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末代中医 > 第342章 求你帮帮我!

第342章 求你帮帮我!(1 / 2)

两天后的清晨,林远志背着一个简单的行囊,准时来到了市人民广场的志愿者集合点。

广场上人头攒动,红旗招展,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充满使命感的气氛。

他办理了简单的登记手续,领取了统一的志愿者标识,便跟随大部队登上了前往灾区的大巴车。

车厢内很安静,大多数人都在闭目养神,或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景色,脸上带着凝重。

林远志的心情也有些沉重,他不知道前方具体是怎样的景象,只希望自己的专业技能或许能派上用场。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车程,大巴车缓缓停下。

透过车窗,林远志看到了令人揪心的景象——道路前方是一片浑浊的黄褐色积水,深不见底,车辆已经无法继续前行。

这里是被洪水严重波及的江洪县。县城部分低洼地带仍被积水浸泡,街道上满是淤泥和杂物,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和潮湿霉变混合的气味。

救援车辆、冲锋舟来回穿梭,穿着各色马甲的志愿者和救援人员忙碌不停。

“各位志愿者请注意!江洪县临时救助点到了!请带好个人物品,有序下车,听从现场指挥分配任务!”带队的工作人员拿着喇叭喊道。

林远志跟随众人下车,被眼前的忙乱景象所震撼。

他很快被分配到物资搬运组,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冒着细雨和泥泞,将一箱箱矿泉水、方便面、帐篷、药品从卡车上卸下,运送到临时搭建的物资堆放点。

正当他埋头扛着一箱药品时,一位手臂戴着“救灾指挥”红袖章、神色疲惫的中年男子看着手机上的记录,然后找过来。

“哎,你叫林远志是吧?”指挥员叫住他,指着手机上的人员登记表,“中医急救、针灸……你是学医的?”

林远志停下脚步,擦了擦汗:“是,我有省内中医执业资格。”

“哎呀!你怎么在这儿搬东西!”指挥员一拍大腿,又急又喜,“真是的!现在医疗站那边都快忙疯了!缺的就是医生!快别搬了!跟我来!”

指挥员二话不说,拉着林远志就上了一辆正准备前往县体育馆临时医疗站的皮卡车。

“县医院被淹了一层,好多设备瘫痪了,人手根本不够!现在轻伤员、慢性病、还有泡水后感冒发烧、皮肤感染的群众,全都集中在体育馆临时医疗点!就十几个医生护士,根本顾不过来!你赶紧去支援!”

指挥员快速解释道。

车子很快开到县体育馆。

这里原本是市民健身的地方,如今却被临时改造成了巨大的救助中心。

馆内人头攒动,空气中混杂着消毒水、汗味和病痛带来的压抑气息。

几百名受灾群众或坐或躺,等待救治,呻吟声、咳嗽声、孩子的哭闹声不绝于耳。

寥寥十几名身穿白大褂的医务人员和少量志愿者穿梭其间,忙得脚不沾地,脸上写满了疲惫和焦虑。

林远志找到临时医疗点的主管——一位姓刘的县医院副院长。刘院长眼下乌青,声音沙哑,正对着对讲机焦急地协调药品。

林远志递上自己的资格认证材料。

刘院长快速扫了一眼,疲惫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林远志?省内民间中医(专长)资格认证?这么年轻就拿到了?少见啊!”

他顿了顿,摇摇头,“不过,小伙子,你这中医在这儿可能派不上大用场。我们这里主要是应急处理,清创缝合,抗感染,补水输液。中药根本没有储备,针灸也没条件。这样吧,你先去帮张医生他们打下手,抬抬病人,分发一下药品,做点力所能及的吧!”

刘院长说完,又立刻投入到紧张的指挥中。

林远志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还是没开口。他默默领了口罩和白大褂,融入忙碌的人群。

接下来的时间,他就像一颗普通的螺丝钉,做着各种各样的工作:帮忙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搬运医疗物资、给医生递送器械、安抚哭闹的孩子……

他看到很多病人出现了发热、呕吐、腹泻、痢疾、结膜充血等症状,显然是洪灾后常见的消化道和接触性传染病开始冒头。

医疗资源捉襟见肘,只能优先处理危重病人,很多轻症患者只能简单给药后等待,缺乏有效的隔离措施,疫情大规模爆发的风险显而易见。

这时,他注意到角落地铺上一个约十岁的小女孩,脸色苍白,嘴唇干裂,腹痛难忍,一个小时内已经去了好几次厕所。

她的母亲急得直掉眼泪。

一位医生来看过,开了药,挂了点滴,但效果似乎不明显,女孩依旧痛苦地蜷缩着。

“没有好转吗?”林远志上前问道。

母亲摇摇头:“没有,都三天了,还是这样。小琪拉的便便有红色白色的,好像粘痰一样的东西,医生说是痢疾。因为没法化验,所以也不知道是什么类型的痢疾,只能是抗菌治疗。才几天就瘦得不成人形了。”

“这么严重不打算去医院?”

“去什么医院?我之前问过了,外地的医院不接收我们这些灾区的病人,说是怕引发传染。”

“嗯……让我来看看。”

“这位医生,你是?”

“我是个中医。”

“中医?”母亲露出了疑惑的表情,“那你来给小琪看看吧。小琪,不要害怕,不是打针,这位医生只是给你检查一下。”

小琪默默点头。

林远志弯腰,仔细查看了女孩的舌苔(腻)、摸了摸脉象(滑数),又询问了症状。

他判断这是典型的湿热痢,属于中医“痢疾”范畴,湿热之邪蕴结肠道,导致气机阻滞,传导失常。

他抬头对女孩母亲说:“大姐,孩子这是湿热引起的痢疾。光用消炎,可能效果慢些。让我试试针灸吧,能更快帮她缓解腹痛、止住腹泻。”

女孩母亲看着女儿痛苦的样子,又看看眼前这个眼神清澈坚定的年轻医生,犹豫了一下,最终像是抓住最后一根稻草般点了点头:“好!医生,求你救救我女儿!”

林远志立刻取出随身携带的针灸包。

小琪看见了,吓得脸色发白。

林远志安慰道:“是很细的针,不会很痛的。”

母亲紧紧抓住女儿的手,也说:“不痛的,闭上眼睛不看。”

林远志查了一下湿热型痢疾的针灸选穴。

一般选取了天枢(大肠募穴,调理肠腑)、上巨虚(大肠下合穴,通调腑气)、合谷(手阳明原穴,清热止痛)作为主穴、配合阴陵泉(健脾利湿)进行针刺。

可是……对于一个从来没体验过针灸的小孩来说,这一次扎的针未免太多了。

何况,林远志的针法也不过是入门水平,还达不到入针完全不痛的程度。

看到“内关穴治痢疾”特效,林远志最终决定只扎内关穴。

这样,只扎两针就可以了。

针刺几分钟后,女孩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腹痛明显减轻,原本频繁的便意也得到了缓解。

女孩母亲惊喜交加,连声道谢。

不过,她并没有以为痢疾就这样被治好了。

都知道针灸在止痛方面有特效,所以她只是认为针灸减轻了女儿的腹痛。

这一幕被周围不少同样受腹泻痢疾困扰的病人看在眼里。

他们原本对针灸将信将疑,但看到小女孩迅速好转,纷纷主动开口:

“医生!也给我扎几针吧!我拉肚子两天了,吃药打针也不管用!”

“我这肚子也疼得厉害!医生帮帮忙给我治一下!”

“还有我!发烧还拉!”

林远志没有推辞。他仔细为每一位求助者辨证后,给予针灸治疗。

多数患者的腹痛、里急后重感很快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