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并未坐在龙椅上,而是负手立于殿中,目光深沉,不知在思索着什么。
听到脚步声,他缓缓转过身,那目光如同实质,瞬间落在二人身上。
监正与监副连忙趋步上前,撩袍跪倒,以头触地,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微颤:“臣等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康熙的声音听不出什么情绪。
“谢皇上。”
两人谢恩后,小心翼翼地站起身,垂首躬身,不敢直视圣颜,心中已将可能被问到的关于太子殿下前世今生的刁钻问题反复预演了数遍,打定了主意要谨慎措辞,坚决将话题拉回星象可解释的范畴。
然而,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康熙并未立刻提及那令人头疼的“前世”二字。
这短暂的寂静,比任何斥责都更让二人感到压力倍增。
终于,康熙开口了,他的声音低沉而清晰,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重量,砸在二人的心坎上:
“朕召二位爱卿前来,是有一事,百思不得其解,欲借钦天监观星测象之能,为朕解惑。”
来了!
监正心中一紧,连忙道:“皇上请讲,臣等定当竭尽所能!”
康熙沉默了片刻,仿佛在组织语言,随后才缓缓开口,问出的问题却让两人微微一愣:
“近来天象可还平稳?紫微垣、太微垣主星运行如何?可有异常星芒或晦暗之象?”
这问题……中规中矩,完全在钦天监的职责范围之内。
监正心中稍定,连忙收敛心神,恭敬回道:“启禀皇上,近日天象总体平稳。
紫微帝星光明润泽,运行中正,太微垣诸星亦各安其位,未见明显异常星芒或晦暗之象。
唯近日子时日晡时分,西方白虎七宿中,参宿略有光芒摇曳之象,然其变轻微,依古法推断,或主西方边疆偶有小扰,于大局无碍。”
康熙静静地听着,手指在扶手上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看不出是否满意。
他又问道:“朕近日观史书,见记载每有彗星、荧惑守心等异象,常与人间大事相应。
以尔等观之,这天象与人事之关联,究竟能确切到何种程度?
是必然之因果,还是……仅止于冥冥之中的某种示警?”
这个问题开始触及更深层的领域,但依旧围绕着星象与人事关系的传统议题。监正斟酌着回答道:“回皇上,天垂象,见吉凶。
星象之变,确与人间祸福有所关联,此乃历代先贤观测所得。
然,此关联并非如臂使指般确切对应。
臣等以为,天象更多是一种大势之预兆,或吉或凶之警示。
具体应于何人何事,何时何地,则需结合地气、人事综合推断,其中玄奥,难以尽述。
谓之必然因果,或有牵强;
谓之全然无关,亦属武断。
大抵是……天人感应,有其理存焉。”
康熙听完,未置可否,只是目光深沉地看着他们,又抛出了一个更具体的问题:“若……一人命途多舛,屡遭劫难。
从其出生星盘,或某次重大变故时的星象之中,可能……追溯其根源?
可否……看出其命格中是否……早有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