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末代中医 > 第219章 这里不是你的讲台

第219章 这里不是你的讲台(2 / 2)

“应该能治。”林远志点点头。

“能治?你就看了不到两分钟就说能治?你该不会是想打发我们走吧?”

“伍教授,在我们中医看来,这只是很常见的湿热滞留肠胃的症状,不是什么特别复杂的病。”

“湿热?湿热具体是指什么?”

“伍教授,你不是学中医的,以你的认知体系,我很难跟你解释。”

“我一个临床医学的教授,我都教书三十年了,还有我不懂的东西?”伍心驰不高兴了。

“伍教授,你别激动,我不是那个意思。”林远志苦笑,“只不过,你没学过中医,真的没办法给你解释明白。湿热滞留肠胃,这就是最简单最明白的说法了。”

“我们肠胃镜也做过了两三次了,也没看见里边有什么啊!”伍心驰反驳。

“湿热,不是那种可以看得到的东西。”

“既然看不到,你怎么确定它在肠胃里呢?”

“伍教授,你问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我作为实习生,没办法跟你解释,不如,让徐主任来给你解释吧。”

林远志将皮球提给徐荣。

徐荣脸色一冷,勉强解释道:“这个,我们中医概念的湿热……其实是指湿邪和热泻互相结合,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功能,所以脾胃无法容纳和消化食物。而且中焦湿热,中焦不运,还可能导致相火不降,所以有时候会出现上热症状。”

伍心驰听了解释反而更迷惑了。

他对着妻子低声说道:“你说你那个亲戚的孩子得了顽固性肠胃炎,是在这里看好的?他该不会是托吧?”

妻子挑眉,回答:“怎么会是托呢,人家是在国企工作的,有正经工作的。”

伍心驰心烦意乱,走过去把林远志拉到墙角,轻声问道:“你叫林远志对吧,咱们也算是师生一场,你就跟我实话实话吧,我儿子这病能不能治,我就要一句实话!”

“伍教授,我希望你明白一件事,这里是不是你的讲台,也不是你搞研究的实验室,这里是治病的地方。既然我们说了能治,那肯定能治。”林远志义正言辞地说,“我知道你儿子病成这样,你很着急,这是人之常情,但你的身份是病人家属,你的任务是让病人配合治疗,而不是来找医生参观学习,深入探讨的。”

“你……你怎么说话的?”伍心驰怒目圆瞪,“你一个中医学院的实习生,敢这样跟我说话?”

封总赶紧过来拦在两人之间。

“别这样,别这样,大家有话好好说,不要动气!”

林远志冷言说道:“伍教授,病人来看病,是不是应该建立在相信医生的前提下?那你来了,我们给你诊断了,告诉你能治,你还非要我们跟你们解释什么湿热滞留肠胃,这不是为难我们嘛?徐主任也尽量用你能懂的方式给你解释了,你还是无法明白,这能怪我们嘛?你学的西医体系,本来就和中医体系完全不同,怎么可能几句话就能你融会贯通呢?”

“你是说,听不懂是我的问题,不是你们的问题?”伍心驰怒火中烧,“当医生的,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应该尊重病人的知情权,都应该给病人解释清楚,这是你们应尽的义务!这怎么就成我强人所难了?林远志,你还是我曾经的学生呢,你就这么对待老师的?你们王教授没教你们什么叫尊师重道?”

徐荣赶紧出面说道:“伍先生,你儿子这病确实不是什么大病,我们中医确实能治,我们是有把握才会这么说的。为了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我认为最好马上办理住院手续。我们会马上开药方,给病人进行治疗。”

伍心驰和妻子两人凑到一块儿商量起来。

接着,他们又和儿子儿媳讨论。

他们说的是方言,林远志他们听不懂。

这边,封总也和林远志嘀咕起来。

“师兄,那个病人的舌脉是什么样的?”

“黄厚苔,细数脉。”

“哦,所以认定是湿热证啊。可是,怎么知道是滞留肠胃了呢?”

“因为腹胀,呕,不欲食,便溏,全都是脾胃不运的症状。湿热滞留脾胃,才会只出现这些症状。如果滞留肝胆,那就会出现黄疸、肋疼,脾肿大,尿短深黄。”

“那发烧呢?”

“就是相火不降。刚才徐主任不是说过了吗?湿热滞留肠胃,脾胃不运,是上热不降导致的发烧。但他不怕冷,说明肾阳还没伤,虽然病了四十天,看上去无精打采,但暂时不会有生命危险。”

“哦,那用什么方剂可以治疗啊?我对湿热证不是很熟,是在《温病条辨》里才有介绍吗?”

“这个方剂具体来自哪里,我也忘了。我是在教材《中成药学》里看到的,叫——枳实导滞丸。”

“你们《中成药学》课有上吗?”

“没有,都是当课外书看的。”

……

几分钟后,伍心驰的家庭会议终于结束了。

伍心驰问徐荣:“我们现在办理住院,你们中医要多久才能有疗效,大概要住院几天?”

徐荣想了想,道:“至少要住一周,多久有疗效……这个,不好说,不过一天吃两次药的话,应该两三天就会好转了。”

“两三天就有好转?”伍心驰半信半疑地说,“你这话我可记下了!好,我们现在就去办理住院手续。具体是怎么治疗的,能不能提前说一下,让我们可以有心理准备。”

徐荣看向林远志,林远志回答:“喝中药,不用其他辅助治疗。”

“我儿子他现在这样子能喝中药?他吃他最喜欢的东西都会吐出来,中药味道那么大,他怎么喝得下?”伍心驰提出质疑。

林远志说道:“伍教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说的那种情况,等出现了再想办法解决不迟,现在没必要做这种最坏的假设。”

“好,那到时候我就等着看你来解决!”伍心驰赌气地说,“如果三天后,我儿子没有好转,我可不会跟你们客气!”

两分钟后,伍心驰一家扶着病人出去了。

封总说道:“他说不跟我们客气,是指什么意思?”

林远志摇摇头,说:“谁知道,他一个医学院教授,好歹是有点素质的,总不会来医闹吧。”

封总说道:“碰到这种病人家属,还真是难沟通啊……”

林远志说道:“这就是认知偏差。伍教授学了一辈子西医,又在学校教学几十年,你跟他讲中医,他反而比普通人更加抵触。他认为他无法理解的东西,就是不靠谱的。他认为医学知识就应该连小孩都能听懂。碰到这种人,你是没办法改变他想法的,只能用疗效给他上一课了。”

“林师兄,你对那个枳实导滞丸那么有信心?”

“这个药方,其实在夏季很常用的。你知道赫赫有名的‘保济丸’吧?”

“当然知道了,我们岭南人没几个是没吃过保济丸的,小时候腹痛腹泻经常吃这个。保济丸的药丸特别小。”

“枳实导滞丸其实就是保济丸的加强版,清湿热通滞的效果更强。”