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如萱的目的达成了。
父亲其实严格来说,都没有彻底掌控崔氏,现如今因为得到了五姓七望当初的官场底蕴,导致崔氏一些人,膨胀了起来。
他们认为,都已经掌控大唐的大部分官场了,地位完全堪比当初的五姓七望总和。
就是靠着这样的实力,为何还要听从李世民的命令呢?
这很可笑,但其实是很多正常人都会有的想法,毕竟这人都是会膨胀的。
膨胀了之后,就难免会坚定的认为,自己才是最强的人,然后就不知所谓了。
现在的崔氏就是如此,崔如萱的想法是,主动揭发这些人。
这样的话,有两个好处。
第一个就是,不会被这些人连累,然后崔氏重复五姓七望的覆辙。
第二个的话,就是朝廷出手将这些人清理,如此的话,内部困难没有了,崔氏就可以真正的被父亲掌握在手中。
可以说,这是一箭双雕的想法。
不得不说,这崔如萱,才是崔氏最大的底蕴啊!
现在的崔氏有今天,崔如萱功不可没。
只是因为崔如萱乃是女子,所以崔氏不愿意承认这些,或者是不愿意对外承认,导致世人只知道崔如萱是有名的才女,并不知道,崔如萱才是崔氏崛起的根本。
崔如萱离去之后,洛渊就去到了皇宫。
“哼,不知所谓。”
李世民冷哼一声,明显是在说崔氏的那些人,居然妄图颠覆大唐,李世民既然可以将这些给他们崔氏,自然也可以收回来。
不过都是一些跳梁小丑,既然现在知道的话,随时可以将其铲除。
“说起来,这崔如萱真的不简单,号称崔氏的女诸葛。”
“虽然世人不熟知,但也只是因为崔氏的一群男人,不愿意承认不如一个女子。”
“否则的话,崔如萱的名声会比现在更加响亮。”
李世民如此说道。
洛渊点点头,跟崔如萱接触过几次的洛渊,清楚的知道,崔如萱的能力是什么样的,绝对远超世人的想象。
“说起来,朕还想过,让她入朝为官呢。”
李世民突然间说道。
谁知洛渊居然认真的考虑了一下,随后说道。
“可以,崔如萱的能力很好,若是入朝为官的话,对朝廷会有好好处的。”
李世民随口一提,但是没想到,居然得到了洛渊的认真回应。
这下子,李世民顿时间将这件事放在心上了,让崔如萱入朝为官吗?
崔如萱的父亲崔阔海,乃是吏部尚书,而崔如萱要是入朝为官的话,那要安排什么官职呢?
不过这只是一个想法,具体的做法,以后再说吧。
“对了,崔氏的事情先放一边,再过一些日子,就是你的册封典礼了。”
“毕竟乃是朕之贞观的第一位异姓王,意义不同。”
“并且你是武将出身,所以这一次朕准备弄的声势浩大一些。”
“你安排一下,从河西二十万戍边大军当中,抽取三万来到长安城吧。”
“到时候在各国使臣的面前,也可以展现一下自己的实力。”
听着李世民的话,洛渊点点头。
“好,过些时日就让他们过来。”
随后两人简单聊了一下琐事,洛渊就离开了。
不过第二天,朝堂就不平静了。
“什么,三万戍边大军?”
百官震惊,最后就是惊恐。
“不可啊陛下!这可是三万戍边大军,贸然调集到长安的话,万一出现意外的话,这可如何是好啊?”
说话的人乃是房玄龄,他跟洛渊没有任何的冲突,这么说完全就是出于本意。
毕竟是边疆大军,骁勇善战,而且还是三万这么大的数量,这么多的军队数量,已经完全有资格,对皇城的安全,造成影响了。
不只是房玄龄,就是别的官员此时都不是很赞成,因为怎么看这件事都不安全。
他们实在是无法想象,身为一个皇帝,怎么可能随便允许边疆大臣,随意带领大军,进入皇城呢?
就像是三国时期的董卓之类的,难道李世民就不怕洛渊效仿呢。
面对百官的话语,洛渊依然还是站在原地不说话。
至于李世民则是淡淡的看着百官,说道。
“朕相信洛渊,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准备接下来的册封大典吧。”
听着李世民的话,百官一阵叹息。
不过大部分的官员,眼中更多的是羡慕以及嫉妒,毕竟李世民展现出来的这种信任,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有的啊!
一想到这里,他们都是十分的羡慕,因为可以得到皇帝的信任,这对于任何一个臣子来说,那都是最好的。
因为这代表着,你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得滔天权势。
时间一天天的流逝,半个月之后,边疆三万戍边大军,就一路来到了长安城外。
河西边疆二十万戍边大军,被洛渊命名为旱魃军,无人知道,这二十万大军,全部都是僵尸。
只是等级不同而已。
现在大部分的话,都是普通僵尸。
少部分的乃是铁血僵,将领之类的话,基本都是铜血僵尸。
至于洛渊当初亲自变成僵尸的那些,现在基本都是成就银血僵尸了。
可以说,单单就是这三万僵尸军队,洛渊就有可以横扫天下的资本。
“参见王爷!”
城外军营内,作为旱魃军的统帅,洛渊自然要亲自来一趟的。
更别说,这些士兵,都是自己的下位僵尸。
不过因为周围有官员的原因,他们并不能直接叫洛渊主人,而是称呼为王爷。
现在的洛渊,乃是武陵王!
“嗯。”
洛渊淡淡的点头,没有什么激昂的话语,就是这般的淡漠。
但是士兵们眼中的狂热,并未改变,看到这一幕的长安城官员们,都是十分的感叹。
看来陛下当初就算是派遣了将领去到边疆,都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洛渊的军队,一点都不受影响,依然还是将洛渊当做心中的神。
军队都到达了,从大唐各地前来参加洛渊册封大殿的权贵,豪强,世家等等,都是接二连三的来到长安城。
除此之外的话,就是各国的使臣团了。
可以说长安城一下子就热闹了。
因为很多勋贵的话,他们当初被册封之后,基本都是离开了长安城,去到了自己的封地。
比如说,很多侯爷,县公,郡公之类的。
这一些人的话,在朝中并未担任官职,就直接去了地方上。
要不就是享受着封地的财富,过着富足的生活,要不就是在封地,担任一些官员,总而言之,他们都很少回京。
就算是每年的过年时候的朝贡,也只是送东西来到长安,一般情况下,都不会亲自前来的。
不过像是这种李世民亲自邀请的话,他们当然是会来了。
这些常年不回到长安城的勋贵,跟长安城内的老臣以及官员们,其实都相对来说很熟悉。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这些人,跟洛渊都不熟悉,
毕竟可以将他们这些开国勋贵,当做是老牌勋贵,而像是洛渊这种,最新冒出来的话,则是跟他们格格不入。
因此,其实很多地方上的老勋贵们,并未将洛渊放在眼中。
他们就是很不爽,论功劳的话,他们都是开国之功,或者是从龙之功。
就是这样的他们,都远远不能封王,凭什么一个黄毛小儿,就能够封王了?
当然了,他们也只是私底下的时候比比叨叨的,实际上真的让他们去找李世民说,他们还真的未必敢去。
勋贵们到了,好歹都是开国功臣,故此李世民还专门举行了一个宴会,宴请了这些开国勋贵们。
他们中,除了一些军队出身的武将之外,还有很多,乃是对大唐有功的人。
比如说,当初李家起家的时候,给过帮助的一些商人,就会因为这么一个功劳,摇身一变,成为了有爵位的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