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末代中医 > 第335章 中医村

第335章 中医村(1 / 2)

隔天上午。

节目组的车队驶离市区,沿着盘山公路蜿蜒而上,最终在一片被翠绿群山环抱的山谷平地上停下。

眼前豁然开朗,一座颇具规模的仿古建筑群映入眼帘,青瓦白墙,飞檐翘角,入口处一座巨大的牌坊上,龙飞凤舞地题着三个大字——“中医村”。

“哇!这地方跟个主题公园似的!”安彩妍第一个跳下车,举着手机环顾四周,语气兴奋,“家人们快看,隐藏副本解锁!中医主题度假村。”

众人下车,深吸一口山间清新的空气,夹杂着淡淡的草木清香和隐约的药香。

与顺和堂的气派和杨老小院的质朴不同,这里更像一个规划整齐、带着特定文化主题的休闲园区。

只是略显冷清。

停车场空荡荡,园区里游人寥寥,只有几个工作人员在慢悠悠地打扫。

一位身材清瘦、精神矍铄、穿着中式盘扣衫的老者带着几位工作人员迎了上来,笑容热情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

“欢迎欢迎!我是这里的村长,洪兆天。早就接到通知说节目组要来,真是让我们这小地方蓬荜生辉啊!”

“洪村长您好!打扰了!”姜三才上前握手,打量着四周,“这地方真不错啊,山清水秀,建筑也气派!”

洪村长笑着摇摇头,语气带着感慨:“唉,都是过去的老黄历喽。来,各位老师,里边请,边走边聊。”

他领着众人沿着青石板路往村里走,路两旁是整齐的药圃,标识着各种中药材的名字。

“咱们这个中医村啊,是三十多年前建的。那时候不一样啊。”

洪村长眼神望向远方,陷入回忆。

“那时候中医文化盛行,老百姓信这个,也愿意学这个。全国各地,像我们这样的‘中医村’全国有几百个呢。

很多家长暑假都会带着孩子过来,住上一两个月,调理身体,认认草药,听听中医讲座,练练养生功。

年轻人也爱来,觉得这是潮流,是文化。那时候,我这村里,天天跟赶集似的,热闹得很!电视台的节目组,那也是常客。”

他指着路边一个挂着“中药加工作坊”牌子的院子:“你看这里,以前是体验制作山楂丸、八珍糕的地方,孩子们玩得可开心了。”

又指向一个开阔的、带着讲台的广场:“那是‘中医讲坛’,以前每周都有老中医或者教授来免费讲课,底下坐得满满当当。”

路过一栋挂着“艾灸堂”匾额的建筑,里面空无一人。

最后,他推开一扇院门,里面是一排平房,门楣上挂着“中医学堂”的牌子。

教室里的课桌椅摆放整齐,黑板上还残留着没擦干净的经络图。最引人注目的是四周墙上,贴满了泛黄的纸张,上面是用稚嫩的笔迹抄写的一段段《黄帝内经》和《伤寒论》的条文。

“这些都是以前来参加夏令营的孩子们写的。”

洪村长轻轻抚过一张字迹歪扭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语气低沉下来。

“现在风气变了,各地的中医村,一个个都办不下去,关门了。就剩下我们这一个,也是靠着几家中药企业每年拨点钱,勉强维持着,半死不活。偶尔有些老顾客回来怀旧,或者有些单位来搞团建,但像以前那样的盛况,再也见不到喽。”

气氛一时有些沉闷。

众人都能感受到洪村长话语里那份深重的失落和无奈。

“洪村长,”范游推了推眼镜,开口道,“从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角度看,现代医学的精准和高效确实是主流趋势。中医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和补充替代医学,其市场空间被压缩,某种程度上是必然的。”

“话是这么说……”洪村长叹了口气,“可看着老祖宗几千年的好东西,就这么慢慢被遗忘,心里头不是滋味啊。总觉得,咱们是不是丢了点什么?”

立川百惠轻声道:“在日本,很多传统的文化也在慢慢消失,但总有一些人会努力地去保留和传承。洪村长,您坚持到现在,已经很了不起了。”

林远志默默地看着墙上的童真笔迹,感受着这片曾经充满生机如今却略显寂寥的土地,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中午,大家在村里的食堂简单吃了饭。

下午,洪村长带着大家更详细地参观了药圃、作坊和一个小型的中医博物馆,里面陈列着一些老药具和资料。

夕阳西下时,节目组安排大家入住村里保留着的宿舍区。虽然是宿舍,但条件干净整洁,推窗见山,环境幽静。

“说实话,挺可惜的。”郗南星抱着膝盖,轻声说,“如果能像以前那样,很多人来学习、体验,感觉是件很好的事情。”

“时代不同了呗。”陆丰羽耸耸肩,“现在人都忙着搞钱、内卷,哪有闲工夫大老远跑来山里学认草药、抄书啊。”

“但健康需求一直都在啊,”姜三才道,“就是信任和方式的问题。你看小林医生,不就证明中医在很多地方有优势吗?”

安彩妍把手机架在石桌上直播:“家人们听到没?中医村兴衰史!有没有金主爸爸看上这里的?投资一波?振兴中医文化!”

就在这时,旁边村长家的小院里,传来一阵略显激烈的对话声。

“让你做个饭怎么了?推三阻四的!”是洪村长带着怒气的声音。

“爸!我不是懒!我手麻!又酸又麻,使不上劲!昨天不是跟你说过了嘛!”一个年轻女性的声音争辩道,带着委屈。

“手麻?前几天还好好的!又找借口!你那智齿都拔了三天了,牙疼早好了,关手什么事?”

众人被吸引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