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巧舌如簧(2 / 2)

芳苓如同抓住救命稻草,急切地扒着牢栏,声音因恐惧和激动而颤抖:“两位大人明鉴!奴婢自知罪该万死,不敢奢求赦免。

但奴婢所要禀报之事,千真万确关系到谋害殿下的真正内情,绝非虚言!!”

另一位较为年轻的侍卫眉头微不可查地皱了一下,与同伴交换了一个眼神。

侍卫甲微微摇头,示意他稍安勿躁,随即重新看向芳苓,语气依旧公事公办,甚至带着几分审慎的疏离:

“御前陈情,非同小可,岂是你一个涉案宫女说见就能见的?”

“你此刻求见,所要陈诉之事——是确有实证、能经得起三司反复推敲的铁证?

还是……仅为一时权宜,意图借此拖延审讯,或是心存侥幸,妄图以虚言扰动格局,为自己谋求一线并非实际的转机?”

他们见过太多死到临头胡乱攀咬或是故布疑阵的场面。

芳苓的心猛地一沉,她知道这是必然的质疑。

她强压下翻涌的恐慌,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可信,她甚至不敢提及佟国维的名字,生怕立刻引来杀身之祸:

“奴婢贱命一条,死不足惜。只是……只是此事背后牵扯之深,远超奴婢这等微末之人所能想象,更绝非表面所见那般简单!

其中关窍,奴婢……奴婢只怕稍有差池,转述不清,反而误导圣听,贻误了追查真正元凶的时机,那奴婢就真是万死难辞其咎了!”

年轻侍卫闻言,眼神微动,但依旧保持警惕:“线索?什么线索?你既言有隐情,此刻便可说出,我等自会斟酌是否上禀。”

年长的侍卫却抬手制止了同伴,他的目光更深沉,紧紧盯着芳苓:“你要想清楚。此刻开口,若所言非虚,或有一线生机;

若只是臆测或是虚构,便是罪上加罪,届时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这不是威胁,而是最现实不过的事实。

御前之人行事,步步需有凭据,一句虚言都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

芳苓被这直白的警告震得脸色又白了几分,身体微微发抖。

但她脑海中再次浮现额娘慈爱而坚定的面容,想起佟国维那冰冷的威胁和额娘可能早已遭遇不测的锥心之痛。

她眼中的犹豫渐渐被决绝取代。

她重重地以头叩地,发出沉闷的响声,再抬头时,额上已是一片红痕,眼神却异常明亮:“奴婢确定!奴婢愿以性命担保所言非虚!此事千系重大,幕后之人手眼通天,奴婢……奴婢只信皇上!

求二位大人给奴婢一个面圣的机会!若因奴婢延误而致殿下有任何不测,或让真凶逍遥法外,奴婢万死难辞其咎!”

她的态度坚决至此,言语中透露出的信息也让两位侍卫神色更加凝重。他们再次对视一眼,无声地交流着。

两名侍卫再次沉默地对视。

他们深知皇上对太子的重视,此刻东宫任何风吹草动都足以掀起滔天巨浪。

若这宫女所言属实,他们阻拦不报,后果不堪设想。

可反过来,若她所言纯属捏造或是疯癫妄语,他们贸然上报,惊扰了正为太子忧心如焚的圣驾,同样难逃责罚。

然而,这利弊只在瞬息之间便已分明——皇上的严令犹在耳边:东宫事无巨细,一律即刻上奏,不得有误。

宁可错报,不可漏报!

天大的干系,自有圣意独断,但绝非他们区区侍卫可以擅自截留隐瞒。

心中主意已定,其中一名侍卫眼神一凛,对同伴极轻微地点了下头,随即转向芳苓,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在此候着!若有一字虚言,你知道后果。”

芳苓闻言,心中一块巨石稍稍落下,她知道,至少第一步成功了。

她再次俯身:“奴婢绝无虚言!只求皇上能明察秋毫,严惩真凶,以保殿下平安!”

侍卫不再多言,迅速转身离去,脚步声很快消失在通道尽头。

另一名侍卫则如同铁塔般守在牢外,目光一刻不离地监视着芳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