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的道韵在不周旧址上空缓缓流转,玄顽子睁开双目,目光扫过下方万千人族。他的声音如同穿越时空长河,带着创法者的智慧:
\"尔等可还记得,圣母持藤造人之时,吾先传《九九玄元道经》,再授《九九玄功》,最后才将那《武经》真谛铭刻在尔等血脉之中?\"
此言一出,下方那些最古老的部落族长纷纷激动跪拜。他们世代相传的记忆中,确实记载着这段神圣的传承顺序!
玄顽子的声音继续响起,带着创法者的追忆:\"这《武经》,实则是在圣母造人之前,吾观巫族横行大地,便已耗时万元会推演完善。那时,吾见巫族以无上肉身称霸洪荒,却囿于血脉传承,不修元神,便知此道终有缺憾。\"
他的道音引动天地共鸣,虚空中显化出远古景象——那是在女娲造人之前,玄顽子独坐混沌,观摩十二祖巫征战洪荒,以无上智慧推演功法的画面。
\"吾观帝江穿梭虚空,见其以肉身横渡混沌;观句芒执掌生机,见其以气血滋养万物;观蓐收执掌金戈,见其以纯粹肉身驾驭天地法则;观共工操控万水,见其以无上伟力驾驭洪荒水脉。\"玄顽子的声音中带着创法者的感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终成此法。待圣母造化尔等之时,这《武经》早已臻至完美,专为尔等人族量身打造!\"
说到这里,玄顽子的语气中带着深意:\"此法之所以名为《武经》,正是取'巫'族战斗之精髓,融'巫'族炼体之奥秘,又超越其血脉桎梏,以'武'明志,以'经'传道。武者,取巫族战斗之意志;经者,承巫族炼体之精华。这便是《武经》之名的由来。\"
道音轰鸣,玄顽子开始详解这条早已铭刻在人族血脉中的道路:
\"《武经》之始,在于'锻体'!\"他演化武道虚影,那锤炼肉身的方式明显带有巫族的影子,却又更加精妙。\"此法初创之时,吾曾观摩祖巫真身运转,见其以气血沟通天地,取其炼体之妙,却摒弃其依赖血脉之弊,开创出完全适合人族体质的修炼法门!此境圆满,肉身强横,可敌寻常炼精化气之修士!\"
随着演化深入,气血在丹田之处凝聚成丹,玄顽子语气中带着超越巫族的智慧:\"此'金丹'境,取巫族凝聚祖巫真身之意,却以人族丹田为基,开创出完全不同的道路。当年创此法时,吾便思量:巫族之道虽强,却因血脉桎梏难以普及,特意为人族留下这条更适合的道路!\"
最精妙的当属武道元神的演化。玄顽子的声音铿锵有力:\"巫族不修元神,此乃其致命缺陷。吾在创法之时便思量:如何既得巫族肉身之利,又补其元神之缺?这'武神'境,便是专为人族开创的完美答案!武道元神出,神与身合,既得巫族炼体之强,又具元神修行之妙!武道元神出,可硬撼炼神返虚之敌!\"
说到这里,玄顽子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石破天惊的气势:\"然,这还不是《武经》的极限!此道之极,乃是以武道证混元,直指混元金仙之境!走的是以力证法之路!既保留了巫族炼体的全部优势,又完美弥补了其不修元神的根本缺陷,是真正超越巫族、专属于人族的通天大道!\"
他进一步阐述道:\"混元金仙,乃是不借外物、不假天道、以自身之力证得混元的无上境界。《武经》修炼到极致,肉身即是道,意志即是法,举手投足间皆蕴含混元之力,一拳一掌皆可破碎虚空,再造乾坤!这才是《武经》真正的威能!\"
下方众人听得心潮澎湃。许多原本因天赋所限而彷徨的族人,此刻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光。他们终于明白,原来圣父早在创世之初,就为人族准备了这条不依赖天赋的通天之路!
女娲娘娘的声音适时响起,带着造化之主的慈悲:\"当年师兄创此法时,便已考虑到人族体质各异。这部《武经》不依赖先天禀赋,全凭自身毅力,正是为了让人族众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她的造化道韵流转,与玄顽子的道音完美交融,温养着下方聆听的族人:\"血脉中的传承既已唤醒,便要好生修行,莫负师兄当年创法之苦心,莫负这部超越巫族的无上法门!\"
在双圣的指引下,众多族人开始尝试理解《武经》的精义。他们发现,这法门果然与巫族的修炼方式有着本质区别——既保留了锤炼肉身的精髓,又开创了适合人族体质的具体法门。
岩磊在云台旁看得心驰神往。他注意到师父在演化祖巫作战场景时,特意展现了巫族战斗方式的精髓,却又处处点明《武经》的改良之处。这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师父创法时的良苦用心——取巫族之长而避其短,为人族开创真正适合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