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末代中医 > 第245章 我以前也是医生

第245章 我以前也是医生(1 / 2)

下午五点左右,林远志接到了汪华池的电话。

“病人的体温已经恢复正常了,也醒过来了。还剩下两百毫升的中药,需要继续喝吗?”

“那是大寒的药,只要好了就用继续喝了。现在才退烧吗?”

“不是,从心率监视仪的数据看,三点左右体温就恢复正常,不过我当时在手术室,现在才出来,后来想起他,才过去看一眼。

你不知道,急诊科病危病重的病人太多了,怎么可能只关注一个病人。

两点钟服药,三点退烧,才一个小时就退烧了,这个效率可以的,对身体的伤害比较小。

虽然按照我们的经验,靠输液也能退烧的,但往往需要五六个小时,有的人甚至超过24小时才能退烧,最后人虽然醒了,但身体损伤很大,要住院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出去。”

“病人是不是一醒来就要去小便?”

“你怎么知道的?”

“那个药方里有利尿的中药,醒来肯定会马上想去小便,然后排出来的尿液会是温热的。”

“对,高羽彤说,陆先生醒来后,第一时间就要起身自己去洗手间,她看到了赶紧过去,用轮椅送他去了洗手间。”

“既然没事了,那汪主任,这事儿就过了吧,我这边还在门诊看病呢……”

“哦,对,那你忙你的吧!”

对于三石汤可以治疗重症暑病,林远志之间虽然没试过,但看药方就知道会很快起效。

用大剂量的石膏,又加上大寒的寒水石和除湿热的滑石,这三种质重的药材,还有其他降肺降胃的杏仁、竹茹和金银花,利尿的通草,整体搭配非常讲究。

将体内湿热通过发汗和排尿给去掉,可谓双管齐下。

《温病条辨》之所以可以成为中医的新四大经典之一,不是没有道理的。

如果服用三石汤烧还不退,人还醒不过来,还可以用紫雪丹,清热力度更强,通窍醒脑效果更大。

但,必须是脉数而有力才能用,一旦虚脉用了,很可能会出人命。

所以,这种急救的药方,现在敢用的中医也不多了。

这时,诊室里刚刚那个来看喉痛的病人出去了。

徐荣没有急着叫号,而是问道:“小林,刚才你在跟说通话?我好像听到你在说什么发烧。”

“徐主任,您听到了?”

“是儿科的,还是急诊科的?”

“急诊科的……”

接着,林远志就说起了午休时候,被叫去急诊科的事情。

“热射病?这倒是稀奇。”徐荣点点头。

封总说道:“我等一下要过去看看!”

“你用了三石汤,胆子挺大啊,这个药方大寒,现在又是冬天……”

“徐主任,对症下药,这个病人就是脉数有力,即使是大寒的药,有病来挡,不会对他有什么损伤,如果他没有实热,吃大寒的药才会出问题。徐主任,如果您碰到这种病人,你会开什么方子?”

徐荣沉默片刻,道:“我一般是开个白虎汤或者竹叶石膏汤,再加一些青蒿茵陈之类除湿热的药。”

“要是烧还不退呢?”

“那就让病人去发热门诊,发热门诊,多严重的发热病人都见过,他们知道怎么处理。”

林远志无语。

他不会去苛责徐荣不敢用大寒大清的方子,毕竟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相信徐主任也有自己的苦衷,无奈之举。

徐荣发现两个年轻人都在用一种古怪的眼神看着自己,大概也察觉到了气氛异样,然后赶紧叫下一个号。

进来一个四十岁最有的短发女士,眼睑和脸庞浮肿,脸色发黑。

“你们好……”

徐荣看着电脑屏幕,问道:“龚女士,你是看淋病吧?”

龚女士点点头:“对的。”

她自行走过来坐下。

“你们中医诊室挺别致的。”

林远志发现这个龚女士有一种自来熟的感觉,对于来看中医似乎门儿清。

“龚女士,你问诊单上写的主要症状是,脸部和腿部浮肿,排尿涩痛,肾结石,饮食睡眠一般。”徐荣说道,“我注意到,你在补充说明一栏里,写了——湿热比较明显。”

“对,是我写的。”龚女士苦笑道,“其实我有自学过半年的中医。”

林远志感兴趣地问:“为什么会自学中医?这可不是小工程。”

龚女士回答:“肯定是因为我的淋病和肾结石一直治不好啊。其实,我以前也是医生,我是第二人民医院骨科门诊的医生。”

大家一听都露出了意外的表情。

骨科医生不奇怪,骨科女医生还挺少见的,因为干骨科可是妥妥的体力活儿,动不动上电钻、大铁锤。

徐荣问道:“在你们医院泌尿科没看好?”

“对,看不好,我也去第一人民医院看过,也一样,所以才想到自学中医。”

“既然你认为中医能治,那你怎么不找个中医看看?”林远志问道,“那不是更快更容易一点嘛。”

“我也去看过中医科,感觉效果不怎么好。”龚女士说道,“而且我自己是学医的,我觉得自学应该不难,所以就花了几个月去学习。”

徐荣问道:“我冒昧问一下,你现在还在第二人民医院吗任职?”

龚女士回答:“已经辞职了,工作不到几年,身体就不行了,我准备先把身体治好,然后去西部那边的小地方找个校医院上班,西部人少,工作压力应该没那么大吧。”

徐荣说道:“这也是个不错的方向。”

林远志把话题拉回来:“龚女士,我来给你看看吧。”

龚女士说道:“你就是那个网红中医实习生吧,我看过你的视频。你们这里的号不好挂,要等很久。”

林远志没有接话看过舌脉后,道:“你这不是湿热啊。虽然舌苔有点黄腻,但舌淡主气血虚,脉象尺部细缓无力,主肾阳虚,应该是寒湿证。。”

“怎么会呢,不是湿热下注嘛?”龚女士诘问,“我仔细查过中医对淋病的划分,五淋里有膏淋、石淋、气淋、血淋、劳淋,都不是寒湿的原因啊。”

“五淋……过去确实习惯这种分法,不过它不全面的,不可能把淋病所有的病因都囊括在内。像你自己得的这种淋病,严格来划分的话,应该是寒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