖掘的复杂地下洞穴,观察自然界中一切稳固的结构。

他将圣父所传的“架构”之理与这些观察结合,开始在平地上进行新的尝试。他不再追求高度,而是先求稳固。他选择靠近水源、地势稍高的平地,教导族人用打磨过的石器挖掘地基,用粗壮的树干作为主梁,用韧性极佳的藤蔓捆绑固定,再以较细的树枝交错编织成墙,最后覆以厚厚的泥土和干燥的茅草。

这个过程远比想象中漫长和艰辛。确定合适的木材,处理藤蔓使其更具韧性,计算结构的承重与平衡……“巢”几乎不眠不休,亲自参与每一个环节,双手磨出了厚厚的老茧,身上沾满了泥污。那簇由燧人氏传下的圣火,被暂时安置在一个用石块精心垒砌的防火池中,火光映照着他执着的身影。

岩磊隐于暗处,看着“巢”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改进。他谨记师命,并未出手相助,哪怕看到“巢”因扛抬巨木而肩膀血肉模糊,也只是默默看着。他知道,这是人族自身必须经历的摸索与成长。

转机发生在一个暴雨倾盆的夜晚。狂风呼啸,电闪雷鸣,部落中原有的洞穴多处渗水,草棚更是被掀翻吹走无数,族人惊慌失措,挤在漏雨的角落里瑟瑟发抖。然而,“巢”带领部分族人新建成的、那几座看似粗糙却结构严谨的木石混合结构的房屋,却在狂风暴雨中岿然不动!雨水顺着倾斜的茅草屋顶滑落,狂风被坚固的墙壁阻挡,屋内干燥而温暖!

所有躲进新屋的族人,感受着这与外界狂风暴雨截然不同的安宁,看着“巢”那疲惫却坚毅的侧脸,眼中的质疑彻底化为了信服与狂喜!

“成功了!巢首领成功了!”

“我们有不怕风雨的房子了!”

欢呼声甚至盖过了外面的雷声。

“构木为巢”、“垒石筑基”——真正属于人族的安居之所,于此风雨之夜,证明了其无可替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