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园。
林远志和宋金喜两人进去后,打开户外的灯光。
“远志,我去中药标本室拿药罐子,一般大小的就可以了吧?”
“嗯,小型的就够了。”
“还要拿其他东西吗?”
“不用。”
宋金喜进入标本室后,林远志开始在院子里寻找石头和铲子,找了一块空地,就地建造一个临时灶台。
蹲在地上干活,不一会儿,肚子又开始作痛。
感觉随时会再次发作。
十分钟后,宋金喜两手提着四个瓦罐过来。
“金喜,你怎么拿了四个?”
“这个四个都差不多大小,我就全拿了。我想着,以防万一,要是有漏水的,或者不小心打碎的,有多的可以更换嘛。”
“你考虑得真周到。”
“你灶台已经挖好了吗?”
“应该可以用了。”
“那我现在去把瓦罐洗干净,然后装水过来。”
林远志坐在地上,看着自己带来的背包。
里边放着给倪飞鸣开的药。
原本想煮汤药拿回去给他喝的,谁想到自己现在也变成了病人。
真是此一时彼一时。
问题就出在这里……
给倪飞鸣开的药,是治疗热霍乱的,并不能治疗干霍乱。
干霍乱的病因,都是寒湿阻滞中焦。
治疗的药方,以温通理气祛湿为主要方向。
也就是说,那些碾压的中药颗粒,对林远志来说毫无用处。
片刻。
宋金喜双手抓着一个黑色瓦罐回来。
“我已经洗干净,装了五百毫升的水,仔细检查过,没有发现漏水。给你!”
林远志接过手后,道:“谢了,金喜。”
“都是老同学,就别那么客气了。你已经生火了?动作好快。”
“刚好附近有一些枯枝败叶,很干燥,稍微点一下就着了。”
“这烟冒上去,不会被人看见吧?我去找东西过来挡住。”
“等等,药材还没有放进去呢。”
“啊,对,我都忘了这茬!你要用什么药方,我马上去标本室给你称。”
“就二陈汤吧。”
“二陈汤?这是哪本书上写治干霍乱的?”
“我记得应该是朱丹溪的书。”
“朱丹溪,那个滋阴派的创始人?”
“对,就是他,金元四大家之一。”
“他也会开二陈汤?这根本不是补阴的方剂。”
“好像还有加减,如果有外感的话,还要加一些发散的药,不过我没外感症状,所以用原方就可以了。”
“那好,我马上去抓药!”
宋金喜转身匆忙跑开。
林远志把瓦罐放在灶台上。
等到瓦罐里的水即将烧开的时候,宋金喜忽然打响了林远志的手机。
“怎么了?”
“我抓齐了其他药,发现还少了一味药,是药店买不到的常用中药。”
“你跟我打哑谜啊,是什么药?”
“生姜啊!”
“啊,对,生姜药店是没有卖的,标本室里也不会保存。种植园里好像有人种过,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我去看看。你先把其他药拿出来吧。”
“好的!”
生姜,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所以一般如果煮中药需要用到生姜,都是用自己家厨房的生姜。中药店从来不卖。
生姜是不能用干姜代替的。
林远志起身走到记忆中那个角落,拿出手机打开手电筒功能,仔细查看。
果然找到了几株生姜。
他用铲子挖下去,挖出来一大块带根的生姜,品相不错,没有虫咬溃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