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腹逐瘀汤,又是《医林改错》的方子。”
“对,治疗腹部有积块,少腹胀满胀痛,月经有血块,崩漏白带异常……只要是气滞血瘀引起的,都可以治。而且,这还是一个种胎方。”
“种胎?”
“对,原文说种子安胎第一方。”
“那不是可以治疗不孕症?”
“我记得,还可以治疗那种习惯性流产的。总之少腹气滞血瘀的都可以治。”
“师兄,你不觉得王清任的学术思想太极端了吗?好像什么病都是瘀血引起的。”
“这是他的个人经验总结,咱们不在现场,也不知道他经历了什么,没法评价对错。但是他的经验说明一个道理,就是体内有瘀血,一定行气活血化瘀,不然瘀血就会一直存在,不会自然消失。你看有人脸上长斑,不治疗的话,直到死那个斑都会在。”
林远志点击叫号程序。
过了半分钟,没人进来。
“小封,你出去问问7号钟新林在不在外边。”
“好!”
封总于是跑到走廊上喊“钟新林”,结果没人回应。
有人说道:“刚才有个小伙子去了洗手间,不知道他是不是叫钟新林。”
封总回去告诉林远志。
“你还是进洗手间去找一找看吧,万一人晕在洗手间里呢。”林远志说道。
“好,我进去找!”
林远志一直没继续叫号,等了两分钟,终于等到封总带人回来了。
一个穿着黑色棉衣,身形矮小的年轻人跟着他一起进来。
林远志对比了一下挂号人的照片,确定是钟新林无疑。
“找到了……”封总说道。
钟新林说道:“不好意思,我去洗手间太久了……”
“没出什么事就好。钟先生,请过来坐吧。”
林远志看着电子问诊单,说道:“钟先生你得的是,尿崩症?”
钟新林点点头。
他手里提着一个两升装的塑胶大水壶。
等他坐下来后,林远志说道:“你是我第一次碰到的尿崩症患者。你每天大概要喝多少升水?”
“40升左右。”
“尿量是多少?”
“也是40升左右。”
这个数值让林远志和封总不由得一愣。
40升水就是40公斤,这都等于是一个青少年的体重了。
“果然,典型的喝多少排多少。”林远志忽然问封总,“小封,尿崩症在中医里叫什么?”
封总仔细想了想:“呃,消渴症?”
“对,这是属于上消和下消,虽然和糖尿病症状差不多,但不是糖尿病。”
这时,钟新林打开水壶开始喝水了。
“钟先生,你得这个病多少年了?”
“差不多……十年了。十岁左右就发现自己容易口渴,喝水特别多,上厕所次数也特别多,现在上了大学,一点都没有减轻,感觉越来越严重了,对正常生活影响很大。我听说中医能治疗这种怪病,就想来试试看。”
“以前确诊有治疗过吗?”
“有吃过一段时间的药,不过效果不明显。”
“小封,你过去给他检查。”
封总过去给钟新林检查舌脉。
“细数脉,淡红舌无苔,舌尖偏红,舌下脉络不明显。”
“你觉得病因是什么?”
“阴虚内热?我不太确定……”封总摇摇头。
林远志问道:“钟先生,你除了尿崩症,还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吗?”
“就感觉有点乏力怕冷,总是口渴口干,还有……因为晚上老是要去上厕所,所以睡眠也不好。”
“除此之外,你应该还有阳痿的症状吧?”
钟新林愣了一下,道:“那个……我没交女朋友。”
“是不是有这症状?”
“是……”
“来看病就要病不忌医,有什么说什么,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林远志继续说道:“不是什么大问题,阴阳两虚。我们中医治疗尿少和尿多或者尿不出来,都有很多方剂的。对了,之前你的主治医生,叫你注意什么?”
钟新林回忆了一下,道:“他叫我不要吃咸的,要定时排尿,不要一次喝超过五十毫升的液体……其他没有了。”
“那你觉得有用吗?”
钟新林摇头:“没有。”
林远志拿起手机,看着手机屏幕念道:“夫便数一证,有属火盛于下者,有属下虚不固者。但有火者,其便必短而赤,或涩而痛,自有脉证可据。其不固者,或水火不交,或脾肾气弱,时欲便而不能禁止,老人、小儿多有之——你的尿肯定不是短少发红的。”
“对,是又清又长,透明的,跟矿泉水一样。”
“上渴是心热,下消是肾寒,属于心肾不交,上热下寒。”林远志说道,“中医治疗这种症状,有个专用药方叫桑螵蛸散,由于你肾阳虚比较严重,所以加上右归丸补肾阳。”
说吧,林远志已经写两个药方。
由于这两个方剂都有中成药,所以他直接写方剂名,没写具体的药味。
“……拿去对面中药店拿药吧。”
“不用住院观察?”
“不用。”
“饮食也不用注意什么吗?”
“不用。”
等到钟新林离开,封总说道:“我本来还想说用肾气丸的……肾气丸加五味子和益智仁收涩,控制不住吗?”
“你忘了,他舌尖发红,说明有心有虚热,肾气丸可没办法降心火。必须交通心肾才能根治。又可以治疗尿崩症,又可以治疗阳痿,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