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云立即回到下铺的位置,继续打牌。搞得祖千云觉得自己像是多余的存在。
几分钟后,吴晓云忽然捂着肚子说:“忽然……忽然想上厕所。”
“又发作了?”
“不是,感觉不太一样。”吴晓云连忙起身,然后跑洗手间去了。
祖千云问道:“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我配的药量不够?附子我只用了九克,大黄也只用了九克,细辛只用了三克。”
林远志说道:“确实少了点。比例不太对。细辛至少应该用六克。”
“可是教科书上说……”
“细辛不过钱?”宋金喜接话,“说是用散不过钱,汤药没这个限制。《神农本草经》里说细辛是上品。后代很多本草书,也没说细辛有毒。”
林远志摇摇头,说:“说起药典里细辛不过钱这个限制,还是挺离奇的。因为只有《本草别说》里记载了这一条,那本书还非常冷门,写那本书的也不是什么名医,可是制定药典的编写人员偏偏就相信了这个说法。”
倪飞鸣说道:“吃了有大黄的药,拉肚子不是很正常嘛?说明那些标本药还没过期嘛。”
林远志说道:“我也认为是正常的。只要不是一直拉就好。因为寒结,就是肠胃里有积滞下不来。必须拉出来才能通畅。不会有什么大事的。”
很快,吴晓云就出来了。
她脸色微红,一脸不好意思的模样。因为被好几个人一直盯着。
祖千云立即问道:“怎么样?”
吴晓云小声回答:“好像拉出来肚子就没那么痛了,感觉变轻松了很多。”
林远志说道:“有效果就好。还要再吃一次,巩固一下。”
祖千云问道:“还要再煮一次吗?那我还要回中药园一趟。”
“今天不用了,明天吧。现在已经很晚了。”林远志提醒道,“记得细辛要用到六钱。”
之后,大家讨论起霍乱要是扩散怎么办,搞不好好几个月都出不了学校。
林远志忽然说:“霍乱这种病,几乎每一代名医的书里都有记载,治疗方式都差不多。我印象最深的是张锡纯的书。因为他提到了吃药预防这个概念,不要等病了才吃药。”
宋金喜问道:“没病也吃中药预防?那是什么方子?食疗方吗?”
林远志说道:“不,我记得叫卫生防疫宝丹。不只可以预防,还可以治疗轻症。在民国那时代,霍乱不叫霍乱,叫虎烈拉,霍乱流行也被叫——虎疫。”
倪飞鸣叹道:“远志,你什么脑子啊,居然记得这么清楚?敢情你有过目不忘的能力?”
林远志说道:“没有。只是因为这个方剂里用到了大量朱砂,所以印象比较深。因为之前的医家都没用朱砂治过霍乱。至于他怎么想到的,也不是说忽然来了灵感。而是有一次,他治一个病人,各种办法都试过了,根本任何效果,眼看病人就要死了。忽然来了个铃医,就是那种游走的江湖郎中,只用了一味丹砂,就被那个病人治好了。张锡纯才知道,原来丹砂还能治霍乱,书上都没记载过。后来他尝试过后,确实有效。这个药方当时还登报了,其他流行虎疫的地方也跟着吃,据说效果很好。”
“朱砂不是有毒嘛?”宋金喜问道,“现在很少人开方剂用朱砂了,只有一些中成药还敢用。”
林远志说道:“是有毒,张锡纯也很清楚朱砂是硫磺和汞的化合物。清末和民国时代的中医,很多都懂西医知识的,张锡纯不仅懂,有时候还会用西药。所以他在自己创造的方剂里用了三倍的甘草粉来中和朱砂的毒性。卫生防疫宝丹里有薄荷冰这味药,这就是西药,现在我们叫薄荷醇。说白了也是从薄荷里提取的。”
倪飞鸣说道:“这个什么宝丹要是能预防和和治疗轻症的话,那、那给大家吃了,就能控制病菌扩散了!”
林远志反问:“问题是,大家怎么会相信中药能防治霍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