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古城的晨曦并未带来往日的宁静。
沈玄月立于“醉生梦死”酒吧最高处的观景阁,银灰色眼眸俯瞰着逐渐苏醒的古城。
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青瓦白墙,潺潺流水映着初升的朝阳,表面看来一切如常。
但在他超凡的感知中,整座古城正被一种无形的阴影所笼罩。
苏婉容轻步走上阁楼,将一盏刚沏好的雪茶放在栏杆旁的茶几上。
“玄月,一夜未眠?”她柔声问道,目光随着他的视线望向城中。
沈玄月没有回头,声音低沉:“城中有多少?”
苏婉容沉默片刻,轻轻叹了口气:“据小雾和菲菲昨夜的全城探查,结合玄影的信息素追踪,初步估计...已超过三百人。”
这个数字让空气都为之一凝。
三百多个年轻生命,他们的生机正被悄无声息地蚕食,意志被缓慢侵蚀,而他们自己甚至浑然不觉,还沉浸在“忘忧”的虚假平静中。
“更棘手的是,”苏婉容继续道,眉宇间染上忧色,
“这些蛊虫似乎存在某种联动机制。小雾发现,当中蛊者密度达到一定阈值,他们体内的蛊虫活性会相互共振,形成一种...网络。”
沈玄月终于转过身,银灰色眼眸中闪过一丝锐利:“网络?”
“是的,”苏婉容点头,
“就像蛛网,每个中蛊者都是一个节点。一旦某个节点被激活,波动会迅速传导至整个网络。若是被集体引爆...”
她未尽的话无需明说,后果不堪设想。
三百多个年轻灵魂可能在同一时刻被彻底吞噬,成为行尸走肉,甚至更糟——成为某种可怕存在的傀儡军团。
楼下酒吧内,气氛同样凝重。
林小雾将最后一枚代表中蛊者位置的小旗插在古城沙盘上,看着几乎遍布全城主要街区的标记,小脸煞白。
“这才几天时间...扩散得太快了。”她声音微颤,原本清澈的眼睛因一夜未眠和过度使用感知能力而布满血丝。
雪菲菲静立一旁,冰蓝色的眼眸中寒意凛然。
她伸手指向沙盘上几个特别密集的区域:
“集市周边、客栈区、以及几处热门景点,中蛊者最为集中。阿依朵和她的人显然是有选择性地在人群密集处下手。”
胡倩倩烦躁地在厅内踱步,E杯随着她焦躁的步伐微微晃动:
“三百多人!我们怎么救得过来?而且谁知道还有多少我们没发现的?”她突然停下脚步,看向刚从外面回来的莫青瑶,
“青瑶,你那边情况如何?”
莫青瑶解下佩剑放在桌上,神色冷峻:
“我探查了城中医馆和药铺,已有数例‘怪病’记载。患者皆为年轻人,症状类似:精神萎靡,情感淡漠,对周遭事物失去兴趣。
郎中都诊断为‘思虑过甚,心神耗损’,开的无非是安神补气的方子。”
玄影的虚影在酒架上方飘荡,难得一改往日的懒散语气:“灯灵大爷我昨夜绕着古城飞了三圈,那股子‘懒虫味儿’越来越浓了。
更麻烦的是,我感觉到这些信息素正在形成某种...阵法,像是某种大型阵法的基础结构。”
“阵法?”众人异口同声,心中俱是一凛。
玄影的灯焰闪烁不定:“说不准,但绝非善类。这种需要大量活人作为节点的阵法,通常只有两种用途——要么是召唤什么不该存在的东西,要么是滋养什么即将苏醒的存在。”
便在这时,沈玄月与苏婉容从阁楼走下。众人立刻围拢过来,脸上都带着迫切与担忧。
“老板,情况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胡倩倩抢先道,“三百多人中招,而且可能还在增加!”
沈玄月目光扫过沙盘,银灰色眼眸深邃难测:“蛊虫处于何种阶段?”
林小雾连忙回答:“大部分还在潜伏期,但已有数十人体内的蛊虫活性明显增强,生机凝滞程度加深。”
她指着沙盘上几处标记,“这些节点的蛊虫最为活跃,像是...快要成熟了。”
雪菲菲补充道:“我尝试用极寒之力隔绝一名中蛊者与外界联系,发现他体内的蛊虫立即产生剧烈反应,几乎要提前爆发。
这些蛊虫不仅彼此联系,似乎还受某个中央源头的监控和控制。”
这意味着他们不能贸然对单个中蛊者进行救治,否则可能打草惊蛇,导致蛊虫被提前引爆。
莫青瑶抱臂冷声道:“当务之急是找到蛊王,斩草除根。只要蛊王一死,这些子蛊自然会失去活性。”
苏婉容却轻轻摇头:“问题没那么简单。从阿依朵体内子蛊的复杂程度来看,即便蛊王死亡,这些已植入的蛊虫未必会立即失效,反而可能因失去控制而疯狂反噬宿主。”
酒吧内陷入一片沉寂。进退两难——不行动,三百多个年轻生命将逐步沦为行尸走肉;贸然行动,可能加速他们的毁灭。
沈玄月走至沙盘前,修长的手指轻轻点向黑龙潭方向:“蛊王必除,此为根本。”随后他的手指滑过古城中几个蛊虫活跃度最高的区域,“但这些节点,亦需控制。”
他抬头看向众人,银灰色眼眸中闪烁着决断的光芒:“兵分三路。”
“青瑶、小雾,”他首先点名,“你二人负责监控全城蛊虫活跃度变化,特别关注那几个高危节点。一旦有任何异常波动,立即回报。”
莫青瑶与林小雾齐齐点头:“明白!”
“婉容、菲菲,”沈玄月继续分配任务,“你二人研究蛊虫的联结机制,尝试找出阻断或干扰这种网络的方法,为后续解救做准备。”
苏婉容与雪菲菲相视一眼,郑重应下。
“玄影,”沈玄月看向灯灵,“你继续追踪信息素流向,特别留意有无新的扩散趋势或异常聚集点。”
玄影的虚影晃了晃:“包在灯灵大爷身上!”
最后,沈玄月的目光落在胡倩倩身上:“倩倩,你与我一同准备潜入黑龙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