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末代中医 > 第333章 顺和堂

第333章 顺和堂(2 / 2)

郭老开了个药方。

林远志一眼就认出,顺口问了一句:“是温经汤嘛?”

“对,温经汤。”郭老点头。

郗南星问道:“温经汤?为什么听着像是……治月经不调的药方?”

萧子络也说:“我也有这种感觉,我刚要说,让南星先说了。”

郭老解释:“温经汤嘛,平常是用来治疗虚寒血虚,导致月经不调或者不育不孕的,听上去跟治便秘没什么关系,但这个药方也有补血疏肝的效果。这就是中医所谓的异病同治。只要病因一样,同一个药方就可以治疗不同的病,不局限于某一类病。”

那个女生拿到方子就走了。

接着,一位裹着厚棉袄、还在微微发抖的大姐进来了,明明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她却像在过冬。

导演同样也是解释了一番。

大姐点点头表示同意。

郭老一看就说:“你这肯定是寒证了。”

“郭大夫,我冷。感觉骨头缝里冒寒气……”她声音发抖,“上次是顺和堂其他医生开的药,我吃了两副不舒服就停了。”

郭老皱眉,看了一下电脑历史:“嗯?你是脾肾阳虚,开了附子干姜吴茱萸温阳的,服药后不舒服?”

大姐苦着脸:“药是热,身上暖了点,但喉咙痛得要命,嘴巴干得冒烟。而且我以前肠癌手术的刀口那儿,也跟着隐隐作痛。我觉得害怕,就不敢吃了。所以我这次才来找你看啊。”

“按照你的症状,这药方应该没什么问题才对。让这位小林医生给你看看。”

林远志再次上前,问清情况(极度怕冷,腰腿冰凉,乏力,便溏),看舌(舌淡胖嫩,苔白滑),诊脉(沉迟无力)。

他沉吟一下,对郭老说:“郭老,辨证没错,确实是里寒重症。但她术后体虚,阴血也亏,附子干姜容易引动虚火,还可能扰动旧病灶。或许可以试试艾灸?从外面温通,不容易上火。”

郭老点点头:“艾灸?好思路!取什么穴?”

林远志流利应答:“大椎,通三阳经,后溪通督脉,驱寒!再加个照海,滋阴补水,能防止艾灸过热。三穴配合,温阳散寒还不上火。”

“这个搭配不错!”郭老忍不住赞叹,“考虑得太周到了。临床就得这样!病人吃药不舒服,不是药不对,是身体暂时接不住。这时候外治法就是绝佳的替代方案。小伙子,你这脑子活,心思细,是好料子。”

他叫一名助理带那位大姐去艾灸室。

病人一走,郭老就用力拍拍林远志肩膀:“后生可畏!辨证准,敢下判断,更难得的是心里装着病人,知道变通!中医将来就得靠你们这样的年轻人。不光要懂医理,还得通人情!好好干!”

林远志谦逊地笑了笑:“还得多跟郭老你学习。”

送走了几位病人,诊室暂时安静下来。

节目组导演趁机提议:“郭老,能不能请您聊聊,您行医几十年,觉得现在中医发展最大的难处在哪儿?未来又该怎么走?”

郭老喝了口茶,靠在椅背上,眼神变得深邃了些。安彩妍立刻把手机镜头对准他。

“难处?嘿,那可多了去了。”郭老笑了笑,带着点无奈,“头一个,就是信任。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一听中医,脑子里蹦出来的就是‘不科学’、‘玄学’、‘慢郎中’。

有点头疼脑热,第一个想到的是西医。等到西医没辙了,才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来找我们。这起点就不对嘛!中医不是无奈的备选,它本应该是维护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是‘治未病’的主力啊!”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一些:“再说说咱们自己内部的问题。最大的坑,就是很多人觉得光学教材就能看病,扯淡!”

郭老有点激动地拍了下桌子,“那教材是啥?是地图!是说明书!告诉你哪儿有山,哪儿有水,路上大概会遇到啥。但真让你开车上路,能光看地图吗?得看实际路况,得会握方向盘。得会踩油门刹车!”

临床病人,可不是照着课本生病的。教材上说‘风寒感冒’,脉浮紧,怕冷无汗。但你来个病人,他可能怕热又怕冷又有点口干,脉浮紧但带点数,还夹杂着点湿气。

你怎么辨?

教材上一个方子三五味药,临床你得加减化裁,可能得用十几味!

为什么?

因为人不是机器,病不是模板。临床是千变万化的,是各种症状交织混杂的。这就需要医生有独立的辨证思维,得像老侦探一样,从脉象、舌苔、症状里找出真正的病机,而不是拿着教材上的‘通缉令’去按图索骥。”

他叹了口气:“为啥现在好多中医学生毕业了不会看病?就是因为太依赖教材那套简单分类了。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好像病人就会得一种病似的。

临床上绝大多数是虚实夹杂、寒热交错。光会背‘阴虚火旺用知柏地黄丸’,来了个真病人,你摸不准脉,看不准舌,辨不清到底是虚多还是实多,是热重还是寒重,敢用吗?用了能有效吗?”

“还有就是脉诊!”郭老加重了语气,“好多年轻中医看病,脉都不仔细摸,或者摸也摸不出个所以然。脉象最能反映脏腑的真实状态。不精于脉,就像打仗没有侦察兵,全靠猜能打胜仗吗?”

说到前景,郭老的眼神又亮了起来:“不过,我也不是悲观的人。前景还是光明的!你看,像小林这样的年轻人,肯学肯钻,能静下心来琢磨,这就是希望!

还有啊,现在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目前国内中医虽然式微,但我相信还会有崛起的一天,事物都是曲线发展的,不会直上直下,也不会总是低潮或者高潮。”

……

当天晚上,节目组安排大家在顺和堂的后院住宅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